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连停车事件持续发酵,应该说最后的结局并不算好,网红视频被下架,餐厅评论多了很多一星差评,一对胖瘦组合也被停职,可以说是三输,我也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01 家常便饭

其实类似这样的停车遭遇,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不少商铺都默认自己门口的位置是自己的,一般不让不进来消费的车辆停,很多时候可能还会用几个路障占着车位。

这种情况一般多发生在底商,尤其是步行街停车位不太宽的情况下,一般贴着店面或正对面的几个位子,确实很多时候商家是不让别人停车的,除了餐馆,修车铺更是如此,尤其是老板比较强势的那种。当然有些人停车确实也不自觉,直接堵在店家门口,一停停半天,人家生意不好做,这种情况也有。

不过大连这次停车事件中,餐厅和停车位中间隔着一条马路,且整体实际上位于渔人码头景区内部。景区本身免费,但停车是收费的,所以从游客的角度来说,景区内部只要有空位就能停,都是公共车位,不存在特不特殊的,按理说确实没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从餐厅的角度来说,很多客人都是开车过来就餐的,默认对面一排车位供自己或客人使用,早已习以为常,还增加了拦车绳索,其实这种情况挺常见。开饭店的,尽量确保自己有车停(有运输需求)、就餐的客人有地方停,这种行为或心态也不是不能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说这次碰到一个硬茬,不愿意遵循所谓“惯例”或“常规”做法,其实商铺附近停车位使用权一直是一个模糊地带,理论上在没被售卖或出租的情况下,自然谁都能停。除非商铺事先买下或租下这些车位从而获得真正的使用权,这样别人也没话说。所以硬刚之下,虽然餐厅的需求也能理解,但并不在理。

02 规划不匹配

我认为这就是对于公共资源的一种争夺,对立双方是游客与商铺。站在任何一方其需求其实都能理解,但在车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势必会产生冲突和对立,这在所难免。

说到底还是车位太少,其实这些年国内的机动车数量在急剧提升,截止2024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4.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更是超5亿人。汽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道路也越来越堵,但对应的停车位的增长却相对较慢。

包括现在国家如此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往后机动车保有量势必还要稳步提升,但是光造车,光造路不行啊,相应的停车场、停车楼呢?有没有同步考虑进去?

以渔人码头为例,作为主题海滨景区其并不是市区,虽然通了一条地铁但依然属于郊区,不在地铁沿线的,出行人较多的情况下,开车过来依然是很多人的选择。但是渔人码头又有多少停车位呢?停车位偏少的情况下,可不就容易出现这种争夺资源的情况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区内部采用公共优先原则,这没有什么问题,但郊区以小汽车为主的导向已经是一个大方向,毕竟轨道交通目前各大城市都在收缩,不可能覆盖到所有的郊区,所以大部分的郊区更多元化的交通需求只能依靠每个家庭的小汽车,要不然车卖给谁?所以相应的配套就得跟得上,比如充电桩和停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欧美汽车为导向的郊区

但很多城市对停车设施并不是很重视,认为土地寸土寸金,建停车场太可惜。但停车场又何尝不是一种城市留白,特殊应急时期,比如地震、火灾等,这些宽大平整的停车场都是很好的疏散点、直升飞机的降落点,是城市配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假如大连停车事件中的餐厅周围有这样的停车场配套,我相信就不会有游客与商铺之间的不愉快了,车位资源的相对稀缺或才是这场闹剧真正的底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