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字|尘谷行知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每一个人都是由“小我”和“大我”所构成,小我预示着“自私自利”,大我则意味着“大公无私”,但是,今天我们不谈这些,只谈“自我”,一个自由的真我。

在物欲横流,处处充满诱惑和陷阱的当今社会中,能时常保持一颗自由之心并非易事。

人生在世,无非就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生命”层的存在问题,一个是“情感”上的维系问题。

生命有了情感的注入,才会显得生机勃勃,否则就是一具空壳;情感有了生命的支撑,才能展现出婀娜多姿的张力,否则就是一股野蛮的洪流。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两件东西就像一条绳子的两个端点,紧紧地把自己束缚在狭小的思维空间里面,无论你怎么拼尽全力,你永远也挣脱不开这条绳索的困囿。

所以,如何协调这两者力量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智者和愚者最本质的区别。

有智慧的人,他们不只是生命境界的通达者,同时也是情感体验的练习者,当你接近智者,将会在无意识间感受得到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一团愉悦、和谐的气场,会让你感觉非常舒服和自在,这就是因为他的生命和情感状态已经处在异于常人的境界了。

一些修道者非常注重“性命双修”,实际上就是在把自己的生命和情感融合为一个整体,当两者合二为一后,一切大功告成,达到了心灵的自由状态。

  • 正如诗人裴朵菲所写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生命对于每个人固然重要,爱情也同样重要,但是,假如一个人仅仅只是停留在追求这两种事物之上,而不试着超脱出来,那么他永远都不会明白自己来到这个世间是为了什么,永远不会看见比当前这个世界更加美妙的新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传世经典《菜根谭》里面有言:
  • 【原文】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天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毛便生缠缚。

以内在自由的真我去运转外部世界,得到了不沾沾自喜,失去了也不怨天尤人,那么在这广阔的天地间,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束缚得住你自己,从而进入到了一种消遥无我的生命状态;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不重视内在的道德品性修养,被外在事物所引诱,迷失于光怪陆离的欲望世界,那么种种怨憎之念便会趁虚而入,最终吞噬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样一来,当面临人生的逆境时,自生烦恼抱怨,而面对人生的顺境时,又心生狂喜,由此而导致生活中所遇到的一点鸡毛蒜皮之事,都可以任意操控你自己的人生。

从“小我”升华到自由的生命境界是很难的,你不只是要放下很多俗世中的牵绊,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得破生活所呈现出来的种种繁杂假象。

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美丽看破了不过是驱壳,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

  • 【原文】古德云:
  •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吾儒云:“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

拿一把扫帚去清扫台阶上的尘土,即使扫把的影子在台阶上不停地晃动,也难以清除干净地上的尘灰。

一轮明月高挂在天空中,即便月光洁白无瑕,如锋利的刀剑般穿射进水池中,也无法激起一丝涟漪。

一个人若能把自己的心地修持到这样的意境,并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那么不管他应对什么事情,处理什么问题,接触什么样的人,他都可以应变无穷,以一种轻松自在的方式掌控事态的发展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这个世界只是我们自己内在的一种投影,你有什么样的思想意念,就会投射出什么样的现实世界。

悲观的人,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总是充满了忧愁、烦闷;心态乐观的人,总能碰见一些不期而遇的美好。

可不是嘛,外面的世界就像那把清理尘土的扫帚的影子,当你一心想要抓住外在某种东西的时候,等于是在紧紧地把世界的影子揣在手掌里面,可惜到头来,除了两鬓增添了许许多多的银丝之外,什么也没有得到。

  • 《经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只要你刻意去解读这个婆娑世界,那么外在一切事物便会像虚幻的梦境,像泡沫的影子一样,根本就没办法抓取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