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初,一首名为《挑担茶叶上北京》的歌曲火遍了大江南北。

这首曲子讲述了湖南衡山农民彭友胜和毛主席之间难能可贵的情谊。

可能有读者会疑惑,毛主席和这个农民是怎么认识的呢?这事儿,还得从建国初说起......

1951年三月初的一天,湖南衡东县三樟乡的一位农民彭友胜到乡里赶集,临近中午时分,彭友胜感到口渴,便来到乡公所,想着讨口水喝。

一进乡公所的大门,正对墙上的一副毛主席彩色画像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不由得挠了挠头,总感觉画像上这个人在哪儿见过,一时间却又想不起来。

乡公所的人看他杵在那里发愣,便问道:“你盯着毛主席的画像做么子咯?”

“毛主席?是不是毛......毛......毛润之!”

“我想起来了!这不就是我润之兄弟嘛!他还在我手底下当过兵嘞!”他激动地说道。

旁人见他手舞足蹈的样子,还止不住地念念有词,便取笑道:“毛主席是你兄弟?你莫不是在开玩笑嘞!”紧接着,众人一片哄笑。

此时的彭友胜脑袋都懵了,根本就不在意众人的笑声,他喃喃道:“大家总说毛主席,原来润之兄弟就是毛主席,在我手底下当过兵的人成了主席?”

众人见他一副认真的样子,都觉得不可思议,但仍有人不相信,于是彭友胜也顾不上口渴了,扯来一个板凳,给众人讲起了四十年前和毛主席相识的事:

“我是清光绪十年生的,从小我就是个农民,整天上山砍柴割草,只读过半年私塾。1899年的时候,我一个人离了三樟乡,外出闯荡寻出路。

23岁那年,我参加了湖南新军,上级赏识我,没几年我就当上了副班长。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我在长沙见到了毛润之。

润芝那天来到军营门口报名参军,但上面通知他要参军至少得两个人做担保,他举目无亲,连来长沙的路费都是借的。我嘛,没啥文化,看到读书人来参军自然是十分敬佩,我就拉着当时我一个战友朱其升一块给他做了担保。

我清楚记得,当时润芝一来到班里就大声地自我介绍:‘我叫毛润之,又名毛泽东,从湘潭韶山冲来的,你们可以叫我石三伢子,今日来军营当兵,还希望各位弟兄多关照一下!’

当时第一眼看到他,见他个子高高的,走哪背都挺得笔直,军装让他穿出来看起来有点紧巴,但他眼睛却实在有神。我看也没啥人带他,索性就拉他搭了个伴,把我的上铺收拾出来给他住了。

一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他是因为家里穷,为了混口饭吃来当兵,后来我才发现他跟所有人都不一样。那时候我们的军饷是七块大洋,其他人不是拿来吃饭就是去街上挥霍了,而润芝只留两块大洋吃饭,其他的全拿去买了报纸。而且他一看报,就像要钻到里面去一样,任何人都喊不动他,每次一看完,都会把报纸上四处发生的趣事给我们一伙战友讲,大伙儿也乐意听,后来他再看报纸就没人去打搅他了。

时间一久,我们都发现毛润之不仅文化高,而且还能说会道,对报纸上发生的事分析得有条有理。即便是军事操练,他的悟性也要高于大多数人,常常被叫上去做示范。当时我就觉得,他不是一般人,将来定能成个了不得的大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