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

渤海之南,风筝之都

▲夕阳下赶海的渔民 图源:视觉中国

从空中俯瞰山东半岛,在泰沂山脉和胶东丘陵之间,是一片坦荡无垠的广阔的冲积平原。平原南部是群峰叠翠的山区,北部是黄沙绵延的渤海海滨,它们共同组成历史上的“北海”,即今天的国际风筝之都:潍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潍坊,渤海之眼摩天轮 图源:视觉中国

山海之间风吹过

鹤鸣九皋,声闻于野。

“海岱惟青州”。《尚书·禹贡》分天下九州,这片俗称“昌潍平原”的热土属于古青州,由发源于日照莒县棋山的潍河,亿万年来冲积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潍坊青州云门山风光 图源:视觉中国

《水经》云:“水出琅琊箕县。”潍河南源发源于日照莒县棋山的脚下,这里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居住,汉代曾置箕县城。潍河一路缓缓向北,主要支流有石河、汪湖河、洪凝河、贾悦河、涓河、扶淇河、芦河、百尺河、渠河、浯河、汶河等,纵贯整个潍坊大地,在昌邑下营流入渤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昌邑潍河水利风景区 图源:视觉中国

史志记载,民国初期,潍河航运已具一定规模,离出海口不远的下营逐渐形成有着南北两个码头的港口。夏秋时节,10吨以下的木船可逆水行至黄旗堡与胶济铁路潍河大桥一带。安丘、潍县等地的农作物可顺水运至下营后转海路输出。1922年烟潍公路建成后,潍河出现了公路渡口。新中国建立后,潍河仍正常通航。1958年,潍河上游修建了峡山水库,下游除汛期外,河中很少有水,航运基本中断。

潍坊位于地质学上著名的潍北凹陷区,即沂沭断裂带内的一个以第三系沉积为主的小凹陷区。这里南依泰沂山脉,北濒渤海莱州湾,中部为昌潍平原,山、川、海三利兼备。由北向南,海拔逐渐增高,大体由潍北滨海低地区、潍中洪积冲积平原区、潍南低山丘陵区三个地貌单元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莱州湾滩涂地貌 图源:视觉中国

潍坊的滩涂、平原和山川各占三分之一,一年四季,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对流形成了风。尤其每年春天,三到四级的东南风,持续有力地从太平洋一路吹向东部沿海。到了昌潍平原,借力独特的地理环境逐渐变强。风成为潍坊独特的“天赋异禀”资源。

古老又年轻的海

百舸入海,千帆竞发。

每年9月,北纬35度以北的渤海结束了为期4个月的伏季休渔期,潍坊滨海的渔民们迎来了“开海”的日子。成群结队的渔船从渔港出发驶向大海,渔民们开始了他们的收获。带鱼、黄鱼、爬虾、鲳鱼、墨鱼、梭子蟹……潍坊滨海各种鲜香肥美的海鲜,看得人欲罢不能。

潍坊古称北海。从汉代开始,潍坊在较长历史时期内被称为北海郡、北海国、北海县。渤海分为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中央盆地。潍坊158公里的海岸线属于渤海莱州湾的一部分,海域面积约为1421平方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潍坊海滨风光 图源:视觉中国

考古发现,莱州湾存在大批的古牡蛎礁,证明近5500年以来海平面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渤海的形成,在地质史上经历了陆地-湖泊-海的沧桑演变。渤海是一个近乎封闭的海,其水文地理等诸方面受陆地影响很大,辽河,滦河,海河,黄河等河流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改变了其海底和海岸的地貌。

这是一片古老又年轻的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跷赶海 图源:视觉中国

高跷赶海是一种传统而独特的捕捞方式,至今在潍坊滨海的寿光市羊口渔港依然流行。

高跷可以根据海水的深浅进行伸缩,最长可伸展到8米。重达20斤的高跷,渔民却可以踩着它在浅海上如履平地、来去自如。渔民在近海养殖或者从事捕捞,会受到大海潮汐规律的限制。而高跷赶海能减弱潮汐的影响,即使在涨潮的时候,渔民们也可以踩着高跷在水里捕捞。

不仅如此,普通的浅海捕捞还需要一辆轮船加以配合,效率非常低,成本也比较高。而使用高跷赶海不仅不需要轮船,而且效率几乎是普通捕捞方式的两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潍坊港日落 图源:视觉中国

潍坊港位于莱州湾的南岸,港口距离河道入海口约20公里。按照《潍坊港总体规划》,潍坊港辖区内规划四处港区,即潍坊港东、中、西港区和内河港区。

就港口自身而言,潍坊的海岸线是粉砂质的海岸,坡降比只有万分之三,也就是说向海里走10公里,水深只有3米。

从地图上看,渤海莱州湾宛如一个聚宝盆,潍坊港东距烟台港146海里,西距天津港155海里,北距营口港240海里,是离济南、淄博等地最近的出海口。

2012年3月开工建设的潍坊渔港,可容纳大型远洋渔船全天候进出港,结束了潍坊临海不见海、有河口渔港无外海渔港的历史。潍坊渔港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主要建设有潍坊海渔产业园及相关配套设施,着力打造集渔港、食品港、旅游港和商业港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港口。在发展意义上,港口从来不只是港口,而是一座城市陆海统筹、融入全球的重要支点。

一粒潍坊盐,半部文明史

“厥贡盐絺,海物惟错。”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之一的青州,“进贡的物品是盐和细葛布,海产品多种多样”。这说明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初期,潍坊生产的海盐已成为进献朝廷的贡品。

今天,在潍坊北部的滨海,一座座银白色的“盐山”有序地排列在盐田里,成为这片土地上独特的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潍坊市青州古城阜财门 图源:视觉中国

《中国盐政史》记载,世界盐业莫先于中国,中国盐业发源最早在神农时期,位于潍坊寿光的夙沙部落,煮海为盐,号称“盐宗”。春秋时期,齐国已“通鱼盐之利”,齐相管仲首创“官山府海之策”,“伐薪煮盐,计口授食”,并与邻国交易,遂致富强。从管仲开始,食盐的生产、买卖,都开始由官府统一管理。据《管子》记载,当时齐国的盐价,甚至可以和黄金比肩。

汉代,寿光、都昌 ( 今潍坊昌邑县 ) 即置盐官。元代,寿光、潍县均设盐场。清代,沾化县的富国盐场迁至昌邑。1902年,小清河疏浚通航,促进了盐业发展。清末至民国初年,寿光一带的盐滩发展到1062副,潍坊滨海的盐产量达到每年5万余吨。

2009年10月,由潍坊市文化局等单位组成的文物普查队,在滨海区央子街道发现了4处共由100余个古代盐业遗址组成的大规模盐业遗址群。考古成果震惊了整个世界,揭开了中国古代盐业笼罩着的神秘面纱。100多个古代盐业遗址中,包括龙山文化遗址的1个,商代至西周早期遗址14个,东周遗址86个,金元遗址8个。古代盐业遗址的发现,说明早在4000多年以前,潍坊滨海就已经开始生产海盐,而这正与《尚书》的记述吻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潍坊晒盐场 图源:视觉中国

数千年来,潍坊滨海的海盐生产薪火相传,不断创新,生产方式大致经历了煮、煎、熬、晒4个阶段。汉代以后由煮盐改为煎盐,明代以后改为熬盐,清代以后改为晒盐。

今天,在潍坊滨海的盐场,我们看到古老的滩田日晒法。潜卤泵从地下抽取卤水作为制盐原卤,卤水在日晒过程中不断蒸发浓缩,当浓度达到饱和时,卤水就进入结晶池内,盐随之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盐的颗粒不断“长大”,晶莹而饱满。

风筝让天空如此生动

“春风荡荡春城阔,闲逐儿童放纸鸢。”

最早比较确切地记载潍坊风筝的,是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的《罢官作》一诗。郑板桥曾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开始担任潍县知县七年,并有“七载春风在潍县”的诗句传世。

“在潍坊,没有飞不起来的风筝。”南高北低的地理环境,平坦辽阔的昌潍平原,一望无际的渤海湾,形似一个收风口,恰是风筝放飞的理想场所。

有人调侃,在潍坊,一个普通的塑料袋子都能飞得老高。当风筝与持续的风形成一个角度,就会在风和线的力量作用下升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潍坊风筝 图源:视觉中国

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是人们的夙愿,放风筝就是对这一传统夙愿的别样表达。人们将风筝放上蓝天后,会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期待除病消灾,祈祷给自己和亲人带来好运。

今天,作为全球最大的风筝产地,潍坊每年要生产上亿只风筝,而且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早在明清时期,潍坊就成为了风筝制品的交易中心,“二千支红炉、三千砸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人们冬天卖年画,春天卖风筝,全国各地的商贾慕名而来。

1984年4月1日,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在潍坊体育场召开。1988年4月1日,在第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经各国风协代表会议竞选,潍坊市被一致推举为“世界风筝都”。第二年4月1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国际风筝联合会在潍坊成立,并将总部设在潍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潍坊市世界风筝博物馆鲁班梦雕塑 图源:视觉中国

潍坊风筝的造型模仿自然事物、社会生活以及神话传说中的形象,寄托着“吉祥”和“吉庆”的寓意。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潍坊传统串式风筝——龙头蜈蚣风筝。

据传,乾隆六十年(1795),乾隆皇帝举办第四次千叟宴。当时,潍坊四大家之一的丁氏家族集合了潍坊城派的风筝艺人共同制作了一只威风凛凛的龙头蜈蚣风筝,呈献给皇帝。这只龙头蜈蚣风筝的腰身共85节,寓意乾隆85岁寿诞,从此潍坊的龙头蜈蚣风筝声名远播。

“龙头蜈蚣”“仙鹤童子”“麻姑献寿”等已经成为潍坊风筝的代表作。潍坊还将国画工笔绘画的传统技法,运用到风筝的绘制上,形成了造型优美、扎工精细、色彩艳丽的独特风格,成为中国风筝的一个重要流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头蜈蚣风筝 图源:视觉中国

2018年5月,潍坊建成横跨白浪河的“渤海之眼”摩天轮。摩天轮矗立白浪河大桥中央,直径125米,总高度145米,比英国的“伦敦眼”还高10米,是世界少有的无轴摩天轮。

据说摩天轮的设计灵感,就来自风筝的设计理念,中间没有任何支撑,运行时轮盘不转动,轿厢通过轨道沿轮盘转动。该摩天轮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最高的无轴摩天轮”称号。

山海之间,我心飞翔。潍河千年流,风从海上来。潍坊,这一片古老的土地,正如“鲲鹏”展翼,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逍遥”篇章。

“中国三峡杂志”微信公众号

立足三峡,关注人类家园

报道河流地理与水文化

责编:王芳丽 吴冠宇

美编:韩丹炀

校对:段海英

审核:任 红

来源:《中国三峡》杂志 202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