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系【医学人物周刊】原创,如需转载请添加文末微信。

全文4825字,阅读时长约13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5月16日,正在查房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教授,突然接到恩施当地医院打来的求助电话,有位突发意外流产的孕妇,因宫内组织没有处理干净,导致脓毒性休克合并多器官衰竭,生命垂危,需要赶紧抢救。恩施与武汉相隔五六百公里,好在当时彭志勇团队恰好有几位医生在距离那不远的地方,于是急忙赶赴过去。

专家组到了后奋力抢救,终于将该患者救了回来,但仍需转运至武汉继续救治。而此时患者的身体状况还很不稳定,加之路途遥远,随时有生命危险。专家组制定了详细的转运方案,在给患者上了ECMO后,由团队全程护送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以下简称“中南医院”)。患者通过中南医院重症专科联盟“绿色通道”被送至ICU病房,在重症医学、妇产科等多学科专家的联合救治下,在其宫内100多克的残留组织被清除后,患者终于转危为安。后经半个月左右的持续治疗后顺利出院。

这是今年彭志勇团队救治的一个典型病例,而这些年,彭志勇已记不清多少次将重病人从“死神”手中抢回,每次看到患者转危为安,便是他最幸福的时刻。

作者 | 人物君

重症医学执念

江西新余长大的彭志勇,小时候因为家庭的影响,一直对医生有着特别的景仰与向往。1981年,彭志勇在自己的高考志愿栏上填写的全部是医学院校,最终如愿被江西医学院(现南昌大学医学部)录取。进入大学后的彭志勇没有因医学生繁重的课业压力而累倒,而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对医学的兴趣与日俱增,似乎他就是天生学医的料。

彭志勇不仅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抱怨学医辛苦,反而还愿意去挑战其中辛劳系数最高的重症医学。而在他读大学期间,国内医学院校还没有开设重症医学这个专业,彭志勇也是从图书馆的一些书籍文献中了解到有这么个学科的,当时的他就被这门新兴学科所吸引。加之那时刚刚改革开放,很多从国外学习归来的老师会给学生们讲一些新奇的、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其中就包括呼吸机、ICU病房等,这更让当时的彭志勇对于重症医学心生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彭志勇

而之后另一件对他触动很大的事情,更是坚定了彭志勇从事重症医学的决心。当时,彭志勇老家一位年仅20多岁的堂叔,在夏天干重体力活的时候,突发肠梗阻,在送至当地医院时因出现脓毒性休克,医院对此无能为力,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这件事对彭志勇的触动很大。

“当时有医生跟我讲,如果有ICU就好了,可能病人就能救回来。”

从那刻起,彭志勇就确定自己未来的方向就是重症医学,他要为中国广大的危重症患者带去希望。

可是,直至彭志勇本科毕业,大多数医学院校还是没有开设重症医学专业,但他对于重症医学的执念却没有因此改变。既然前路还多是荒芜,那自己就循着一个方向,自己慢慢踏出一条路来,努力去找寻。

彭志勇后来了解到,在当时的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重症医学是包含在麻醉学科之中的,于是彭志勇报考了同济医科大学麻醉医学专业的研究生。

在麻醉科工作多年后,国内开始有了真正的重症医学科。那时候国内几乎所有的教学医院都要求设置ICU,但很多其他非教学医院就不一定有了。

而在刚开始从事重症医学的时候,ICU病房的抢救与生命支持设备完全无法与现在相比,在缺设备、缺人才的情况下,彭志勇他们只能靠着一颗希望患者能好起来的真心,精心守护在患者身旁。那时候每次抢救时,彭志勇感觉自己的神经都绷紧到极点,直至患者被救回来才能长舒一口气。那时候你可能已经累的不行了,但将患者从生死边缘拉回的那种成就感、内心的激动又让你困意全无。

“这就是我的初心,病人好了,我也好了。”

但那时候条件不好,也没什么像样的设备。面对重症患者,最后无能为力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面对未能抢救回来的患者的那种痛心、焦虑,甚至有段时间让彭志勇都得了抑郁症。

“那种病人没能抢救过来的伤感与无力,家属哭,我也跟着他们一起哭。”

为了更好地学习重症医学,此后彭志勇又赴香港中文大学继续深造,并于2004年获危重病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彭志勇很快又去了美国学习,来到全球重症医学发源地之一——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危重症医学系,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知名重症医学专家都曾在那里学习。彭志勇先后通过了美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完成了博士后科研训练以及专科医师临床培训,并在大学获得了教职。

大考下的提升

在国外的日子,彭志勇仍然心系祖国,每年都会回国参加学术交流。

“那些年,我换过一些地方,但初心一直在重症医学。我所有的学习深造,都始终聚焦于重症医学,没有偏离半步,包括从事的科研项目也都是这个方向的。”

在美国学习工作了近十年的彭志勇,在2015年收到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盛情邀请,希望他能回国加入他们团队,主持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工作。于是,彭志勇把他想回国发展的想法跟他在美国的大学系主任说了,当时大家都很惊讶,觉得彭志勇在美国都已经奋斗了那么多年,取得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成果,为什么却在这时候选择离开?

对此,彭志勇的回答是,“回去后,如果能推动中国的重症医学进步一点,带动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科人才成长起来,可能要比我在美国的作用大上许多。”

于是,带着强烈地想推动国内重症医学的使命感,彭志勇毅然决定回到祖国,加入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团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彭志勇团队

回国后不久,恰遇2016年禽流感疫情,彭志勇主动请缨,在前线负责重症患者的救助工作。

这已不是彭志勇第一次冲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了,更早时候的SARS疫情,那时候的彭志勇正在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ICU工作,当时香港的疫情形势很严峻,彭志勇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朋友因感染了SARS病毒离世。他明白这一病毒的危险性,但出于医生的本能,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冲在了抗击疫情的一线,参与会诊、抢救,帮助了一个又一个重症患者。

每一次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于我国的重症救治水平都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同时学科能力也在这样的磨炼中得到显著提升。而挑战最大的一次,还是新冠疫情。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武汉作为风暴中心,当时由于对病情的认识尚不清楚,患者接二连三的感染、死亡,恐慌情绪在整个武汉蔓延。但出于医生救死扶伤本能,彭志勇还是选择冲在了第一线。彭志勇坦言,这是他这么些年来,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救治压力最大的一次。但之前SARS疫情时的救治经验告诉他,只要严格按照科学流程来做,应该问题不大。所以,从一开始,彭志勇就采取后期大家广泛采用的新冠治疗管理模式,包括病房改造、严格隔离等措施,在有效救治患者的同时,最大程度保证医务人员不被感染。

彭志勇团队收治的第一位新冠患者是因为当时金银潭医院的ICU病房已经满了,该患者在送来时已辗转多处,这对于他们的团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出于一名医生最基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彭志勇决定必须给他收治下来。因为如果让他回去,就几乎相当于宣判其死亡,还会有传染给社会上其他人的风险。作为多次与传染病疫情遭遇以及长期从事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彭志勇,这样的救治是他的责无旁贷,最后该患者在彭志勇团队的努力下成功获救。

之后,彭志勇带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团队建立了湖北省首批新冠肺炎重症隔离病区,同时在武汉市第七医院、雷神山医院,搭建了三个ICU隔离病区,共收治超180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是湖北省单一团队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最多的。在彭志勇团队的努力下,八成左右的危重症患者转危为安,同时因为严格执行防感染措施,其团队医务人员未有一人发生感染。

作为最早投入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的团队之一,彭志勇领导的中南医院重症医学团队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积极参与救治患者并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其撰写的论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JAMA上,刷新了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发表文章的记录。

在彭志勇的带领下,近些年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长期位居全国领军位置。

人才短板困境

近些年来, 国内重症医学的发展变化巨大,与早年间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无论是治疗设备还是理念,如今都已跟国际接轨。

而在彭志勇看来,而今重症医学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人才短缺,一如当初最早一批重症医学医生纷纷转行一样。重症医学作为又累又辛苦、风险系数还高的专业,长期以来普遍存在吸引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的问题,人才问题成为制约学科发展的关键短板。

彭志勇亲眼目睹了,当时和他一起最早加入重症医学专业的医生们,曾经各个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但无奈理想被现实击垮,很多人纷纷转行,留下彭志勇这样的少数理想主义者还在坚守。

“因为确实很辛苦,你默默无闻做了很多事,却不一定看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重症监护室

加之ICU又是医疗纠纷的重灾区,很多医生在身心俱疲下,无奈选择离开。而今,虽然国内重症医学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人才困境却似乎一直未破。

“很多人觉得性价比太低,不愿意来,即使来了很多人又想走。”

在ICU病房,有非常多的知识和操作技能需要去熟练掌握,同时重症患者普遍存在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ICU值班医生具有非常敏锐的判断力,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准确判断。因为这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多耽误一分钟,患者的生命就多一重危险,这些都需要重症医学科医生具备很强的整体素质。

彭志勇表示,重症医学人才的培养周期很长,光是要培养一名具备独立值班能力的重症医学科医生,就至少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重症医学工作者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同时,重症医学还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技术上的日新月异,一旦你一两年不从事这项工作,很快就生疏了。

所以,对于如今那些想进入他们重症医学科的年轻人,彭志勇首先会让他们跟着团队一起去上几天夜班,能熬的下去的,再考虑安排面试。避免有些年轻人来之前信心满满,却又很快被现实劝退。培养一个优秀的重症医学医生所付出的巨额成本,如果后期他又转行离开了,这样的损失是断难接受的。

重症医学人才短缺的问题在基层则更为严重,而基层恰恰又是最需要提升重症急救能力的。因为不像别的疾病可以择期就诊或手术,重症患者受不了长途转运,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因此基层自身重症救治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关键。

为了改变这一境况,彭志勇联合一众专家于2018年发起成立了重症医学科重症专科联盟,其宗旨是让所有的基层百姓在遇上重症病情时,都能在当地有可靠的救治保障,而不至于因未能及时救治而丧失生命。这些年来,重症专科联盟派出了很多医生去县市级医院做学术顾问,与当地医院的医生一起分享学术前沿的知识与技术。当地医生的水平提升了,才能真正更好地解决了患者的问题。

当然,人才培养了,更关键的是还要能留得下。彭志勇也见过,有些县城的医生在他们的帮扶下,技术提升了,然后却又被别的地方挖走了,这是很可惜的。

在彭志勇看来,要想真正建立长久稳固的重症医学人才队伍,关键是要给予他们良好的薪酬待遇和晋升空间。今年4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制定出台的《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中,便是特别强调了要合理调整重症医学医疗服务价格,保障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增强学科吸引力。

彭志勇希望这样的政策能更好地落地,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重症医学队伍,从而真正推动重症医学的高质量发展。

而重症医学科的发展,带给医院的是多重获益的整体提升。有了强大的重症医学科作为救治平台,就能显著减少重症患者的流失或死亡,一方面使得当地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同时减少了患者以及医保资金的外流,这对于患者、医院以及当地政府都是多赢的局面。

// 彭志勇:重症医学对于生命守护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彭志勇:自己最欣喜的时光,是每次把病人救回那一刻

“对于重症医学的投入,可能是投入一分钱会产生一块钱的效益。这其中不光是经济效益,更多的是社会效益。”

重症救治带来的口碑传播,在县城的熟人圈社会里,很快能建立起民众对于整个县医院的信任度,百姓就更愿意来这里就诊,由此带来了更多学科的获益。

重症医学是保障我们每一位重症患者生命安全的平台。生命是无价的,ICU的医生们站在生命的最后一道岗,每次都是从“死神”手上抢下病人,将他们重新拉回生活的多彩。

责编 | 赵 彤
摄影 | 丁 一
校对 | 刘 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