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御苑

源溯辽金

兴于元

而成就于明清两代

是中国古典园林中

建园最早、历史沿革清晰

传承有序、保存完整的

皇城御苑

北海建设与京杭大运河

有着怎样的联系

《运河之上》

带您一起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海园林继承了中国

延续了两千多年的

皇家园林营建模式

从辽金开始

人们就在北海一带

“疏通水系,开挖海子”

把大量的木料、石材

从中原运到北京

以供建造都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金代

金世宗完颜雍

在营建北海园林时

自东京汴梁将大量珍贵的

太湖石运送至琼华岛上

堆叠成山

当时,金代规定从事繁重的

运石劳役可顶替赋税

所以这些太湖石

又叫“折粮石”

而琼华岛假山堆叠技艺

参照了艮岳叠山的形象手法

是叠石堆山杰作

元四年(公元1268年)

元朝廷宣布

放弃中都旧城

并于旧城东北郊外

另建新城

弃旧图新的原因

首先是由于

旧城过于残破

整修旧城的工程量

过于庞大

与其修旧,不如立新

其次,是因为

中都旧城的规模

已不能满足新兴的

蒙元帝国作为

世界性大都市的需求

此外,还有一个更实际

也是更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金太宁宫

所在区域充沛的水源

既能为新宫的建设

保证优美的环境

又为新都的漕运

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为了保证皇家

及国家机构的庞大开支

历来的封建王朝

都要在全国各地

征敛农田赋税

并将其中的一部分粮食

通过水路运输

集中到京城

这就是所谓的漕运

金中都的地表供水

主要依靠城西的莲花池

但莲花池水源有限

远不能满足

运河用水的需求

到金代

中都漕运问题

始终未能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早在元中统年间

著名的水利专家

郭守敬

就提出了改造

金代漕运系统的计划

并立即得到了

忽必烈的批准

郭守敬“别引北山白浮泉水

(今昌平境内)

西折而南

经瓮山泊

(今颐和园昆明湖)

自西水门入城

环流于积水潭

复东折而南

出南水门

合入旧运粮河”

计划中的漕河

所经过的积水潭

正在大宁宫附近

与琼华岛水脉相通

至元四年忽必烈

规划新都的时候

以大宁宫附近的湖泊

为中心来规划新都

实际上是将城址

从莲花池水系

迁移到水源更加充沛的

高粱河水系上来了

也难怪已故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

侯仁之先生曾经说

“没有北海,

也就没有现在的北京城”

老舍先生的儿子

著名作家

文学评论家舒乙先生

也曾经提到

“北海就是北京,

它是北京的化身;

北京就是北海,

北海是北京的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元代至元三十年(1293)

郭守敬主持开通

通惠河而实现全线贯通

形成沟通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钱塘江

五大水系

成为连接南北的

交通大动脉

河运畅通

南来船舶

结队停泊在积水潭上

一时百舸争流

商贾云集

盛况空前

从南方来的运粮船

沿大运河北上

首尾相接

经通州径入都城

直泊到琼华岛

北面的积水潭内

积水潭下百舸争流

商贾云集

盛况空前

北海园林的水系

自此正式成为

京杭大运河中的一员

嘉宾

北海公园研究室主任

张冕

回听《运河之上》

请点击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