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叫李耀国,1978年我20岁,是××边防连的一名小战士。自打入伍那天起,我就怀着一颗火热的心投身于保家卫国的伟大事业。虽然家境贫寒,但我对军旅生涯充满无比憧憬和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年春天,连队来了一批新面孔,其中就有徐曼这个女知青。她机智过人,勤恳好学,很快就受到了连长的赏识,被分配到了我所在的班里。第一次和她打了招呼,我就被她那双明亮的眼睛所吸引。徐曼虽然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却没有半点儿资产阶级的傲慢与矫揉,相反,她谦逊有礼,乐于助人。

很快,我们就相识相熟了。每当有空闲时间,徐曼就会拉着我探讨国家大事、分享读书心得。她博览群书,思维缜密,见解独到,我们经常就时事话题畅所欲言,彼此受益匪浅。而我则努力向她讲解军事训练要领,介绍构造。我们师生情谊日渐醇厚,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入伍不久,徐曼就展现了过人的军事天赋。无论是徒手格斗还是射击,她都不输于常年受训的老兵。她身手矫健,从不畏惧艰苦环境,冰天雪地里也从不喊苦喊累。相比之下,我的表现就略显逊色。可每当我对她由衷钦佩时,徐曼总是谦虚地说:"要是没有你一路的帮助和鼓励,我哪里干得了这些?"

转眼间,我们已在这片边疆地区生活了大半年。这里环境艰苦,匪患时有发生。有一次,徐曼和我被派去哨所守夜。谁知匪徒早有预谋,伺机而入,我们陷入了围困之中。刀光剑影间,我们两个并肩作战,你来我往,终于突围成功。回程途中,我们互相搀扶着,鲜血直流,却也莫名的心安理得。彼时,我的内心不知为何波动不已。那一夜之后,我开始注意到徐曼的种种小动作和小习惯,却又强压住自己的思绪不去多想。

就在我们相处融洽,感情日渐靠近的时候,一件事情彻底改变了命运的航向。上级领导来视察工作,对我的训练成绩和军事能力大加赞赏,认为我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连职干部人选。于是,他们把我提了上去,从一名普通士兵,一下子成了排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意料之外的提拔,我内心百感交集。一方面,我为能获此殊荣而无比兴奋,这意味着我辛勤训练和奋斗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而另一方面,我又有些惴惴不安。能否胜任新的工作呢?不知多年战友会怎么看我这个"出人头地"的小伙子。就在我心中反复权衡时,令我始料未及的一幕发生了。

那天,我们正在食堂就餐,连长突然把我叫了出去。我心里纳闷,难道是因为最近的射击成绩不太理想,可等我站定之后,连长反常的神情让我瞬间紧张起来。

"李耀国,看来你当兵这几年是白白浪费了!"连长一开口就把我彻底镇住了,"你这人,只顾着混日子发军饷,却把为人民军队这个最基本的责任抛诸脑后了!你耕的是谁的田?你荒的是谁的地。"

我被斥责的此句狠狠击中了,浑身发麻,一时语塞。连长见我默不作声,更是怒气冲冲:"上面一力荐,说你干起活来格外卖力肯吃苦,可我看你就是把连队的事儿当成了个人的事儿,对得起连里其他战友吗?你该不会以为只要射击好就行了吧?真当这里是私人田地啦?"

连长的话如今听来,着实有些偏激和牵强附会。然而当时的我,心中不禁开始怀疑起自己来。是否真的做得还不够好?毕竟,这几年我确实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个人本领的提升上。我每日操练,练习搏击,为的就是通过各项考核,获得嘉奖和肯定。至于连队这些年的其他工作,我确实参与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好反思反思吧。"连长说罢便揉揉太阳穴离开了,把我一个人扔在了原地。我久久无法从他的斥责中回过神来,脑中一片空白,心底只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失落感。

回到营房,我的同袍战友们看我一脸惆怅,都过来安慰我。我把连长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大伙儿纷纷表示这是武断之言,要为我正名。我微微摇头,默不作声地去了操场。连长冷嘲热讽的话一直在我脑中回荡,困扰着我,我恨不得立即投入训练,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夜深人静时,我甚至几度睡不着,一遍遍审视自己这几年来的所作所为。是啊,是否只注重个人成长,而忽视了对团队和大家的责任?是否真的如连长所说,一味"耕别人的田",荒弃了部队的根基?我越想越困惑,不知所措了。

就在我烦恼时,徐曼找了过来。她神情凝重地说:"看来指导员已经吩咐全连了解你的思想动态了。连长的话听起来太偏激,但是,你确实该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当然愿意为连队多做贡献,只是还缺乏机会和渠道。"我难过地说。

徐曼点点头,眼神坚定有力:"那何不抓住这次提干的机会呢?一旦身居要职,你就有更多施展才干的空间了。放手一搏吧,用行动证明自己,让那些质疑你的人闭嘴。"

我被徐曼的话打动了。是啊,干部就是要带头干事,在岗位上大干实践,而不是永远游离于工作之外。老老实实地做个士兵固然也能尽绵薄之力,但要改变更大环境,还得登高望远。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努力展现出自己无私奉献的一面,以实际行动捍卫军人的荣誉和尊严。

从那以后,我更加刻苦钻研本领,抓住一切机会参与连队里的各项工作。对于一些琐碎的杂务,我主动要求去做,因为我深知这就是"连队的地"。同时,我也密切观察徐曼的一言一行,向她请教许多方法论。徐曼虽然比我小两岁,却已有了一身管理经验和处事智慧。她教导我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体贴入微地关怀每个手下官兵,并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

有了徐曼的指点,我工作起来也变得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我先是从一些简单的任务做起,比如维修营房,巡查卫生,为战士们排解思想困惑。见我干劲十足、不耻下问,大伙儿都很快就接受了我这个年轻的"新晋上司"。案牍劳作中,我会细心聆听每个人的心声,全心全意为他们排忧解难。一次次成功化解矛盾、疏导情绪的经历,让我渐渐增加了自信。

就这样,在大伙儿的支持和帮助下,我成长得非常迅速。时光飞逝,一转眼两年多过去了,战士们看我的目光里已多了几分崇敬和钦佩。在一次集体活动中,大伙儿还以热烈的掌声为我的工作付出叫好。此时此刻,内心的失落感已经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作为军人的无上自豪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