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在普京的直接命令下,俄乌战争全面打响。时至今日,2年半的时间过去了,两个国家之间的硝烟仍未平息,反而愈演愈烈,在众多自媒体上还有不少战争的惨烈片段流出。
以俄乌两国的综合军事实力对比,俄罗斯毫无意外地占据绝对优势,按理说这场战争早就应该以俄方的全面胜利而告终,然后两国领导人在谈判桌上见面,商讨战后事宜。
那为什么这场看似一边倒的战争会持续如此之久呢,只能说明乌克兰有强大的盟友和外援,为他们持续“造血”。
乌克兰的主要盟友是美国和北约,战场上大量的武器装备和无人机都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免费赞助的,这才没有让乌克兰在正面战场上脆败。
不止如此,为了简化乌克兰获取北约的战略物资,北约还专门设立了一个乌克兰指挥部,一步到位地为乌克兰提供防空火炮、F16战斗机等先进作战装备。
当地时间6月25日,欧盟还专门为乌克兰召开一场部长级会议,手把手教乌克兰如何尽快加入欧盟,以便欧盟诸国师出有名地为其提供更多帮助。
从2022年开始,在泽连斯基的奔走呼吁下,战端一起,乌克兰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一方,俄罗斯反而成了孤家寡人。
不但军事上得不到任何盟友的援助,就连经济都被西方封锁,甚至连体育赛事都没法参加,比如欧洲杯和即将举行的巴黎奥运会,都看不到俄罗斯代表团的身影。
作为领土面积最大、欧洲人口最多、军事实力最强的战斗民族俄罗斯,按理说小弟应该不少,盟友应该很多才对,这怎么关键时刻盟友纷纷离他而去,投奔敌对阵营去了呢?换句话说,为什么俄罗斯的国际声誉不佳,经常遭受国际社会排挤呢?
桀骜不驯的“体育委员”
美国、中国、俄罗斯,是当今国际社会最有话语权的三个国家,但这三个国家的民族性格却截然不同,所以行事风格自然大相径庭。
如果把世界诸国比作一个班级的学生,美国就是那种成绩优异,喜欢拉帮结派,经常给朋友恩惠的富家公子,经常以“班长”自居;
中国是一个勤奋上进、团结同学的“学习委员”,谁学习成绩不好主动提供帮助,希望全班同学共同进步,谁也别落下;
俄罗斯则是一个五大三粗的“体育委员”,仗着自己力大无穷,从不示弱,甚至连富二代公子哥都不放在眼里,老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和苏联开启长达44年的“冷战”模式,这种意识形态的对立根深蒂固,不死不休。
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最大的敌人消失了,但苏联分家后,俄罗斯和乌克兰分别继承了前苏联绝大部分的土地和军事力量,实力依然不容小觑。
美国当时最担心的事,莫过于俄乌两国破镜重圆,复辟苏联,那之前这些年不就白忙活了。于是联合同盟国开始采取各种经济制裁和贸易封锁,不遗余力打压两国的发展。
乌克兰最先撑不住了,因为前苏联留给他们的除了武器弹药库和造船厂就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玩意,而和平年代这两样只能烧钱,无法创造更多价值,没过多久,乌克兰人民连饭都吃不起了。
美国人一看机会来了,立刻打着经济援助的旗号为乌克兰送钱送项目,交换条件就是销毁所有的核弹头。
乌克兰是俄罗斯的亲兄弟,曾一度是俄罗斯最可靠的盟友。2001年,俄乌两国勘定了2063公里的边界线,俄罗斯甚至一度在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上对乌克兰让步,还为其提供物美价廉的天然气资源,为的就是稳定两国的盟友关系。
然而在2021年,普京一举推翻两国此前关于克里米亚分配问题的决议,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独立,并签署与这两个新成立的共和国友好合作协议。
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原先是乌克兰的两个州,但是因为一些历史原因,这两个州的俄罗斯人比乌克兰人多,从政治文化层面是亲俄派,但是俄罗斯如此“背信弃义”又“蛮横无理”地对他人领土指手画脚,乌克兰实在是忍无可忍,这才引发了持续2年多的俄乌大战。
俄罗斯这么做其实也有他的道理,因为乌克兰经历两次“颜色革命”后,俄罗斯已经阻挡不了这位盟友加入欧盟和北约的脚步了,美国的北约东扩计划眼瞅着就要成功。
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那俄罗斯等于被芬兰、瑞典、波兰、拉脱维亚、立陶宛外加一个乌克兰团团包围,国家安全岌岌可危,势必彻底受制于人。
如果说俄罗斯总统普京没有把前面几个国家的威胁放在眼里,那乌克兰的西化则是他完全无法接受的,已经严重触碰俄罗斯的“战略红线”。
普京本着既然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的理念,当然不会手下留情。普京心说:乌克兰你要退团可以,把当年我让给你的地盘还给我再走,如果不还,就灭了你。
俄乌战争说到底是两个主权国家的争端,也是兄弟间的家事,清官难断家务事,其他国家本无权也没有立场过问。
但乌克兰加入北约一直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乐意看到的,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也正是由于美英等国强大的军事援助,才让本来一边倒的战争局势变得扑朔迷离,给全世界笼罩上一层战争阴影。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俄罗斯觉得乌克兰过分,乌克兰也觉得自己委屈。
长期以来,乌克兰的经济完全依靠美国和欧盟输血,大多数的年轻人对美国和欧盟的感情更深,俄罗斯名义上是好兄弟好邻居,可真到了危难关头完全指望不上。
大多数乌克兰人的想法肯定是:俄罗斯你不帮我还不许别人帮我,看不得我过上幸福生活,到底是谁背叛了谁呀。
俄罗斯历史上的背叛“前科”——七年战争和拿破仑战争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也没有永恒的仇恨,只有永恒的利益。
俄罗斯对待盟友的态度一贯如此,古已有之。
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起第一次技术革命,成为最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扩张的脚步从此开始。
1756年到1763年,英国普鲁士同盟和法国、奥地利、俄罗斯同盟国进行了长达七年的战争,史称“七年战争”或“第三次西里西亚战争”。
这场欧洲大战跟中国的五代十国有点类似,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都想通过战争攫取更多的地盘和资源。
从军事力量来看,普鲁士方面有20万大军,英国不出人,只出钱;法国出了21万人,奥地利9万人,俄罗斯一家就出了33万,本方占据绝对人数优势。
为什么在欧洲杯、世界杯的赛场上,英法两国碰面就被冠以“英法大战”,无论是场上还是场下火药味都非常浓厚,七年战争就是最初的梁子。
但是真正打起来可不是谁人多谁就厉害,英国普鲁士虽然人少,但是出钱的大方,出人的卖命,前期军队势如破竹,连续攻下萨克森和波西米亚。
反观法奥俄人数虽多,但是三国配合方面完全没有默契,行军迟缓,正应了“三个和尚没水喝”,前期打的惨不忍睹。
然而进入战争后期,法奥俄的人数优势开始显现,1762年初,普鲁士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只要再打下去,不出一个月三国同盟就要大获全胜。
就在此时,俄罗斯彼得三世大帝继位,直接宣布“打仗太闹挺,我不打了”,在没跟法奥打招呼的情况下,擅自退出三国同盟跟普鲁士议和,并主动归还俄军占领的普鲁士地盘。
普鲁士本来被打的就剩一口气了,愣是在俄罗斯的“背信弃义”下枯木又逢春。
失去了俄罗斯这个生力军,法国奥地利这下也玩不下去了,只能一边骂娘一边不情愿地跟英国、普鲁士签署停战协议。
彼得三世
协议规定,法国奥地利不但要归还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土地,还得倒贴一部分给人家做补偿。
通过如此谜之操作,俄罗斯算是把法国、奥地利等国给彻底得罪了,英国和普鲁士虽然是受益方,但是也打心底看不起这个临阵倒戈的对手。
经过七年战争之后的法国人心里憋屈啊,总想着有机会还得找英国报仇,于是诞生了一个拿破仑,从1803年-1815年开启了席卷欧洲的拿破仑战争。
1807年,拿破仑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涅曼河的一个木筏上举行私人会晤,两人青梅煮酒论天下大势。
拿破仑说英国是欧洲一切麻烦的始作俑者,只有让英国跌落神坛,欧洲才能太平。
沙皇被拿破仑的人格魅力深深打动,拍着胸脯保证要跟着他一起干,两人当即签署了《提尔西特条约》,俄罗斯得到了普鲁士的许多土地,双方从此结成亲密无间的“反英联盟”。
然而法俄的蜜月期仅仅维持了5年,1812年,俄罗斯跟法国彻底闹掰,跟英国签署停战协议,结成同盟反过来对付拿破仑。
拿破仑是个性情中人,看到俄罗斯这种背信弃义的主儿火不打一处来,调拨60万大军直逼莫斯科,只可惜最终不敌本土作战的俄罗斯,38万军士惨死他乡,法国从此一蹶不振。
俄罗斯在这两次战争的中临阵倒戈,简直让法国人恨之入骨,英国人笑掉大牙,你说俄罗斯在欧洲区的人缘能好的了吗?
俄罗斯的外交底层逻辑——决不允许一家独大
俄罗斯错了吗?话也不能说的这么绝对,所谓兵不厌诈,只要能够符合本国利益的决策就是对的。
其实俄罗斯的行事风格跟三国时期的吴国很像,属于各方势力的平衡官。
曹操灭袁绍、袁术平定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挥师南下平叛,荆州不战而降,正是最强大的时候,孙权却选择和只有两万人马的刘备联合,谱写了赤壁之战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
当刘备占据了荆州、益州,诸葛亮准备北伐消灭曹魏的时候,吴国又单方面撕毁吴蜀两国的互不侵犯条约,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从背后狠狠地捅了刘备一刀。
刘备就如拿破仑一样,恨透了背信弃义的孙权,于是调集全国兵力讨伐吴国,最后被陆逊火烧连营,70万大军死走逃亡,他自己也病死白帝城,蜀国从此一蹶不振。
三国之中,唯有吴国的存在感最弱,但却是活的最久的那一个,你说吴国这个“小人”真的错了吗?
谁强我就帮着弱者打谁,但决不能允许弱者变强,不然我就加入另一方打你,让其他人的实力都在它可以掌控的范围内,自然可以利于不败之地,这就是俄罗斯的处事原则,也是对外政策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