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7月7日电 7月6日至7日,“物质遗产与历史记忆:三线建设决策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举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讨会现场。实习生陈萱 摄

会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四川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四川省文物局指导,由当代中国研究所《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四川大学博物馆承办。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大学等全国各地30余家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会发言。

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晓虎回顾了川大与三线建设的深厚历史渊源,四川大学在三线建设期间为我国国防和基本建设事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为三线建设注入了“川大强音”。

中国社科院李正华研究员认为,三线建设史研究者理应进一步丰富与深化新中国史与改革开放史研究,将挖掘、提炼、阐述“三线精神”作为研究重点,为保护和利用当代中国工业遗产、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总结中国史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服务。

三线建设研究分会会长武力指出,三线建设形成的珍贵物质遗产和文化内涵,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谱系、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必须抓紧物质遗产保护和三线建设者的口述历史抢救。

四川省文物局局长唐飞表示,四川省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保留了大量的三线建设物质遗产,是中国现代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时代性和不可移植性。推进三线建设历史文物保护展示工程、让三线建设遗产“活起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黄进表示,四川社科界在科研成果创新和科研机构建设等方面,切实推动着四川三线建设研究向纵深发展,充分体现了三线建设研究深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馆长唐熙浩表示,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和四川大学将携手并进,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研讨会围绕“中国工业发展及对世界工业文明的贡献”“三线建设遗产保护利用的几个基本问题”“三线建设与工业迁移”“红色工业遗产与三线工业遗产刍议——兼谈三线企业属性”“从一汽到二汽:战备环境约束下建造模式的转变”五个话题进行了报告。(王凡、实习生陈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