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的12月,周总理的身体每况愈下,到了12月20日清晨,已经是弥留之际,硬撑着最后的气力给罗青长打了最后一通电话。

时任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罗青长接到电话后,立马赶来见周总理,周总理仍放心不下地反复嘱咐他:

千万不要忘记吴石他们……

1991年,周总理逝世的第十六年,也是吴石将军英勇就义的第四十一年,罗青长终于在北京见到了吴石的两个孩子——吴韶成和吴兰成,并将总理临终前的嘱托告知他们:

“我们始终没有忘记你们的父亲,总理更是如此,他在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件事,共和国能有今天的统一,人民能有今天的安定团结,这是你们父亲用生命完成的使命。”

那么,吴石到底是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0年的6月11日,一则标题为《轰动台湾间谍案四要角同被处死》在香港如同平地惊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则标题下面还有一行字:

“吴石临刑前从容吟诗”

这题目中的谍案四要角之一,指的就是吴石。他当时担任的时国民党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但是却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被处决,与他一同被处决的还有45岁的中共华东局女特派员朱枫、50岁的“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陈宝仓、以及年仅33岁的上校聂曦。

因为吴石本身的军阶极高,而且还是国民党官员,因此这个案子在当年公开后就轰动一时。

从书香门第到报国青年

吴石出生于1894年的福建螺洲,吴家可谓书香门第,世代都是读书人。吴石耳濡目染从小对岳飞这样的英雄充满敬佩之情。

吴石出生的那年,正值甲午战争。彼时的中国被列强瓜分,帝国主义欺凌,腐朽无能的清政府无力保护国土和国民。后来许多爱国志士、有志青年毅然参与进了革命的大潮,如同点点星火汇成燎原之势,吴石便是其中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5岁时,吴石便和好友吴仲禧结伴离开家乡,加入了福建北伐学生军,参加辛亥革命后又进入武昌预备军官学校、保定军官学校学习,后来著名的桂系军阀代表人物白崇禧是他们的同学。

1929年,时年35岁的吴石没有沉溺在地方上被重视的格局,他远渡重洋赶赴日本求学,先后就读于日本炮兵学校、日本陆军大学,学成之后又拒绝了日本方面的挽留,坚定地回到自己的国家,出任南京参谋本部。但他回国后,命运发生了转变。

吴石有个同乡名叫何遂,二人从小结识,还都对中国的古典文学情有独钟,因此结为了几十年的生死之交。后来何遂曾出任西北军孙岳部参谋长,长期在蒋介石政府主持立法工作,在军界广为结交,与中国共产党也交游密切,他的孩子们后来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正是受到这位好友的影响,吴石后来也与我党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尤其是抗战时期,我党的积极与国民党的消极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给吴石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在抗战取得胜利之后,回到南京的吴石出任国防部史政局局长。虽然他仍在国民党内部任职,但此时的吴石已经不再只是一个空有一腔热血的年轻人了,他目睹了抗日期间蒋介石的心思仍然不放在积极抗战上而是放在打压共产党上,几次战役均处于前线的他更对国民党政府后方官员眼里只有利益,漠视前线官兵性命的行为不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结束后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国民政府控制不了局面,而蒋介石也不能任用贤能,一味地信任自己嫡系的刘峙等外强中干之人。作为受过系统培养、高等教育的军事人才,吴石清楚地知道国民党政府高层已经不可救药,多次感慨"国民党不亡是无天理",他将困苦与何遂倾诉时得到了好友的认可,两位挚友之间谈话没有任何遮掩,他们在爱国、抗日、反蒋这样的路线的思想转变上达到了高度一致。吴石直接向何遂提出想通过何遂与中国共产党方面建立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