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种论调。昨天看到一个很有名的媒体主编,声称宗馥莉现在的局面,是由于当年宗庆后“赶走”达能埋下的根源。其实,当年娃哈哈跟达能集团,在全世界发起了诉讼,到2009年的时候,娃哈哈在全球各个国家赢了23场官司,达能一场未胜。难道说全世界法院都偏袒娃哈哈?
这事早就翻了篇,用不着炒冷饭。有些人就是念念不忘要提起来,除了哗众取宠,并没有什么意义。娃哈哈现在的局面,跟“达娃之争”可以说毫无关系。影响长公主顺利入主娃哈哈的,主要是四个方面的冲突。
第一,是来自家族内部的宫斗冲突。 具体情况咱们就不展开,但是大家要注意到,老宗总去世后,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小宗总依旧没有顺利接班,还只是 “副董事长、总经理”的职务,连董事会都没有进入,娃哈哈的董事长还是宗庆后,老宗总的29.4%的股份也还没有分割。这就充分说明问题了。
此外,她的两个叔叔似乎也并不看好她,有个叔叔甚至公开对她提出批评,说她过于激进,辞职是好事。这些话与其说是长辈的劝勉,更像是背刺。 所以,综合起来看,家族内部矛盾是阻扰小宗总成功掌控娃哈哈的最主要原因。
第二,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老宗总与小宗总,行事风格完全不同。老宗总是传统浙商的典型代表,熟知人情世故,懂得在传统文化下如何管理一个现代企业;小宗总则是从14岁起就远赴重洋,在美国的大学学习企业管理,接受的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一致的管理理念,完全是制度化规范化和结果导向的管理风格。
老宗总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整个公司也形成了等待老宗总下指令的企业文化,没有指令就不会自主行动,而小宗总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充满主动作为状态的企业文化。这是两位宗总之间最大的区别,也是小宗总和娃哈哈两种文化的不同。
第三,是娃哈哈与宏胜之间的结构性冲突。小宗总并非毫无实力,她对宏胜集团形成了绝对掌控。她曾经讲过,她跟老宗总之间的分工是她负责生产管理,老宗总负责营销管理。从很早开始就形成了娃哈哈掌握品牌和产品,宏胜负责代工生产的格局。这一点也是被一些娃哈哈老员工所诟病,认为是宏胜赚了娃哈哈的钱。
但其实,这种代工模式在食品业界非常普遍,不足为奇。宏胜和娃哈哈,实际上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小宗总在宏胜搞得风生水起,已经基本具备了技术和产能,所缺的就是一个牌子而已,这就构成了娃哈哈和宏胜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这个问题迟早要得到解决。
第四,是完全不同的理念冲突。老宗总时代,创造了娃哈哈“联销体”这一经营模式。由层层代理商、分销商、销售商,组成了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对娃哈哈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这一模式已经落后了,主要问题就是中间层次太多,不仅成本高,而且信息传递效率低,既不能降本增效,又不能做出灵活反应。面对市场竞争,还没开打,就已经落在下风。
相比较之下,各大竞争对手都已经采取了“不让中间商赚差价”的打法,这让娃哈哈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不利局面。但是,要对这套体系进行彻底变革,谈何容易?
娃哈哈是中国民族企业的一块牌子,随着老宗总的去世,必然有一个适应新的时代的要求。沉疴需要下猛药,如果小宗总能够成功入主娃哈哈,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当然是好事。所以我们上一期讲,小宗总辞职是“以退为进”。但要是阻力足够大,以至于小宗总无法顺利入主,掌握不了娃哈哈绝对的权力,那那凭借着她自己现在能够支配的资源,也足以做得风生水起。那么对于宗馥莉来说,退而求其次也成了她可以接受的选择。
这一点,从她当初主管娃哈哈品牌的时候,果断换下用了多年的形象代言人王力宏,便可初见端倪。只是,宗家这一代能打的,也就剩下宗馥莉,如果她被迫出走娃哈哈,以至于娃哈哈缺少统合,而最终散伙的话,那将是中国民族企业的悲哀。在这一大局面前,小团体的利益其实算不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