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这是毛主席在《水调歌头·游泳》里对武汉长江大桥的赞颂。

我国自古就是“桥的国度”,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独木桥和梁桥。在随后数千年的历史上,勤劳智慧的中华先祖建造了一座又一座堪称奇迹的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鸦片战争以降,我国的桥梁发展史进展缓慢。在那苦难的半封建半殖民时代,中国的桥梁建设工作几乎被外国垄断了。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咱们的桥梁史掀开了新的篇章。

但在新中国的早期,受制于落后的条件,建桥难度颇大。正因如此,期间涌现出了众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界第一高桥背后,有多少辛酸苦辣?

对时事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C针对中国的“阴间滤镜”早已成为广大网民的笑柄。

BB

这种做法的可恶之处在于,明明是光鲜亮丽的景色,C却非要为其加上一层色调灰暗的滤镜,以此达到抹黑我们的目的。

BB

但即便是不遗余力丑化我国的C,在提到咱们的现代桥梁工程时,也不得不心悦诚服,以至于发出了“这简直不可能”的赞叹。

BB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7年,C发布了一则视频。该视频题为“China's impossible engineering feat”,直译为“中国不可能的工程壮举”。

BB

如果用“震惊体”来改写这个标题,大概应该是:“这不可能!中国工程咋就这么牛?”

在视频里,C记者用不可思议和不无艳羡的口气,描述了咱们国家的一座大桥。

BB

这座大桥横架在云贵高原之上,从桥面到江面的垂直距离超过560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风朗气清之时,红色的桥身宛如一条赤龙,矫健的身姿仿若刺穿晴空。龙头北望,枕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都格镇;龙尾南摆,扫过云南省曲靖市下辖的腊龙村。

若逢雾天,大桥则仿佛周身仙气缭绕,颇有几分“云霞明灭或可睹”的神韵。

它就是北盘江大桥(现称“北盘江第一桥”),是当时、也是截至目前的世界第一高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盘江第一桥开建于2013年,当时我国的现代桥梁工程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即便如此,在这山高路险之处建设这样一座长达1341米的大桥,仍然绝非易事。

举例来说,项目用电就是个大问题。重量超过一吨的变压器,在当地环境下无法使用大型机械运到山上,那要怎么办才好呢?

答案是——用撬棍,慢慢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事求是地说,人未必一定可以胜天。但至少对于北盘江第一桥的施工人员来说,他们确实做到了。

在“天堑变通途”的背后,凝结着无数人的智慧与汗水。

但如果与咱们今天要讲的故事相比,北盘江第一桥幕后的种种辛酸苦辣,似乎就算不得什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军“第三极”:没有路,咱就自己修!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上一声惊雷,东方神龙开始苏醒。

一时之间,举国欢腾。但毕竟经历了“百年沉睡”,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外形势仍很不稳定。

从国内来看,西藏尚未解放,敌特分子还很猖獗。

而在国外,美国蠢蠢欲动,妄图利用朝鲜半岛做跳板,将黑手伸向我国北方。

内忧外患之际,毛主席以其高瞻远瞩的眼光,敏锐而睿智地作出了进军西藏的决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毛主席的指引下,1950年初,十八军挺进西藏。

李白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自古以来,入川难,入藏更难。

众所周知,青藏高原号称世界“第三极”,其生存条件之恶劣,足以与天寒地冻的南极和北极相提并论。

自古行军打仗,粮草先行。后勤有多重要,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要想保证后勤顺畅,那就必须有足够好的道路才行。

但是,进藏没有路。或者更严谨地说,是没有适合军队行进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路,咱就自己修!从女娲补天到愚公移山,从大禹治水到精卫填海,咱们中国人从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

于是,解放军指战员们一边修路,一边进军,一边生产。

高原虽高,也不如我军将士的士气之高;天气虽冷,却冻不住我军将士的报国热情。

就这样,在战士们一次又一次挥舞镐头和铁锹的伟岸身姿里,川藏公路一点点逐步成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0年10月,十八军成功解放昌都。“昌都”是藏语,意思是“水汇合处”。这座城市被誉为“雪域之门”,是西藏的“东大门”。

昌都解放后,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向西推进。短短半年多之后,著名的《十七条协议》于1951年5月23日签署,标志着西藏和平解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纵身一跃,忠魂千古流芳

西藏解放后,川藏公路的修建工作并未就此止步。

1953年,在抗美援朝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修路大军来到了怒江边上。

到过怒江的朋友,应该很容易理解这条江为何以“怒”为名。

这里高崖林立、水流湍急,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苏东坡笔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八军战士们眼中看到的,就是这样一条奔腾着、咆哮着、怒吼着的怒江。大江两岸,则是海拔数千米的高山。

回顾当时的情景,央视新闻作出过这样的描述:

“战士们只能先爬上山顶,把绳子捆到自己身上,吊着下来,悬空着从山顶一层一层打炮眼。”

在如此艰难和危险的施工条件下,牺牲在所难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的战士不慎失足,跌入深不见底的谷底;有的战士被施工过程中山体脱落的石头砸中,当场壮烈殉国。

到怒江大桥竣工时,十八军有一个排几乎全员捐躯,只有排长幸存!

当过兵的朋友应该都会深有同感:战友之间的情谊,完全可以媲美亲情。

一位排长,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30多位战友一个接一个为国赴难,到最后只剩下自己,是什么样的心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过着普通生活的普通人,我们很可能无法真正体会他的感受。但对于他最后的一个选择,则应该都能理解——

他纵身而下,就此长眠于怒江的幽深峡谷之中。

壁立千仞,挡不住浩然正气;江流百里,载得动忠魂一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鸣笛,致敬用生命缔造的传奇!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怒江大桥一度禁止拍照。

不仅如此,桥上还不许临时停车,来往车辆的速度也有严格限制。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基于保护军事机密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年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十八军将士修建的便桥不够牢固耐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2年,原本简陋的怒江大桥得到改建,升级为水泥混凝土拱桥。

到2013年12月,当地武警交通部队用“桥背桥”的方式,在原怒江大桥之上架设了一座钢架桥。

4年后,旧的钢架桥被拆除,一座新的钢架桥在原桥基础上加固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当人们驾车行驶在新的怒江大桥上时,经常还会有一种“奇特”的现象发生。央视曾经对这种现象做过报道:

在大桥两侧护栏上,总是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种饮料、水果、香烟等物品。

更“奇怪”的是,很多车辆在驶经大桥时,还会自发鸣笛。那一声声笛响的和鸣,汇成了一曲别样的“交响乐”。

这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前文所述,在修建怒江大桥的过程中,许多战士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当地至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名战士不幸落入正在浇筑水泥的桥墩里,因没被及时发现而永远被封存其中。

在祖国的东北方向,志愿军将士在朝鲜半岛上书写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用血肉为新生的中国筑起新的长城。

而在祖国的西南方向,从1950年解放军进藏开始,到1954年川藏公路全线通车为止,同样也有无数战士,用宝贵的生命守卫和开拓着祖国的每一寸国土。

亲爱的同志们,如果你们看到这里,相信也会向这些“最可爱的人”致敬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者千古,精神永存

在过去数十年间,西方价值观的入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侵蚀了国人的思想。

其结果是,精致利己主义者大行其道,人们逐渐迷失在了“个人至上”的精神泥潭里。

但在我们中国人传承数千年的文化基因里,从来都延续着“家国天下”和“天下为公”的DNA链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时今日,随着我们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集体主义价值观正在强势回归。

或许正因如此,怒江大桥上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感人场面出现吧。

公者千古,他们的肉身虽然早已化为尘埃,回归自然的怀抱,但精神必将永存,像太阳一样照耀一代又一代华夏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