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界面新闻报道,车圈的内卷,刮到了网约车市场。最近,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颇为火爆。目前,“萝卜”已经在北京、长沙、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成都、合肥、阳泉、乌镇等地“开跑”,并在北京、武汉、重庆、深圳、上海5个城市开展了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百度公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19日,“萝卜快跑”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订单已超过600万单。
无人驾驶热的话题热议已久,如今终于成为现实。各大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晒出首次打“萝卜快车”的经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从有人驾驶到无人驾驶,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不仅是出行方式的改变,也意味着市场格局的重新洗牌。有人说,没想到干掉滴滴的,居然是百度。
从目前的情况看,断言无人驾驶淘汰传统出租车还为时过早,但从发展趋势看,这一天应该并不遥远。无人驾驶网约车具有价格低、安全性强、体验感好等优点,关键还能24小时不间断服务,这些都会在实际运营中转变为巨大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层面上的不断改进,目前无人驾驶网约车出现的种种槽点,比如停点不准确,比如过于遵守规则导致交通堵塞等等,也会很快得到解决,毕竟不是什么核心技术问题。
问题也随之而来:随着无人驾驶网约车的大面积普及,几千万网约车司机将失去工作,他们该何去何从?事实上,对于萝卜快车的最大争议,并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有关于技术伦理。这几千万网约车司机大多处于社会底层群体,开网约车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工作,也很可能是一家老小的经济支柱。而无人驾驶的出现,对他们造成了最直接的冲击。我们拥抱新技术,是因为技术进步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但如果某一项新技术并没有让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多少,却砸了一个庞大群体的饭碗,堵死了他们的职业通道,我们还欢迎它的到来吗?
推而广之,无人驾驶取代网约车司机,今后我们许多人的工作也会被机器或人工智能取代,这个趋势是不是应该警惕?
坏消息是,无人驾驶的潮流已经不可阻挡,它肯定会取代并淘汰传统出租车。和历史上的每一次工业革命和技术更新一样,新技术的出现都会伴随着阵痛,这无法避免。但好消息是,新旧转换需要过程,至少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目前萝卜快跑在各大城市还属于试点阶段,其安全性并不得到充分检验。而基于安全性的考量,传统出租车依然是多数人的首选。此外,政府层面也会进行政策干预。比如在武汉,有消息说“萝卜快跑”投放了1万辆,但实际上只有400辆。可见全面放开至少在目前并不现实。
既然无法改变,那么对于几千万网约车司机来说,不如好好利用这个窗口期骑驴找马,为今后的职业转型早做准备。有一些技术革新对社会整体而言当然是有益的,但对于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来说,确实有着太多的无奈和悲哀,他们无力改变,只能被动接受,成为技术进步的牺牲品。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无人驾驶和有人驾驶还是并存的。
百度董事长李彦宏表示,萝卜快跑并不是抢普通人的饭碗,相反它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问题是,创造的就业机会在哪?至少目前没有看到。资本所做的任何一次技术更新,本质上都是生意,再漂亮的话术,也掩盖不了对利益的追逐。所以说你给赚到钱,是你的本事,但千万不要又当又立,否则吃相也太难看了。
值得警惕的是,无人驾驶目前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价格,这是典型的资本操作,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占领市场,打压竞争对手,但资本是讲回报的,一旦垄断市场形成一家独大的形势,会不会图穷匕现,反过来疯狂收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