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之后,北方地区进入多雨模式。

入伏下雨有什么征兆或预示吗?为什么今年北方的雨水这么多?

“热在中伏”和“入伏有雨多种田”,是民间关于入伏的两种说法。

“热在中伏”是指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往往出现在中伏,而“入伏有雨多种田”则意味着入伏期间如果下雨的话,对农田的灌溉是非常有利的。

从气象学角度来看,“三伏天”出现在每年的小暑与处暑之间,是全年气温最高、最潮湿闷热的日子。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

入伏时间由夏至日决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第四个庚日起到第五个庚日前一天为止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

“入伏下雨有什么征兆”的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不过,入伏后,副热带高压北抬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此时南方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相遇,容易形成降雨。

入伏下雨好不好,要看下得是不是时候、是不是适量以及是否带来灾害性影响。

入伏下雨,如果是在农作物关键需水期,比如玉米拔节抽雄期、水稻孕穗抽穗期等,而且下的不是暴雨,那么就是好雨,利于农作物生长;如果下的是暴雨,甚至伴有大风冰雹等恶劣天气,就会造成农业灾害。

对于城市来说,入伏下雨也要看时机和程度。

如果下得不是时候,比如下班高峰期,或者下得过大过急,就会给交通出行带来不便,甚至造成城市内涝等不利影响。

入伏下雨好不好,还与人们的主观感受有关。

对于久旱不雨、盼雨心切的人来说,下雨是好事,可以缓解旱情、降温消暑;对于不喜欢雨天的人来说,下雨就是不好的事,会让人心情郁闷,影响户外活动。

入伏下雨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去应对。

面对入伏后的多雨天气,各地应做好防汛减灾工作,及时排查风险隐患,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公众也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合理安排出行计划,注意防范雷暴大风、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