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对比赛第二,友谊第一这个说法的认识尚浅时,对于那些看似无所谓输赢的比赛,我总是会抱着一种宽慰的情绪去了解和参与。
直到后来我发现,比赛第二友谊第一这个说法,实际上并不是在淡化比赛这个问题的“含金量”,而是如果把友谊放在了比赛的前面,
那么友谊的“含金量”本身就是一种另类的竞争:
所谓友谊是什么呢?
是某种资源的阴阳交互,
还是某种观念的肆意妄为。
以前公司聚餐,有几个人陪老板打牌,老板总是赢,其他人总是输。
我对打牌这件事了解不深,但就牌局上几人的反馈来看,
有时候老板赢得很糊涂,不知不觉之中,就赢了。
糊涂的赢也是赢,老板嘻嘻哈哈,大家也就跟着嘻嘻哈哈,
若是以前,我会觉得这种输赢必须明确,
但是后来,我才明白原来嘻嘻哈哈才是重点。
牌局里定输赢,各有代价,有得有失,
但问题就在于,这样的牌局,玩的不是局内的牌,
玩的是局外的人情世故。
既然玩的是局外的博弈,那博弈的筹码,往往就是局里看似风云变幻的小小把戏。
不管这里面的风云如何变换万千,只要老板高兴,赢了个嘻嘻哈哈的“美誉”,
那大家都能嘻嘻哈哈的打下去,嘻嘻哈哈的生存下去。
反之,如果老板输的很难看,不开心,那么即便有些人牌上赢了,
那输的地方,往往就在别处,
就在非常重要的别处了。
别处更重要,那么此处的输赢就不重要了,如同人生一样,重点问题把握住了,其他的边边角角,都要服务于重点问题的把控。
所以,老板赢的糊涂,但是他赢的舒服,他通过赢,满足的不是牌面上的快感,而是他知道谁在服务他的赢,看到局外的满意,所以舒服也往往是因为局外之事的反馈。
同样,其他人输的明白,而是明白为什么要输,输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是什么,
此刻的输赢不是目标,如何输的让老板舒服,才是目标。
荒唐,但是真实的现象,
似乎解释了很多问题的来龙去脉。
糊糊涂涂的赢,有一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境。
但若是以醉翁为名,酒是成就醉翁之名的实质性条件。
人们之所以给老板打工,究其底层逻辑,首先是因为老板能发工资,公司能为员工提供以薪酬为基本的保障。
所以,醉翁之意虽不在酒,
但却无酒不行。
有了这东西,醉翁才能真的醉,而不是装醉,若是在关键问题上没有实质性的东西支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佳句,
就成了“没资格醉,就没资格去看那山山水水”的讽刺了。
当然,事实的美妙之处,远不止如此。
若是说起明明白白的输,输毕竟是事实。
输这个事实,看似不代表牌局里的实力,但实际上本身也确实跟实力挂钩。
输的再明白,那也是输,输的目标再明确,
输这个概念,就像是烙在额头上的印记,
不抬头的,都是输,
而如果抬起头,那脑袋上锃光瓦亮的红字,
把所有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个通通透透,
彻彻底底。
所以,输赢之间,看似总是夹杂着那些许人情世故,俗世我说的小道道,小理理,
实际上,输赢无需装腔作势,立着的就是赢,输家如何,
那些人照照镜子,自然能窥之全貌。
无可否认的是,这也许正是这个世界在某些关联问题上的运行逻辑,
不管如何,这些存在的事实似乎告诉人们这是不可撼动的潜规则,
而真正的问题也许并不在于规则本身,
因为那些糊糊涂涂的,明明白白的东西,
是否真的能让已经刹不住车的矛盾,彻底停下来呢?
还是说,
正是因为这样的糊涂,这样的明白,
才是真正导致失控的始作俑者?
也许事实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有些人看的明白,
也有些人,继续享受着他们装糊涂的乐趣。
也会承担这些乐趣,
所导致的沉痛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