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以来就有“桥的国度”之称。从古镇桥群,到古城名桥,或聚集绽放,或悠然独立,勾勒出了中国古桥独特的韵味。

北京自然也少不了桥,四四方方的平路走腻了,今儿,咱上桥!这些古桥朋友们肯定多多少少听说过,或者在北京的朋友们都不知道走过多少回了,但古桥背后的故事,大家又知道多少呢?

卢沟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丰台区宛平城西城门马路对面

卢沟桥位于北京郊区的永定河上,是始建于金代的石质联拱桥。桥上石栏望柱间雕有数不尽的狮子,这些千姿百态、灵动喜人的石狮使得游人将“数卢沟桥上有多少狮子”成为游览必做的一桩趣事。元代来华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轰动欧洲的游记中写道:“河上有一美丽石桥,各处桥梁之美鲜有及之者……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自此,卢沟桥的美流传到西欧各国。欧洲人习惯称卢沟桥为马可·波罗桥。

“卢沟晓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古时的行人常在黎明时分于古桥之上,凭栏远眺晨曦中的西山叠翠,身后未尽的月色依然皎洁妩媚。然而“卢沟桥事变”使得此桥不再仅仅作为审美对象留在人们心中,而更多地代表了中华民族勇敢抗争的精神,也使每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烙印下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民族记忆。桥上狮子无言,那或喜或悲的表情里分明是看遍了朝代更迭,亲历了家国劫难,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从历史走向新生。穿越历史的金戈铁马、硝烟战火,碧水、名桥、古城、皓月……都随古桥十七孔桥洞下的永定河水流入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

故宫金水桥/ 外金水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城区东长安街天安门内

金水桥群位于北京天安门区域。外金水桥位于天安门、太庙、中山公园前,横亘在天安门广场和天安门城楼之间,原是由七座三孔拱桥组成的桥群。古时文武百官便是通过这里进入代表权力巅峰的紫禁城。

金水桥桥身微拱,似“蹑玉桥之长虹”,使桥面形成一个极为缓的坡度,从桥上走向紫禁城时,人的视线汇聚于天安门城楼下的深邃入口,敬畏之感油然而生。这组桥群彰显了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每一座桥的装饰细节和使用规则都将等级和权力体现得淋漓尽致。君王、贵族、平民过此桥时各行其道,居中的那座最华丽的雕刻着龙的桥仅供帝王通行。

光阴荏苒,几百年间,金水桥身后的紫禁城中朝代更迭,皇位与权力几番易手后终随时代而远去。如今的金水桥不再代表帝王荣耀与特权,但古桥那端庄整肃的身影始终是中国文化与记忆中一个永恒的焦点,川流不息的游人总是行至于此停下脚步反复回眸。

故宫金水桥/ 内金水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城区故宫博物院内

几百年前,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了审美的重要标准——优美与崇高。而恰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国,一组皇家古桥却将这种优美与崇高融于一体,造物于世间。

故宫的午门与太和门之间,坐落着五座石桥,这便是内金水桥。桥下的人工河道,是在修建紫禁城时,古代帝王按照中国传统的风水原则布局的。五座白玉桥的装饰极尽奢华,桥上望柱和栏板皆以白玉精雕,正对着通向终极权力入口的太和门。蓝天白云下,举目皆是皇宫的红墙黄瓦。在这个封闭的宽阔空间中,远处高大庄严的台阶丹墀与坡缓起伏的古桥遥遥相对。古桥群舒缓优美的造型,更能衬托出周围建筑群的无上威严。

人们行步桥上,随着桥面的起伏不但能感受到君王至高权力,也能陶醉于古典建筑的优美之中。此刻,“美与崇高”再不是书本上枯燥难懂的文字,而成为震撼心灵、跨越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感受。

银锭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城区前海后海交接处

北京什刹海有一座建于明代的单孔石拱桥,南北横跨在前海与后海交汇处的水道上,桥身以青石为材,因整座桥酷似倒置的银元宝,故取名银锭桥。由于其地风光旖旎,最是京城内风雅去处,有明以来,对它的称颂不绝于史,《燕都游览志》称其为“城中水际看山第一绝胜处也”。于是上自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闲暇之余都爱来此游玩赏景。久而久之,此处热闹繁华名闻京城,更因靠近皇家宫苑,而成为领略帝京繁华的好去处。

今日的银锭桥下水波粼粼,桥畔杨柳夹岸,葱茏流翠;桥周围古宅相拥,胡同密集,古韵悠然;隐于浓荫中的王府、寺庙的屋顶飞檐依稀可见,一派清雅幽静的氛围。入夜,此地则更是游人夜赏游玩的绝佳之处。几百年中以此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更是不知凡几,绘画、电影、戏剧……银锭桥总是能给艺术家无尽的灵感。

琉璃河石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房山区琉璃河

琉璃河石桥又称“燕谷长桥”,横跨北京南部的琉璃河上。石桥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一座有十一个桥孔的南北向联拱桥,桥身全部用巨大的石块砌筑,悠长的桥面平坦舒缓。桥上的实心栏板和栏杆上雕刻着海棠纹饰,望柱柱头雕饰覆莲花。桥下潺潺河水挽着浪花,叙述着古老的历史,夜晚的明月照遍古桥几百年来的桥面清霜。曾经的万柳萦堤如今依旧,历经风雨沧桑的石桥也依然稳固如初。琉璃河石桥满载画意诗情,抚今追昔,可观历史之沧桑;继往开来,可察时代之变迁。

十七孔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颐和园内(南侧)

颐和园是中国最后一座皇家园林,也是一座集中华湖山之胜的中国古典园林,更是集南北园林桥梁之大成之作。十七孔桥是颐和园中最大的景桥,长一百五十米,由十七个桥洞组成,横卧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作为颐和园的代表建筑,流露出了皇家园林的非凡气韵。桥上雕饰主次有序,象征权利的狮子,辅以莲花和卷草,望柱雕饰的锦布,则为皇室独享之纹饰。还有桥身的对联,桥旁神兽都用各自的内涵在彰显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十七孔桥无论四时晨昏皆有不同美景,更有晴日荡舟、坐雨观湖、雪霁独伫等浪漫的观赏模式,彼时观者或于桥上垂首俯视波澜,或驾一叶扁舟穿柳过桥,如入无声之诗、有形之画。

玉带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颐和园(西南角)

玉带桥位于颐和园昆明湖入水口,是一座单孔高拱的汉白玉桥。站在玉带桥上,可俯观昆明湖之水景、抬首仰观万寿山之雄伟,感受皇家园林的磅礴气势与宏大格局。玉带桥与东面的知春桥相对应,互为主景。

颐和园中的山水桥梁皆有江南风貌,而玉带桥更是乾隆皇帝对挚爱西湖的移情之所。这位喜好文墨的帝王甚至给此桥留下了“螺黛一痕平铺明月镜,虹光百尺横映水晶帘”的题句。高而薄的桥拱弧线,洁白的汉白玉石材使古桥不辜负其“玉带”美称。半圆的桥洞与水中倒影合璧,如明月玉环穿水而过,充满江南意蕴,更蕴含了中国古典审美中桥与山水人文环境交融统一的精神。

永安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城区文津街1号北海公园(南门附近)

永安桥位于北京的北海公园中。这片美丽的古代皇家园林曾是几代王朝的帝王御苑。宽阔的水面之中有一座神秘而又美丽的琼华岛,岛上绿荫叠翠间耸立着一座白色佛塔,树木苍郁中隐约可见精致的亭台楼阁。当游人被仙山秘境吸引,急于探访之时,突然发现脚下一座宽阔的石桥如同一条长龙卧于水面,开辟了通向秘境的道路。这座给人惊喜和期待的永安桥,就是这样与白塔合于一处,成了“北海”的标志。

桥身有三处曲折,亦有三个桥拱券,桥面铺条石,坡度平缓,使人行于桥上如同行走大道。桥身两侧有雕刻精美的莲花饰望柱和荷叶护栏板。桥南北各立一座华丽的牌坊,枋心有蓝底金字的题额,南为“积翠”,北为“堆云”。坊前各有石狮一对,姿态生动。这些对永安桥极尽奢华的装饰,处处浸润着古代皇家园林中帝王的权威,也使得往来古桥的游人内心升腾起一种肃穆的仪式感。

金鳌玉蝀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城区文津街1号北海公园内

北京北海的金鳌玉蝀桥原名金海桥,又叫御河桥,如今俗称“北海大桥”。这座古桥始建于元代,横跨于古代帝王禁苑的北海与中海之间,是中国古老堤障式石拱桥的典范之作。今日的行人若从桥上走过,只觉脚下不过是寻常的沥青道路,若不细看两旁栏杆之下波澜起伏的水面,甚至察觉不到自己已行于桥上,只有荡舟在北海公园宽阔的湖面之上仰望之时,金鳌玉蝀桥古老的身影方才显现。

明代时古桥东西两端分别立有“金鳌”“玉蝀”的匾额,故称“金鳌玉蝀桥”。旧时的金鳖玉蝀桥有九个石拱券,每个石拱券顶都有一只吸水神兽的兽头,造型十分华美。

原来的古桥望柱均为覆莲柱头,如今为了行人安全已经变成了高高耸起的铁栏。今人初见此景时殊觉遗憾,但细想一番,京华之中多少古桥都已在朝代更迭兴废中化为尘土,这座古桥却依旧屹立如初,仍然肩负着作为桥的功能,用桥身旁的铁栏分割了古老与现代的北京,这种情境却别有一番奇特的感受。

“手绘古韵名物”系列

《中国古桥》

《中国古寺》

《中国古镇》

《中国民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道桥、一座寺、一方城,在等一个人……桥——连人心,寺——净人心,城——融人心,这是上下5000年的人文厚度,也是960万平方千米的生活艺术。“大美中国-手绘古韵名物”系列之《中国古桥》《中国古寺》《中国古镇》《中国民居》有着273幅手绘插图,273篇优美短文,穿越几千年、横跨数万里,成就中国古韵传承之书。

古桥,或聚集绽放,或悠然独立;古寺,或艺术史上留名,或自然风景优美;古镇,或古朴大气或清雅灵秀。历史、地理,自然风景、人文建筑,文学、艺术,在中华文化的长河里自在徜徉,瞬觉天南地北却近在咫尺,上下千年也不过弹指之间,既能领略到古人的精神和智慧,也能触摸到文化的厚度与广度。这就是我们的诗和远方……

往期回顾,点击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