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腊梅(重庆)

最早听到这个地名,是在初中历史课上。三十多年前,我满头银发的历史老师向我们娓娓道来,在五千多年前的巴蜀大地上,有一个叫鱼凫的人,画地为王,建立了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古蜀国。蜀山氏男耕女织、养蚕缫丝,捕鱼为业,在这广袤沃野中繁衍生息,历经千年战争与朝代更迭,创造了悠远而绚丽的古蜀文明。脚踏之下厚土,承载着历代先民们的智慧和汗水,折射出悠悠巴蜀的璀璨之光。触摸两千多年前的文明遗迹,思绪逆光而行。

1929年的春天,太阳如往明媚,鸟鸣初唱,万物复苏,一个叫做真武村燕家院子的地方,一位农民像往常一样掘地耕种,随着一记闷而钝的声响,锄头被硬物轻轻弹开,一件玉石残片跳了出来,从此掀开了三星堆远古文明的一角神秘面纱。无数考古学者汇集于此,日以继夜、风雨如常,经过前后近百年的发掘整理,大量古蜀文物重见天日,一个远古而神奇的文明古国昭然于世。

三星堆博物馆气势恢宏,布置匠心,处处体现出古蜀文化特征和古人的生活印记,表达了三星堆文化苍古雄浑、博大精深的历史意蕴。展厅内幽光黯淡,古蜀文明与现代文明在这里碰撞出绚丽的火花:高大的青铜立人像,凸眼,直鼻,方颐,阔耳,头上戴冠,身躯细长。三米余高的青铜神树,共分三层,每层三枝,共九枝,每枝上有一仰一垂两条果枝,并各立有一鸟,树侧有铜龙,好似沿着树身向下俯冲。导游告诉我们,这棵神树前后一共修复了十年。我被深深震惊了,考古学者们要在掩埋千年的泥尘中拼凑出如此巨作,是怎样的执著与信念哪。还有纵目千里的面具,展翅飞翔的群鸟,跃地腾空的龙蛇,仰天高吭的雄鸡,布满纹饰的金杖,戴金面罩的青铜人头像,以及青铜太阳轮、青铜曽面、陶三足炊器、陶盉……无不灌注了古人智慧和审美,表现出他们海阔天空的浪漫玄想以及对神的礼敬,寄托着他们追逐梦想,创造文明的强大精神信仰,以及开疆拓土、征服自然的执念信念,恍若一部雄浑壮阔的生命赞歌,向世人展现着古蜀人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精髓。

千年巴蜀风雨,成就灿烂历史文明,我们无法复原古蜀人真实的生活场景,无法感知他们的心路发展历程,无法透视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的起和灭、兴和亡,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我们眼前呈现的这些远古零星的生活痕迹,只是古蜀人社会生活的冰山一角,漫漫长卷,寻味耐读,心中凛然生敬畏,千古之后,我们又会在历史中留下什么痕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