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来剿匪的,可还没看到土匪的影子,司令员却掉头就跑了”!
1950年的一天,一辆破旧的吉普车,载着王定烈司令员和两位作战参谋,行驶在从恩施往来凤县的路上。
陪同参谋说:“早上打电话时,来凤县大队长表示一切安排妥当,就等着司令员前去指挥剿匪了。”
王定烈闻言稍微一愣,看看窗外,忽然对司机说:“停车,掉头回恩施。”
转头看到迷惑的参谋,神秘地说:“想知道原因吗?暂时保密,两天后揭晓。”
看着司令员凝重中略带轻松的表情,参谋不解了:难道司令员还有更重要的打算?
1918年,王定烈出生在四川省宣汉县一个农民家庭。他17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长征,后来在甘肃祁连山突围中,九死一生,历经磨难,终于又找到部队。
在抗日战争中,王定烈创立了豫中抗日根据地。抗战胜利后,他率部跟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任湖北军区独立二师师长、恩施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解放钟祥、应山、武汉、宜昌以及鄂西南等多场战役。
经历过这么多的战斗,王定烈没想到,在扫尾的剿匪中,自己竟差一点成了土匪的靶子。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仓促逃亡台湾,逃跑不及的,纷纷躲进大山,和当地土匪勾结,沆瀣一气,危害一方。
当时的恩施地区,匪患肆虐,他们明目张胆,实行灭绝式抢劫,把全村的钱财粮食抢劫一空,还公然抓捕强壮劳力,强迫入伙儿,谁有怨言就打伤、打死。
有时候他们装扮成老百姓,混在其中,获取我方信息,村民们还不敢指认举报。
国民党残余加入后,土匪们的战略战术和装备都有了提高。
在境外势力和国民党的撺掇下,他们自以为有背后强有力的支持,足以和解放军抗衡。
这些土匪开始模仿我们的游击战术,来班门弄斧。我来他走,我走他返,趁我不备,还经常袭击我方零星战士,和游击老祖打游击。
土匪们肆意妄为的依仗,还有当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
恩施地处湖北省西南,西、北紧邻重庆,南边与湖南湘西衔接,东边是神农架林区,群山环绕。
这里山多林茂,崎岖难行,适于躲藏,我军不方便大规模进攻。他们一旦受到打击,便于沿着山路逃往湘、渝两地,因此,这里成了土匪们的理想生存之地。
日益严重匪患祸乱,令当地群众终日惶惶不安、苦不堪言。
作为当地军分区司令员的王定烈,看到如此混乱的局面,悲愤不已,决心要根除当地匪患,还百姓一个朗朗晴天。
综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王定烈经过深思熟虑,认为首先要稳定民心,震慑土匪。
于是,我军在恩施举办了一场剿灭土匪的动员会,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阅兵仪式。
当英勇威武的解放军战士,携带先进的武器,秩序井然,神采奕奕地过去,引起了轰动。
王定烈当场郑重宣布,匪患不除,他决不离开当地。
看到以智勇双全闻名当地的司令员,有如此大的决心,群众欢呼雀跃,就像吃了定心丸。
而土匪知道这些后,开始人心不稳,个别胆怯地悄悄逃出来自首。
尽管通过动员和阅兵,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王定烈深知,情况要严峻复杂得多。因为我方虽然有一定兵力,但是分散到各个剿匪地点以后,人员还是很紧张。
综合了当地土匪的出没情况,他发现整个地区匪患严重的共有9个地方,其中来凤县居于中心位置,这里可以和其他8个地点遥相呼应。于是,王定烈最终决定,把来凤县作为剿匪指挥中心,便于整体布局、调兵遣将。
确定好剿匪方案和日期,他喊来两名作战参谋,让司机开车,即刻动身前往来凤县。
吉普车驶出司令部大门,一个参谋汇报说:“早上打电话时,来凤县的大队长说,都盼着司令员前去指挥呢。”
王定烈闻言愣了一下,眼睛一直盯着窗外。
即将进入森林地带时,他忽然对司机说:“停车吧,原路返回。”
看到两位参谋迷惑的神情,王定烈却神秘地说:“想知道原因吗?暂时保密。”
听到司令员如此口气说话,他们知道,这一定是找到合适的突破口了。
回到恩施司令部的王定烈,看着作战地图,在旁边写写画画又过了两天。第三天傍晚,他重新招呼两位参谋,即刻出发,赶往来凤县,但不许打电话。
一行人连夜赶到来凤县,大队长刘元昌惊喜交加。
刘队长说:“王司令员您可是位福将啊,据我方情报,前两天有200多名土匪出动,埋伏在你们来的必经之路,幸亏那天你们没来。”
两位参谋对视一眼,心想,真是庆幸,差一点就成了土匪的靶子。
可司令员怎么就未卜先知了呢?
王定烈马上召开了团级以上军官会议,先强调保密,这才说出那天临时返回的原因:
原来,听到参谋说打电话通知,他开始观察沿路的电话线,发现电话线都是设置在沿路的高架杆上。而土匪中有国民党的高级情报人员,他们一定是通过监听设备,知道了我们的行动。之前的剿匪屡屡受挫,就是这个原因。
紧接着,王定烈向大家说出他的大型剿匪计划:
既然土匪监听了我们的电话,我们继续假装不知道,来个将计就计。
仍然通过电话部署兵力分配,但这是传给土匪的假象。
在实际作战中,各个作战分队服从口头的传令指挥。
第二天,我军各方面兵力迅速按计划到达指定位置,电话迷惑敌方安排也已经完成,一切准备就绪。
下午,恩施土匪歼灭战正式开始打响了。
我方大部队在来凤县西南埋伏,张开大口袋,等候土匪进入包围圈儿,一举围歼。
在其他8个土匪窝点周围,均有我方少量部队,他们同时发动攻击,把几处的土匪,往来凤县这里追赶。
听到激烈的枪声,这几个窝点的土匪,已经成为惊弓之鸟,纷纷往来凤县西南方向撤退、集中。
因为土匪们根据监听电话,以为我军分成三部分,对来凤县西南山区这个最大的土匪窝点,实行三面包围强攻,但他们知道我军安排有个失误,那就是在西南方留下了一个“缺口”,一旦战败,自己可以从那个无人守卫的地方逃跑。
此时,我方少量战士也正在三面环围佯攻,土匪们认为受到的是主力攻击,开始按照我们的预设,往来凤县西南方那个“缺口”撤退。
不出所料,土匪们逐渐退到了我们的包围圈中,等他们基本集中完毕,准备逃跑之时,忽然看到周围武装齐全的解放军战士,知道大势已去。除了个别的拼死抵抗,其他的纷纷举手投降。
沿路群众看到押解着众多土匪的解放军战士,逐渐从山里走出来,跟着一边欢呼,一边往土匪身上扔石头,真是太解气了。
经此一战,恩施地区的土匪几乎被消灭殆尽。没有了匪患的骚扰,老百姓们的生活终于安定了下来。
圆满完成剿匪任务的王定烈司令员,又奉命离开恩施,奔赴朝鲜战场,胜利班师回国后,被授予大校军衔,后来晋升为少将。
2014年11月18日,王定烈少将在北京去世,享年96岁。
他的一生,前40年是在战争中度过的,和无数前辈们一起开天辟地、视死如归,前赴后继,无私奋斗。
后半生在创业和坚守中,稳步向前。面对历经沧桑、千疮百孔的国情,他们从最基础的一砖一瓦开始,披荆斩棘、励精图治,终于有了现在的繁花似锦。
亲身经历了两个不同的社会,王定烈深有感触,他说:“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离战争越来越远,但他们从事或将要从事的事业,却与老一辈打天下的事业是一脉相承的,甚至比打天下更难。”
出生在红旗下,生长在春风中的时代骄子,也应该正确认识到这种形势,珍惜今日幸福的同时,更要保持清醒,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