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就是大院多啊!最出名的就是以“晋商”闻名天下的乔家大院,此外还有以“古建”为特色的王家大院、以“园林”为特色的常家庄园、以“寿”为特色的曹家大院等等,而唯独运城万荣的这个李家大院却独辟蹊径,以“善”为特色,而且其主人李子用曾留学英国,所以其有院落为“哥特式”建筑,是南北融汇、中西合璧、三晋无匹的晋商大院。
从解(念hai,音同亥)州关帝庙出来,我的山西文化之旅的下一站就是这个山西大院中很冷门的一个,李家大院。虽说名气远不如乔家大院,但它可是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的山西民居。
整个李家大院处处都体现出“善”,门口巨大的两个“善”字,门联和牌匾都带有“善”字。据说,李家发迹后,投入大量资金做慈善,比如清光绪三年,“天大旱,人相食,种几绝,斗粟白金四两”。李家出资在万泉一带放赈舍饭,救活百姓无数。整个李家家族史,这样的慈善一直没有断过,也算当得起“慈”这个字。
李家大院里居然还有崇宁殿,就是跟解州关帝庙里那个崇宁殿一样的供奉关公的大殿,而这个家族大院里的崇宁殿,居然还有着高5.58米,重3.99吨的全国最大室内关帝纯铜像。
古朴的大戏台前,谁给画了一个立体画?我走到这里吓一跳,差点以为踩空了,仔细一看,居然是个立体画,这也太逼真了吧?
穿过善行善举馆,迎面就是赫赫有名的十二面影壁墙,李家大院以其精湛的建筑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著称,这个影壁墙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有12个面,砖雕考究,展示了三星高照、五龙戏珠等图案,简直就是一座艺术品!
近距离欣赏一下这个砖雕,现在用电钻很容易实现,但在没有电动工具的古代,是怎么做到这样的透雕工艺的?
功德堂,两边的对联:“守东平王格言不外为善二字,遵司马公遗训只在积德一端”。详细的典故不解释了啊!就说这副对联的核心思想,就是:什么最快乐?行善最快乐。看来我的不快乐是因为不行善,不行善是因为我没钱,所以总结就是:我没钱所以不快乐。
几百年来,李家因行善而获得的各种赞誉。叹为观止。有钱后不是收割底层人民,而是帮助底层人民,这才是真正的大仁大义。
功德堂边上就是李家大院里最精华的所在,也是山西大院里最具有特色的地方,中西合璧的一经楼。因为李家大院的主人李子用曾留学英国,而且娶了英国女子麦克蒂伦为妻,为照顾到妻子的生活习惯,所以这座一字排开的楼房就建成了带有鲜明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中西合璧的样式。
看,一经楼的窗户是尖形和拱形的,是典型的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与挂着的中国传统对联形成了奇妙的文化交融,从而形成了与中国北方传统厚重阴暗四合院迥然不同的风格。
知道这个是啥么?我没找到介绍,我猜是当年用来插火把照明用的。有人说是栓马的,我看不像。我在不少古城里都见过栓马的,都是很大的环,这个太小,栓马不方便,而且下面有个小钩子,所以我猜是插火把的,那个小钩子正好可以勾住火把底部。不知道我猜得对不对。
来,看看一经楼内部,当年李子用和麦克蒂伦的卧室,简直就是集中西之大成。墙上挂的是中式书法,书法下却是欧式沙发茶几,两旁的花瓶却又是典型的中式装饰。可别说,这中西融合的,倒是非常和谐,一点都没觉得突兀。
一经楼前的院子,我站着的地方,下面就是窑洞。看到地上那个盖板么?盖住的那个洞口,直接通到下面的粮仓,特殊情况下,可以从这个洞口从粮仓直接吊运粮食。再看楼前那个小小的院子,西方雕塑喷泉,中式门楼,单看哪一个都没问题,但这两者合在一起,感觉说不出的奇怪,但又说不出的和谐……
行了,下楼去窑洞吧,这楼梯也太窄了,也就跟我肩膀差不多宽,我一个人下去还没问题,但两个人一上一下的交错就有问题了,这真要出事,绝对“堵人”,不知道设计者是怎么想的。
一经楼下四个窑洞,还各自有说法,分别是一心、二难、三思、四知。一心就是“一心一意”的意思,夫妻一心一意,生意伙伴一心一意;二难,其实就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难处;三思就好理解了,三思而行么;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是警醒自己要廉洁自持的意思。
这就是粮仓。看到那从顶上打下来的一束光么?顶上的那个口就是之前我们在一经楼前院子里看到的那个洞口。危机时刻就从这个口子里吊运粮食。
李子用曾用过的办公室套间,外面会客,里面办公。客厅正中挂着的是孙某某写的那句著名的话:天下为公。我感觉有点怪怪的,因为李子用在官场上,只当过村长,挂这四个字是不是有点“大”了?
李家大院的标志物,善影壁。建于清道光年间,共365个善字,寓意为一年365天,天天行善(这得多雄厚的财力)。善影壁集商、周、秦、汉、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时期著名书法家所写的“善”字于一体,字体俊秀,各具特色。正、草.隶、篆,砖雕而成,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善影壁。
来瞧瞧同顺堂的门楼,用“精美绝伦”来形容也不为过。门上刻有“庆有余”三个大字,但我好奇的是,这个“有”字被摸得锃光瓦亮,那么高,是怎么摸到的?同顺堂历史不远,建于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院主人是个传奇女性:王和君,丈夫李大猷去世后,她接替丈夫把生意做得如日中天,在当时那个年代,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张照片,怎么看也没啥吧?但这里面大有乾坤!这堵墙是一米多厚的夹层墙,用来存放贵重物品的,相当于现在的秘密金库!要不是有人告诉你,你怎么看也看不出,设计者巧妙的利用了人的错觉,而且,进入的方式也很特别,需要爬上阁楼从上面下去,不知情的,很难找到入口所在。相比较于晋中富商的“窖藏”,李家的“夹层”方式的确起到了更为隐秘的作用。
二进院,依旧是雕梁画栋,看到么,李家的堂号匾额都是扇形的,全国的几乎都是正方形,唯独李家的是扇形(也许别的地方也有,但我还没发现)。据说,有很多层寓意,代表爱情(伏羲女娲远古传说了),代表文化(古代文人人手一把),代表正义(济公不就是总挥着一把扇子),而且“扇”也谐音“善”(这个是我瞎想的,我南方人,前后鼻音不分)。
信簿堂门口的两块家训,我不打出来了啊!这两句话来自《朱子治家格言》,差异有2处,一是“半丝半缕”,改为“半丝半粒”,个人感觉更好,前者只说了穿,后者包含了吃穿。二是“恒”字少一横,这个是按照《康熙字典》中的写法写的,汉字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不足为奇。
另一个家训,大家自己品味。
私塾院教室。与其他院落明显的区别就是,上面教室,下面是半地下室的储藏室。而且,木雕更为优美,有亭台楼阁,花鸟走兽、闲人雅士,体现了李家人对于教育的重视。
私塾院的月亮门,用的是日式推拉木门,门楼七层镂空砖雕和琉璃艺术精美绝伦,造型生动,雕刻线条流畅,技艺高超。门内侧砖雕联有别于传统砖雕,是由书法家在做好的泥胚上用手指写就,再由工匠烧制而成,国内一绝。反正我没见过别的地方有这么制作的。
李家大院的看家护院楼,这个都好理解,大宅院一般都有自己的武装护卫。但这个碉楼特殊的是,在当年李家设粥厂舍饭时,每到饭点,在这里敲钟为号,村民得钟声前往吃饭。所以,当年的社会情况并没有电视剧里描写的那样极端,穷富并不是区分好人坏人的唯一标准。
这个同德堂大门初看没什么,但它却暗藏玄机,这是一道防盗门。铁制的,暗藏六道防盗机关,进门三道关,先这样,后那样,再这样,才能打开。据说当年日寇对此也束手无策,硬劈也就只留下一个小洞。当然这只是故事,否则一颗手榴弹就解决的事不需要那么麻烦。
来,看看当年的铁匠工艺,反正开启方式特别复杂。放在现在没啥,但在当年纯手工的环境下,堪称铁壁铜墙。
好喜庆啊!这是山西人结婚的场面。
看看,龙凤呈祥,比江南婚礼朴素多了。
布匹柜台,李家就是以土布起家的。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成衣一说,所有的衣服都是找裁缝定做的,民国后才开始从国外传入成衣,直到改革开放后,裁缝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没想到,风水轮流转,现在找裁缝定做成了奢侈品了。一声叹息。
最后来到了李氏宗祠,我不姓李,我姓宋,感觉奇怪的是,我去过那么多宗祠,张王李赵徐陈杨等等,唯独没见过宋氏宗祠。按理说,宋这个姓也是个大姓了,为啥就很少有宗祠?有没有同族的出来说说看。
李氏宗祠始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是李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处理宗族大小事务的地方。院落坐南向北,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前窄后宽,寓聚财敛运之意。整个建筑用材粗壮,气势宏伟,主从有致,高低错落。精雕纸琢不失其雄,刀劈斧砍不失其精。体现了“藏风聚气、接地通天”的古建精髓和晋南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
李氏家训十六条,如果你姓李,仔细看看,对照一下,哇哈哈哈!
最后是李家大院的花园,狮子山、不空洞、景行楼。亭台楼阁非山西建筑所长,比起民居古建来,逊色不少,特别是在我这个江南人的眼里。
攻略
位置:山西省运城万荣县李家大院
门票价格:¥60/人
开放时间:08:30-17:30
大约用时:半天
到达交通:运城中心客运站转大巴直达。李家大院比较偏僻,建议自驾
自驾停车:景区门口就有停车场,停车方便
当地食宿:景区门口有民宿,我是住在万荣大院民宿宾馆
附近景点:后土祠、飞云楼、稷王庙等
一个家族,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实现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三个跨越,这在同一时期并不多见,而李家大院正是这一历史阶段的实物见证,弥足珍贵。特别是去过山西很多大院后,我对山西家族的团结深有感触。虽说其他省份(比如福建、浙江、广东等)也会有很深的宗族观念,但他们更多的是互帮互助(土楼是群居但不共事)。而像山西大院那样整个家族居住在一起还一起经商的,除山西外,还真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