粟裕素来以善于奇谋、善打神仙仗著称,其实粟裕的能力不仅限于作战指挥,他的军事思想非常富有体系性,对战争准备、根据地建设等都有独到之秘。他对解放区、根据地的建设尤其重视,有时甚至把根据地建设上升到与作战并驾齐驱的地位。

一、粟裕痛批“割韭菜”主义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代,我军建设主力部队有一种模式,即按照游击队、县乡武装、军区部队、野战军的层级模式,逐步将武装力量培养壮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行之有效的模式为我军早期建设提供了强大助力,也适应了早期作战规模不是很大的形势。但随着抗日战争形势转好,部分根据地开始转入相持和反攻,开始出现一些纯军事观点,把发展壮大正规军作为唯一目的,忽视根据地基础建设。粟裕对这种观点和做法深恶痛绝,曾经在苏中根据地的大会上公开批判过“割韭菜”主义。

所谓的纯军事观点、割韭菜主义有什么表现呢?

当时苏中根据地一些师、团级部队,为了急于在作战中扩大成果——当然这种目的是绝对正确、不容置疑的,把一些没有成规模、经验不是很足的地方民兵武装,强行上调到军区正规军行列。

还有一些部队,不执行粟裕的方针,把作战缴获的武器装备、各种物资绝大部分都留给正规军,不舍得给地方武装。而粟裕以往每次战斗结束,都反其道而行之,优先把好武器给地方民兵。

粟裕坚决反对急于求成的作法,也非常重视军队中出现的忽视根基、忽视根据建设的思想偏差,他曾经形象地总结过对待根据地建设的两种倾向:

第一种是割韭菜。把地方武装当成是根据地里长出来的韭菜,不等长大就割一茬,刚长好一点又割,割来割去,弄得根据地总是光秃秃的,没有后劲。

第二种是孵小鸡。经常把主力部队的骨干连队下放到分区,以他们为种子发展力量,小鸡越孵越多,力量越孵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中区就是在粟裕重视地方武装、重视根据地建设的思想指导之下,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发展了2万多人的主力部队,还有12个县属警卫团、3个海防团,其中脱产民兵有3万多人,不脱产民兵有26万人。

在日伪势力最为猖狂的江苏,粟裕能坚持抗战到底,强大而有梯次的地方武装力量,以及稳定的根据地,是最重要的保障。

二、挺进中原,舍得把主力团下放到解放区

1947年9月以后,华野分兵后,粟裕率西兵团主力进入河南、安徽,与陈谢、刘邓大军共同经略中原。

自1946年以来,华野接连打赢了宿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等,大兵团作战越来越有经验。与此同时,部队中一些忽视根据地建设、强调纯军事观点的思想也逐渐抬头。

这种思想,与当时中央制定的将战线引入国统区、转内线作战为外线作战的总体指导,产生了较大偏差。如果只是一味追求作战胜利,长期以无后方模式在国统区与国民党军主力对决,以我军相对薄弱的后勤供给,是无法长久持续下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粟裕敏锐地察觉到这种思潮的危害性,在深入理解领会中央作战命令的基础上,亲自动手撰写了一篇《部队进入豫皖苏地区工作情况、思想倾向及克服办法》报告,上呈华东局和邯郸局,后向中央报告。

在这篇报告中他详细列举了当时华野部队的一些消极思想认识和做法,诸如:

1.部队干部对土改教育认识不够深刻。

2.打惯了大歼灭战,对打小仗、打国民党地方民团不感兴趣。

3.不重视根据地(解放区)建设,不愿把骨干部队下放到县区。

4.不愿意抽调干部到根据地工作(甚至视到地方工作为“下放”)。

5.对根据地武装建设不重视,重上调使用,轻扶持帮助。

这些问题,其实与抗战时期苏中区的现象大同小异,都是军事形势转好时,基层部队盲目乐观、过于追求眼前胜利导致的。虽说于情于理都可以理解,但作为战略指挥员,却不能听之任之、甚至被基层部队带偏。

粟裕虽然只是野战军分工负责军事的副司令,在华东局排名也不靠前,本来不用过多考虑根据地建设以及地方武装力量体系发展,但他思维眼界非常开阔,知道根据地建设与解放战争本系一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从全局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解放区建设的建议。

他提出的对策大概有:

1.加速完成部队中的土地改革教育,帮助群众进行土地改革。

2.加强部队的政策纪律教育,发动部队更加普遍参加群众工作。

3.每个纵队(一个纵队相当于一个军)分工负责一个分区,作为固定联系区,负责为该区提供干部和武装。

4.新开辟的分区,要拨一个正规团作为该区的地方武装骨干。

5.继续抽调华东野战军干部到解放区的各分区工作。

6.请华东局、邯郸局继续帮助解决一部分干部,到豫皖苏各解放区帮助工作。

当时野战军最感兴趣的是打大歼灭战,抓俘虏,缴获物资,壮大实力。粟裕的这些政策全都反其道而行之,不仅把身段放低,只打小仗,还把经过战火锤炼的干部反过来送到地方工作,难免令人侧目。

毛主席见到粟裕这个电报,感到一下子戳中了他的心窝,引发了他的极大共鸣。工农武装割据、加强根据地建设,在当年土地革命战争年代就是他极力推崇的策略,是工农红军得以发展壮大的法宝。如今粟裕活学活用这一军事思想,并极大的发扬和补充,这无疑是值得全军推广的。毛主席当即起草了回电,高度肯定粟裕的做法,并完全同意按此加强解放区建设。

三、淮海战役国军未战已败

当然,粟裕也知道,挺进中原后,更大规模的决战早晚会来,华野必须尽快壮大野战军实力。他手中的每一个连队都弥足珍贵,以后都有可能直接影响战争的胜负,怎样调配兵力是头等大事。

即使如此,粟裕仍然排除万难顶住压力,不断派干部和主力部队下放到解放区。

1947年11月,粟裕在华野前委扩大会议上决定,在之前抽调1000名野战军干部的基础上,再抽调1000名到豫皖苏各个解放区工作,全力支援地方分区扩大生产、推进土改、壮大地方武装。

豫皖苏新开辟的三个解放区第四、第五、第六区,分别由华野六纵、八纵、三纵结成固定联系组,派出正规军下到解放区担任主力武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华东战场国军正在加紧调兵遣将,准备发动对山东解放区的反攻,华野东兵团在山东也打得不是很顺利。在这样紧要的关头,还把主力纵队放下去搞根据地建设,把正规军降格为地方部队,有些干部议论纷纷,不是很理解。

粟裕虽然听到了一些消极反对的声音,但决心已定,必须执行到底。他还亲自决策,做了一件令人瞠目的大事:下放整整一个主力团!

这个团下放的分区,是豫皖苏第五分区,位于平汉路与陇海路的交界之处,位置十分关键,是华东与中原的交通咽喉。粟裕决定调八纵二十四师一个主力团留驻于第五分区,并令该师副师长王建青和政治部主任华楠亲自留下负责当地工作。

一个主力团是什么概念?这种规模的部队,可以独力完成一个战略要点的攻守任务,用的好了,可以发挥出战役级别的作用。当年粟裕在苏中时,手中有不足十个团规模,就能力抗日寇和伪军。

这么大的付出,成果也是丰硕的。

华野在豫皖苏播下的种子,很快就遍地开花,到1948年上半年,各分区新解放了县城24座,建立了20多个县级党政机关,零散发起的战斗歼敌7万多人(相当于两个孟良崮战役加一个沙土集战役歼敌),新发展地方武装6万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原地区自1946年中原突围之后全都成了国统区,我党我军没有成规模的解放区和武装力量,至此已经基本为我军掌握,成为我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对敌发起战略决战的有力支撑。

据淮海战役被俘的国民党总统府少将参军、徐蚌会战战场视察官李以劻回忆,他在淮海战役中曾看到第七兵团司令官黄百韬的一份电报,其中一条信息令他终生难忘。

据黄百韬电报称,第七兵团伤亡二万余人,负伤者七千多人,欲运回徐州救治,却因为徐州附近到处都被共军发展为解放区,无民夫可征,伤员坐以待毙,后来竟是共军出于人道主义,动员解放区民众,帮助国军将四千余伤兵送回徐州。

国军将领李弥在徐州哀叹,共军这一手,比当年张良的四面楚歌还要厉害,我们的伤兵在徐州医院到处宣传,讲共军的好处……

回过头来再看粟裕的决策,才能明白他重视根据地建设的长远意义。人民战争的本质及其伟力,粟裕将军的体悟和运用,可谓到了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