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4年,李玉安去县里换残疾军人证。在办证单位,他遇到了连队的老战友王久海。王久海当场就懵了,惊讶地说:“你还活着?都以为你是烈士,追悼会都开了,纪念碑也立了。你的事迹都写进书本里了!”

李玉安最早知晓自己被写进书里,是在50年代末。有一天,邻居的小娃娃来他家写作业,期间,小娃娃读了在课堂上学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李玉安听着听着,记忆仿佛又回到了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他的泪水忍不住地往下流,小娃娃看到此番场景,感到十分惊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邻居小孩突然想到,“李玉安”好熟悉的名字,不正是课本里提到的那个牺牲的英雄吗?当他向面前的李玉安核实时,李玉安缓和好情绪后,表示两人只是重名而已。

李玉安复员后,守着粮库到退休

李玉安于1924年在山东出生。1946年,李玉安参加了解放军。次年入了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他先后在“四平战斗”、“辽西会战”、“解放天津”、“渡江战役”中立下累累战功。

1950年10月,27岁的李玉安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斗。刚到战场,李玉安就和战友们接到命令,要在清川江一带围歼敌军。11月30日,李玉安所在的部队,负责在松骨峰阻击南逃的美军2师第9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战中,李玉安表现异常勇猛,炸坦克、身上带着火扑向敌群、与敌人近身拼刺刀……战斗伤亡重大,李玉安原本是个副班长,打着打着就成了代理排长。就在他专心指挥作战时,突然有颗子弹射向了他的胸膛,李玉安随即倒地晕倒。

等他醒来后,疼痛让他发出了呻吟。这时,朝鲜人民军的一位司号员发现了他,三天后,李玉安被辗转送回了祖国。战斗结束后,没有归队的李玉安被默认在战场中牺牲了。

为此,战友们为李玉安召开了追悼会,他的名字被刻在了纪念碑上。此时,正巧著名作家、记者魏巍到朝鲜采访,听说了李玉安所在部队的英勇事迹后,提笔写下了《谁是最可爱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李玉安也成了名垂青史的人物!李玉安回国后,医院的领导直接派了4个女护士照顾他。半年的精心呵护,李玉安终于伤愈出院了。

1983年,李玉安的事迹被子女们知晓后,他们都劝父亲把自己的身份和组织说一下,说不准能给家里一些照顾。李玉安听后,脸色马上沉了下来。他严肃地说:“不准找组织麻烦!”他的样子很“吓人”,一时间家里人都被怔住了!

等李玉安情绪稍稍缓和下来,他语重心长地教育子女说:“爸爸的这条命是党给的。我受了伤,党派出4个护士对我精心照顾。小勺子放我嘴边,什么时候咽下去了,另一个小勺子又伸过来。”李玉安表示,没有党他根本就活不到今天,他没权力向党索要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话说回来,1952年,李玉安复员了。他去了黑龙江巴彦县兴隆粮库工作。分配工作前,李玉安填写了一张履历表。从表上,人们只笼统地了解他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负过伤。对于“功”,只言片语也没写。

由此,组织按照一个普通的复员残疾军人给他安排了工作。李玉安抱着党叫干啥就干啥,而且要干好的态度,一直在粮库认真地工作。1960年,李玉安被安排当“检斤组”组长,管理一台15吨的地秤。每年要经此秤的粮食有1亿来斤,说起来,这是粮库最有实权,也最容易出问题的岗位。

李玉安就认准一个理,按照规定办事。谁要是想占国家的便宜,门都没有!李玉安这一干就干到了1980年退休。期间,李玉安多次被评选粮库优秀党员,粮库内外的人对他都很服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伴想要李玉安在退休前向组织提个要求

李玉安复员时一个月的薪资是46元。1965年涨了一次工资,达到了52.5元。1974年又涨了一次工资,比上次多了7元。此外,他是残疾军人,有一个残疾金,一年30元,特殊年代长到108元。这就是李玉安的全部收入。

李玉安有6个孩子,一个患病的妻子,以及住在老家的父母。全家的开销都是他一个人,平均每人生活费不足10元。几十年来,李玉安和家人都省吃俭用,日子过得相当清贫。李家的困难在粮库是“出了名”的。可每当组织提出要给他补助时,他都极力推辞,每次都让给了其他同志。

李玉安眼看要退休了,老伴忍不住地对他说,咱们有困难,谁都知道,眼看你就要退休了,再不提就没机会了。原来,李玉安一家住的那间房子,相当破旧了。每次下雨,街道上的水就会顺着房门和窗户往家里流。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家里都会流成河。以前,领导不止一次地找过李玉安,提出给他分房,可李玉安都一声不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老伴看着李玉安快要退休了,也着急了。她希望老伴向组织说一下,搬到一个适合养老的房子。与老伴预想的一样,李玉安的态度和以前一样,他还是那句老话:“咱们是党员,家里困难的不只是咱们一个,不能拿退休跟组织上讲价钱,想想那些在战场上流血牺牲的战友们,我现在已经是非常地知足了。”

1989年,李玉安的那间房子终于破旧的不能住了。于是,他只好搬进了长子的房子里。话说,李玉安的两个女儿都在大集体。大集体黄了,两个姑娘的工作没有了。姐妹俩请父亲找人帮她们换换单位。

李玉安对姐妹俩语重心长地说,现在合同制是潮流,别人能干咱们就能干。路是靠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能遇到什么事就向组织张口。姐妹俩受父亲思想的影响很深,其实这次开口也是当时心慌了,没了主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了一段日子后,姐妹俩理解了父亲的话。后来,一个女儿学习了烫发技术,开了个理发店,另一个女儿学习了食品制作技术,开了个小饭馆。李玉安时刻关注着子女们的一言一行,对他们要求十分严格。

李玉安始终认为,自己的“战功”与那些牺牲的战友们相比,不值得一提。所以,他根本没有想过指望过去的经历,为当下的生活谋取私利。李玉安从邻居家的娃娃口中,了解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后来,他专门让女儿李凤英又读了一遍这篇文章。听着里面的描述,李玉安的回忆又飞回了那个流血牺牲的战场上。

当时,李玉安的情绪十分激动。女儿李凤英觉得很奇怪,她试探地问父亲,课文里的李玉安,是不是他?父亲听后,默默地摇了摇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李玉安的事迹被曝光了。一些部队领导来家看望。他们看着李玉安身上的伤疤,十分感慨地说,过去评残时,给李玉安定低了,这回部队可以开证明,往上调一调。李玉安果断地拒绝了。他表示,这些年都是这样过来的,现在生活好了,更不用了。

著名作家魏巍了解到李玉安的住房困难,当即写了一封信,让他交给县里领导。可李玉安觉得这样伸手不好,就没有往上交。李玉安的一辈子默默无闻,他始终把自己放在普通军人的位置上。他说:“我作为一个幸存者,又有什么功和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