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大熊猫仅分布在中国的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部分山区。 它们一般在海拔 2000 — 3000 多米的森林里活动,难得一见,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是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
1962年,国务院将大熊猫等19种动物列为“珍贵稀有”保护物种,并决定建立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1963年,中国在四川卧龙、王朗等地建立了第一批大熊猫自然保护区。20世纪70年代,又新建了陕西佛坪,四川唐家河、蜂桶寨等自然保护区。这一举措,主要是保护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它们的家园。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立后,长期靠山吃山的老百姓逐渐感受到了变化。他们再不能进入保护区内砍伐树木燃烧取暖,不能进入保护区采挖药材补贴家用,甚至,野生动物进入农田啃坏庄稼也不能伤害它们。
随着“熊猫热”的兴起,人们急需弄清楚,中国到底有多少只大熊猫?
于是,1973年,为摸清全国大熊猫数量,中国决定组建珍稀动物调查队。1974年,后来被称为“中国大熊猫研究的第一把交椅”的胡锦矗前往卧龙,主持参与全国第一次大熊猫调查。1977年,第一次调查结束,仅2400多只的调查结果令人震惊。
毋庸置疑,大熊猫家族已挣扎在濒临灭绝的边缘。如果不加以更有效的保护,我们将痛失极其珍贵的国宝。这种美丽的生灵,很有可能从地球上永远消失。
于是,扩大保护区面积、建立新的保护区,让大熊猫的家园大部分被保护起来,成为重要手段。但是,仅此还不够,让保护与发展相向而行才是长远之计。在加强教育、颁布法律、将大熊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一系列配套措施出台,矛盾渐趋缓和。
而今,在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带来的优质生态、清洁空气,以及方兴未艾的生态旅游和科普研学,不仅让当地老百姓感受了保护大熊猫带来的良好生态效益,还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收入,尝到了绿色发展带来的甜头。
到2020年底,全国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达到67个,总面积达336万公顷,覆盖了四川、陕西、甘肃3个省共53.8%的大熊猫栖息地,66.8%的野生大熊猫种群得到保护。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遭受了竹子大面积开花枯死,大熊猫失去食物来源,数量急剧下降到第二次调查时的1100多只,但经多年保护,野生大熊猫数量实现了稳中有升。
除建设自然保护区以外,中国也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1998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开始试点,对包括四川、陕西、甘肃在内的西部省区全面实行天然林禁伐,该项措施对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起到了关键性的保护作用。2001年,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促进了四川、陕西、甘肃境内大熊猫栖息地植被和主食竹资源的恢复,扩展了栖息地范围,提升了栖息地景观的连续度和完整性,各栖息地斑块之间的融合和连接程度得到加强,极大地改善了大熊猫栖息地的质量和生存环境。
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共67个,总面积达33562.05平方千米,其中13个省级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全国大熊猫保护区内大熊猫栖息地面积13851.96平方千米,占全国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的53.76%。全国自然保护区中有1246只大熊猫分布,占全国大熊猫总数的66.8%。其中,秦岭山系中部、岷山山系中部和邛崃山山系中北部是大熊猫种群数量最多和增长最显著的区域。由于这些区域是中国最早开展大熊猫就地保护、实施大熊猫保护工程的区域,在这些区域内开展的野外巡护、救护、监测和栖息地恢复工作,对大熊猫的保护发挥了很大作用。保护区的建设基本完善了大熊猫保护网络,确保了中国野生大熊猫基础种群的稳定增长。
2021年10月,总面积2.7万平方千米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进一步增强了大熊猫栖息地的连通性和完整性,为大熊猫生存繁衍提供更好的栖息地生境。1340只野生大熊猫被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范围,占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总数量的71.89%。
为修复大熊猫破碎的家园,提高局域种群的稳定性和遗传多样性,降低破碎化栖息地中物种的灭绝风险,大熊猫国家公园规划建设大熊猫走廊带,即在涉及野生大熊猫局域种群之间联系的关键地带设置走廊带,让相互隔离的小种群从“老死不相往来”变成“自由串门”。公园中的红外相机监测体系与自然保护地网络,为大熊猫走廊带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已完成9条大熊猫走廊带和7处野生动物通道建设,恢复植被128.5平方千米,为大熊猫相互隔离的小种群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开展系列保护措施的同时,好消息接踵而来。2021年10月19日,秦岭国家公园创建获得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正式批复。秦岭是中国野生大熊猫分布的北界,也是中国野生大熊猫种群密度最高的区域。秦岭还生活着罕见的棕色大熊猫。
陕西已将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的所有区域全部纳入秦岭国家公园创建区,以此实现大熊猫栖息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为秦岭大熊猫种群生息繁衍奠定了坚实基础。秦岭国家公园的建立,将从整体上提升秦岭大熊猫及其生境的保护,使得秦岭大熊猫的保护格局得到根本好转。
陕西省也启动了秦岭大熊猫栖息地修复和廊道建设工程。科研人员从分子层面上证实了不同栖息地斑块间大熊猫的确存在遗传分化,说明栖息地破碎化对遗传多样性具有明确影响。据此,陕西省林业局编制了秦岭大熊猫栖息地修复规划和廊道建设规划,以实现恢复栖息地斑块内的生境,连通秦岭地区的大熊猫栖息地斑块,促进不同斑块间大熊猫之间的交流,提高秦岭大熊猫遗传多样性。2023年,在秦岭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已经有多个栖息地修复项目在实施。
大熊猫作为伞护物种,在自然保护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几乎每一处大熊猫栖息地都与中国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分布中心相重合。这意味着,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也是在为同域分布的其他物种提供庇护,既能增加物种多样性,又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系统的完整也有利于大熊猫种群的发展。
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式宣布将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体现了国际上对中国大熊猫保护工作的肯定和认可。但濒危程度降级不等于保护力度降级。从20世纪80年代大熊猫数量的1114只,到2013年的1864只,从建立6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到建立两处国家公园,一个个数字成为中国大熊猫生存及栖息地环境保护“升级”的直接证明。
大熊猫的保护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也是全球濒危物种保护的成功案例,为中国乃至全球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模板和经验。
本文摘编、整合自《森林与人类》杂志2023年第3期“中国大熊猫”专刊和2024年4期“秦岭国家公园”专刊。了解更多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