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人们用“化干戈为玉帛”表达文明、理性、友善、包容的精神,用“温润如玉”形容谦谦君子,用“字字珠玑”形容文辞优美,用“金科玉律”形容法律条文尽善尽美……中国人的价值判断、为人处世、审美标准,无不深深受到玉文化的影响。玉是中华文明的符号象征,也是溯源中国文明的重要物质载体。

近日,“考古中国”系列第二部《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这是一本以玉文化遗址及典型玉器,呈现中国万年玉文化的通识读本。13位知名考古学家、人类学研究者、博物馆馆长组成了“玉文化天团”,从“30后”到“80后”,万年来玉文化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历程,以多元的视角展现在读者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

玉文化构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历程

有别于市场上其他的玉文化读物,这本书从考古现场出发,读者可以从玉器出土的背景窥见古人的价值观和宇宙观。同时,该书以“玉成中国”的独特观点统领全书,呈现了万年以来玉文化构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历程。

在书中,书籍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叶舒宪对“玉成中国”进行了两个维度的阐释。一方面是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在我国国家版图的东南西北四极大方向上,都有美玉矿藏,可谓“天造地设”。另一方面是文化基因的角度,距今1万年前,吉林白城双塔遗址的玉扁珠是目前已知中国玉文化的起点,在经历数千年的发展之后,玉文化率先在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形成相对固定的组合体系,统一了整个太湖地区的礼制制度,这一体系中的大部分内容随后辗转传播到中原地区,奠定了夏商周国家的玉礼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良渚玉琮王

叶舒宪继而指出,如果从最早成系统使用的汉字(甲骨文)来看,其使用所覆盖的区域是以中原为中心的狭小范围;而玉文化分布的版图范围,至少在4000年前就是后来甲骨文使用范围的十倍以上。从东海之滨到河西走廊,从东北三省到岭南两广地区和东南部的台湾岛,玉文化以惊人的传播力,统一了东亚的广大地域。简单来说,玉文化在距今5000年之际先统一了长三角,其后又在距今4000年之际,大体上统一了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

展现玉器背后的传奇故事

除了30余处史前至夏商时期的玉文化遗址,读者还能从《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中看到数千年前巧夺天工的艺术品,以及玉器背后的传奇故事。

早在8000年前,辽宁阜新查海遗址便因其位于东北亚的独特地理位置而成为玦文化的传播中心。玦是一种耳饰。以查海遗址为中心的玦文化圈向北可达黑龙江东北部、俄罗斯的滨海地区;向东跨海到日本北海道;向南到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和台湾地区,以及菲律宾、越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河梁龙凤玉佩及拓片

距今5000年牛河梁遗址的龙凤玉佩,龙与凤一横一竖,既两两相对,又完全不对称,其设计所呈现的美感令人惊叹。同样是距今5000年良渚文化玉琮上的神徽微雕,良渚先民能在1毫米的宽度内刻画五道互不重叠的线,即使在今天也很难做到。距今4000年的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长达64.5厘米,托座表面由2000多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长度仅有0.2—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古代工匠的精湛制玉技艺及对玉器的崇敬之心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星堆神树纹玉琮

距今3000年前后古蜀地区三星堆与金沙遗址的玉器,更是将玉文化的交流体现到极致。比如三星堆三号坑出土的一件十分特别的玉琮,分明是来自西北的典型齐家文化玉琮,然而在传入蜀地后,本地玉工又在琮的两面外壁加刻了两株神树纹,创新性地融入了本地特有的树崇拜观念。再比如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一件每节都雕刻有简化的人面纹的十节玉琮,则是良渚文化晚期的作品,历经1000多年时间的流转,从长江下游辗转流传到了长江上游。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垚仟

(出版社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