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在我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它不但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指示作用,还是人们预知阴晴雨雪及冷暖的指南针,对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有巨大的影响,在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今天是7月18日,农历的六月十三,是入伏的第四天,意味着我们已经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三伏天虽然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它却和二十四节气一样,是我国传统的岁时节令里面很重要的一个阶段。
进入三伏,也就说明一年最闷热、潮湿难耐的时段已经到了,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在《中伏日永叔遗冰》曾这样描述过三伏:“日色若炎火,正当三伏时”,意思就是说在三伏天时候,天气像燃烧的大火一样的炎热,我国民间还有“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的描述,都在说明三伏天的酷热程度。
三伏天的时候,因为天气炎热,就会导致人们会出现食欲不振、全身倦怠无力、精神不振、失眠多梦等症状,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称的“苦夏”,但古时人们认识有限,便认为这种导致身体不适的酷热是因为鬼怪作祟,所以每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就会举行“伏祭”。
因为三伏天的特殊性,以及对农业生产和人们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的影响,所以人们对三伏天的起始和特征一直就非常关注,而我们这里有经验的老人说:“处暑不出伏,必定是灾年”,今年啥时出伏呢?又有啥预兆?
一、处暑不出伏
处暑和出伏,两者都代表着炎热天气的结束。其中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说文解字》说:“处,止也。“暑”指暑热,炎热。“处暑”表示的就是炎热的暑天结束了。“出伏”代表的则是天气凉爽的开始。
俗话说“夏至三庚数头伏,秋后一庚数末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从夏至日当天开始算,第三个庚日时就是头伏的开始时间,从立秋节气这天开始算,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起始时间。
一般三伏天的天数为三十天,也就是一庚一伏,但是因为末伏是在立秋之后的庚日,所以就存在一些年头的三伏天是加长版本的四十天,就像今年一样。今年夏至是6月21日,而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7月15日,因此头伏时间就为7月15到7月24日,立秋是8月7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8月14日,所以末伏的时间就是8月14日到8月23日,而头伏和末伏中间的二十天,也就是 7月24日到8月13日,则属于中伏,
今年的出伏时间在8月23日,而处暑节气的交节时间为8月22日,出伏时间是在处暑节气之后,也就是俗语所说的“处暑不出伏”。
二、必定是灾年
“处暑不出伏”,说明处暑时节已经到来了,而炎热的三伏天还没有结束,意味着处暑过后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多雨。我们民间就有“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的说法。
“必定是灾年”,说明处暑时节高温多雨,会影响粮食的收成,意味着之后就很容易出现灾情。
我们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管子》中说:“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这个时候是北方的玉米、高粱、谷子成熟收获的季节,而南方则是收割水稻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还是高温多雨的天气,那么就会滋生病虫害,而且还会导致谷物倒伏,不容易收割不说,还会容易烂在地里,而且就会抢收回来,也没办法进行有效的晾晒。这样就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和质量,老话就说“处暑若还天下雨,纵然结子难保米”。
除此,我们民间还有“立秋下雨,遍地是黄金;处暑下雨,万人愁”的说法,因为立秋时节是玉米、水稻等正处于“灌浆乳熟期”,这个时候充足的雨水滋润灌溉,会使农作物的籽粒更加的饱满,但是处暑时节则是谷物的收获时节,如果雨水过多,就会导致农作物“贪青晚熟”,不但谷物的成熟度会受影响,而且还会不宜收割和晾晒。
好的年景都是应时而生,也就是,春季要暖、夏季要热、秋季要凉、冬季要冷,一旦某个季节出现了异常,不但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与收成。
已开通过全网维权,切勿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