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书、读好书、读有用的书

巴里坤县历史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侯光富,是地道的巴里坤人,今年60岁的他曾从事过教师和宣传工作、担任过巴里坤县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从事文史资料工作,多年来他致力于研究新疆历史,收集编辑出版了巴里坤文史资料《古迹》《饮食》《新疆名村名镇巴里坤》等书籍,其中征文“致富思源 富而思进”获全国三等奖,“改革开放30年”征文获新疆二等奖、哈密市一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一本书来集中反映巴里坤区域自古以来的历史文化,侯光富花费近6年时间,编写成了53万字的《丝路巴里坤》。侯光富说:“通过地标的历史文化可以更加有力地诠释自古以来新疆是祖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存的驿站、烽燧、戍堡等,都是讲好巴里坤故事重要的史实资料。”

在编写过程中,侯光富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了阅读历史文献类的书籍上,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思维,并收集了很多有关巴里坤的历史资料。他说:“编这本书难度最大的就是缺少资料,我也是通过各种办法搜集资料,同时还进行了实地考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里坤是历史上的军事重镇。烽燧是古代用于传递军情信息的通信设施,这些古代军事遗产在经历了漫长岁月之后还能追寻到吗?带着这种想法,侯光富萌生了寻找烽燧、编织烽燧网络的念头,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追“烽”之路。

10多年时间里,侯光富踩着随时可能滚落的石子,搜索山巅烽燧;跋涉在松软盐碱地中,在坍塌的土丘旁追寻一座座烽燧的印迹,让巴里坤境内83座烽燧进入人们的视野。侯光富说:“从2006年到2021年,基本上把巴里坤区域内所有的烽燧搞清楚了,我们和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来合作,通过取样进行鉴定后进行了清楚的分类,形成了完整的资料。”

侯光富收集编辑的《史记巴里坤》《史籍哈密》是以《二十四史》等为依据,以时间为主线,再现了巴里坤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厘清了哈密发展的历史脉络。两本书内容丰富、考证详实,从经济发展、文化绵延、民族融合等多角度展现了哈密发展的轨迹,可作为考证哈密及巴里坤历史的重要资料和工具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是瞭望世界的窗口,是知识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侯光富告诉记者,要获得知识,丰富思维必须多读书、读好书、读有用的书,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不断读书,不断充实自己。他说:“通过这几年的读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因为读书可以开拓思维、拓宽视野,不断提升自我,成为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文 | 巴里坤县融媒体中心记 者 阿依木古丽

胡尔曼别克

编辑|张亚兰

责编 | 张玉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