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5日,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科研团队近年来开展了多次南海调查和采样工作,涵盖了近岸浅海以及深海平原、海山、冷泉等多种生境类型,陆续发现、报道了9个贝类物种。

经查阅相关文献书籍,观察比较模式标本,综合运用形态数据、解剖结构、生态习性、分子证据并结合环流模拟、分布信息等,研究人员对9个贝类新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命名,分别为徐氏热液石鳖、素萍新月梭螺、椭满月蛤、海马小云母蛤、三角胖樱蛤、突角胖樱蛤、小胖樱蛤、徐氏樱蛤、细刀蛏,并确定了它们在系统发育上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4个新种发现于南海深海。徐氏热液石鳖采自南海海马冷泉,隶属于多板纲石鳖目锉石鳖科热液石鳖属。该种是热液石鳖属的第三种,也是该属在南海发现的第一个物种;椭满月蛤和海马小云母蛤均为研究人员在南海海马冷泉渗口附近沉积物中获得的双壳纲软体动物,分别隶属于满月蛤科和云母蛤科;素萍新月梭螺采自南海珍贝海山,为腹足纲珊瑚寄生螺科新月梭螺属,该新种为首个以水螅虫为食的梭螺。

与深海相同,南海浅海也表现出极为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研究人员在此共发现5种双壳贝类新种,其中三角胖樱蛤、突角胖樱蛤、小胖樱蛤、徐氏樱蛤发现于南海近岸海域及潮间带滩涂,均属于樱蛤科。有多个标本是在历史标本中发现的,这也说明了对历史标本深入挖掘利用的重要性。另一新种细刀蛏隶属于竹蛏科刀蛏属,该新种由研究人员在南海通过阿氏拖网获得。

软体动物又称贝类,是动物界中的第二大门类,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绝大多数类群生活在海洋中,目前已报道有100000余种。南海临近世界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心“珊瑚大三角”,作为印太交汇区的一个边缘海,是连接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之间海洋生物扩散的关键区域。南海具备独特的海底地貌类型、复杂多变的海流、适宜的海洋生物的环境条件和多样的生境。近岸和岛礁有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生态系统,中央海盆有深海平原、海山、冷泉等多种生境,为软体动物等海洋生物提供了优良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上述新物种的发现,凸显了南海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南海生物的探测研究可丰富对西太平洋及印太交汇区生物多样性及地理分布格局的认知,促进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

  • 信息来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