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社会稳定的最基本保障,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我们需要遵守法律,相应的法律也会保障我们每个人的权益。法律中最严重的刑罚是死刑,现代社会随着人类人道主义思想的决心,人们对于死刑的态度越来越慎重,很多国家甚至直接废除了死刑。
中国目前没有废除死刑,但判决标准也非常慎重,一般来说罪行特别恶劣的罪犯才会被判处死刑,而且死刑还可以分为立即执行和缓刑。立即执行很好理解,那就是判决生效后的几天之内,没有意外情况的话犯人就会被枪决,意外情况指的是女犯人怀孕之类的情况。
而缓刑情况就比较复杂,有时候是几个月缓刑,也有时候是几年的缓刑。在大众的认知中,缓刑就是缓期执行,等到一段时间之后再处死犯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延迟这么长的时间?最后这些被判缓刑的犯人真的被处死了吗?
首先我们要先知道死刑的量刑标准,与大众认知不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标准在法律领域并不适用。换言之,一个人杀人之后,他不一定会被判处死刑,这是要根据很多因素来决定的,进行判决的时候,法官和陪审团会根据找到的证据,考虑罪犯主观恶性程度,然后进行判决。主观恶性就是指罪犯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的主观思想,比如预谋犯罪和激情犯罪严重程度就不一样。
主观恶性不强的罪犯一般会被判处死刑缓刑两年执行,实际上这个判决的意思不是等到两年之后再处死罪犯,而是预备改判的意思。罪犯在两年之内进行改造,只要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就能免除自己的死刑,改判为无期徒刑,无期徒刑在之后又会改判为有期徒刑。不过也有那些死不悔改的罪犯,无法达到改判的标准,那么他们依旧会被判处死刑。
能否改判的标准很精细,其中包括了上百个具体的条例,罪犯每一条的得分在两年后会用来进行科学计算和加权求和。最终分数达到了标准线之上,那么罪犯就有了被改判的机会,没有达到这个分数,罪犯就只能接受被处死的命运。但人是会伪装的,罪犯在改造期间究竟有没有消除自己的主观敌意谁也不能保证,司法部门只能尽可能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监测。
心理专家们在这一领域拥有绝对的发言权,据说大部分罪犯在两年的改造期,主观恶意会经历几个阶段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具有周期性的,不是说主观恶意降低之后就不会再升高。但当罪犯的主观恶意值在最高峰也低于某一数值的时候,那么他就不会再进行犯罪,也就达到了改判的标准。
之所以要给这些死刑犯第二次机会,是因为如今人道主义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慎重进行死刑判决已经成为了一种国际共识。而且各类犯罪案件的情况复杂多样,死刑犯们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民众们在见到杀人犯逃过一劫的时候义愤填膺,这种情绪是正常的。
但也别忘了,很多因防卫过当杀人的罪犯,因为这些严格的量刑标准,得以保全了性命。我国对于死刑犯的处理方式虽然一直深受吐槽,但不得不承认,很多原本无辜的人从中受益,这样的制度也避免了许多冤假错案的发生。
刑罚的根本目的不是“惩罚”,而是“警告”,对于一个国家的司法来说,最理想的状态不是每年杀死了多少罪犯,而是每年的犯罪率都在降低。实际上目前中国的司法制度还不算是非常完善,未来的进步空间还非常大。比如说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似乎更倾向于保护未成年的罪犯而不是未成年的受害者,如今大家也在提议将年龄标准从十四岁改到十二岁。
但目前《刑法》中确实还存在着很多漏洞,许多犯罪事实严重的罪犯因为宽松的量刑标准被改判为死缓,之后直接逃过了死刑。如今网络如此发达,类似的案件在网络上传播开来之后,引发了民众的愤怒情绪,也让大家对中国法律产生了不信任感,对于任何死刑改死缓的判决都十分抵制,其实其中还是有不少正当判决,大家不要“一刀切”。中国司法的发展道阻且长,我们都应该有更多一点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