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我来到皇岗边检站成为一名武警边防战士,从此在边检站度过了34载光阴。早年间,我亲聆邓小平南方谈话和见证香港回归,拿着笔和相机记录了感人的时代故事。后来,我又深入一线执勤,见证深圳与香港的繁荣发展,感受两地人民的友好往来。

时光流转,我从部队转业,成为移民管理警察,始终守望着深港两地的交融发展。站在新皇岗口岸建设新的历史起点,深港携手前行,为两地建设发展汇聚新动能,深港未来一定前景无限。

口述时间

2024年2月2日

口述地点

深圳市政协文史馆

本期采写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实习生 丁享奥

黄国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建莆田人,广东省委党校本科毕业,现为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皇岗边检站执勤十六队一级警长。长期在口岸一线工作,先后从事口岸宣传、货检、旅检等岗位工作,多年来见证深圳口岸的发展蝶变。

经过部队的训练培养,我逐渐从武警边防战士成长为现役警官、移民管理警察,目睹了皇岗口岸早期的建设与发展。

年少应征入伍 满腔热血赴深

我来自福建省莆田市,从小在老家读书求学。1990年,我正在读高中,村里有一天宣传征兵,号召年轻人服兵役。我对当兵入伍有很强的愿望和信念,放学回家就跟父母商量。父母建议我继续念书,但我后来还是一个人偷偷跑去了村委会报名。

应征入伍后,我服从组织的调动安排,从莆田老家前往福州,再坐着福州的军列几经辗转,途经江西、最终到达广州。在广州进行分配后,我被接往深圳皇岗口岸的武警边防部队,正式开始了我的军旅生活,并与皇岗口岸结缘,在这里度过了我的青春岁月。

扎根一线

见证早期皇岗口岸发展

1990年12月,我第一次背井离乡来到深圳,在皇岗边防检查站新兵连接受严格训练与培养。

那时候,皇岗口岸处在建设初期,口岸附近一带还很荒凉,遍布泥泞,在大大小小的鱼塘当中,能通行的道路很少,来往车辆更是寥寥无几。

作为深圳经济发展的缩影,皇岗口岸伴随祖国改革开放的春潮,而变得日益忙碌并走向繁荣。我自早年在武警边防部队扎根,到边检职业化改革,有幸成为移民管理警察,与皇岗口岸一起成长,见证这座深港要塞从昔日的一片泥地鱼塘中起步,历经风雨洗礼发展成如今中国规模最大的客货综合性公路口岸、24小时全天候通关的陆路口岸。

从邓小平南方谈话到香港回归,伴随口岸发展和深港两地交融,我见证了许多历史。

拿起笔和相机

记录口岸故事

在皇岗边检站结束了新兵连的生活后,组织认为我有一定的文笔基础,决定让我到站机关政治处从事宣传报道工作。

当时,我一心想着“武警边防战士就是要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战斗、去流血”,全然没有想过放下手中的枪,与文字照片打交道。但是,经过部队领导的开导,我积极调整心态,用心用情为边检站做好宣传报道。

1993年,我一边去媒体实习,一边负责单位的新闻报道,记录和体验警营火热生活及边检官兵守边奋斗的经历。

1994年11月3日,皇岗口岸开辟两条货运通道,试行24小时通关,并设置了空车验放专用通道。为了拍到好照片,我一直守在关口。

当天22时,24小时通关正式试行,不一会儿,就有灯光穿过黑夜,第一辆货车来了,我赶紧按下快门键,“咔嚓咔嚓”拍了好几张,等走近了才发现是广东肇伟运输公司的一辆货柜车。货车司机邝师傅说,过去,出境的货柜车要在口岸外排队停放,至第二日7时才能过关。如今开通24小时通关,虽然自己晚上开车比较辛苦,但过关方便许多,对企业有好处。

第一辆货车开走后,我继续蹲守,第二辆、第三辆、第四辆……在短短半小时内,就有38辆货柜车从皇岗口岸顺利出境。

事实上,除了我,海关、边检、公安交警等单位的工作人员都在现场,倾听司机和口岸工作人员的意见。我在现场抓拍到许多精彩的瞬间,第二天还投稿寄给了媒体。

见证和记录那个具有历史性的一刻,也赋予我的人生新的意义和价值。

记录邓小平南方谈话

的珍贵影像

在接触边检宣传工作的初期,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邓小平同志来到深圳,视察皇岗口岸。1992年伊始,邓小平同志即将来到皇岗口岸的消息让我们边检站全体人员十分激动。当时,领导特意嘱咐我做好摄影和记录,要为皇岗口岸保存一些珍贵的历史画面。

1992年1月19日,我记得大概是上午9时多,下着毛毛细雨,气温比较低,风一阵一阵吹来。邓小平同志从车上走下来,皇岗边检站时任站长熊长根,迎了上去,并向邓小平同志汇报了皇岗口岸的情况:皇岗口岸是1987年初筹建,1989年12月29日开通的。占地一平方公里,有180条通道,最高流量可达5万辆次和5万人次,是亚洲最大的陆路口岸。最近每天通过汽车约7000辆次和2000人次。邓小平同志听了很高兴,不断点头,露出满意的笑容。

随后,邓小平同志转身沿着桥向南缓缓走去,在靠近深港分界线10米的地方停下脚步,深情地凝望深圳河彼岸的香港,足足有八九分钟。我在一旁拍下了不少照片,邓小平同志的眼神寄托了对香港回归和深港交流发展的殷切期望,令我久久难以忘怀。

邓小平南方谈话让改革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中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发展。皇岗口岸就像是一个开放的窗口,上世纪90年代以来,深港贸易和人员往来日渐频繁,皇岗边检站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先后全面开通口岸货运和旅客检查功能,逐步延长通关服务时间和延伸服务区域,直至实现24小时全天候通关检查。

在皇岗口岸见证

香港回归历史时刻

1997年7月1日,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6月30日晚,皇岗边检人用彻夜的坚守和优质的服务,见证了驻港部队彰显国威的铁流疾进。

1997年6月30日,在香港回归前一天的下午,驻港部队官兵来到了深港交界线预备,到皇岗口岸参加欢送的群众一眼望不到头,路上几公里长的队伍保持着井然的秩序,大家期待共同见证香港回归的历史性时刻。随着3批先遣部队从皇岗口岸进入香港,我在执勤现场紧跟其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国春拍摄记录的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性瞬间。

当晚接近次日凌晨时分,我负责在落马洲大桥为即将驶入香港的驻港部队摄影,天空下起了大雨,战友们全身湿透,却依然以挺拔的站姿向驻港部队敬礼。

零时一过,驻港部队的车队开始启动,近200辆军用汽车满载3000余名驻港部队官兵缓缓驶过桥头,我的耳边尽是欢呼声,特别是第一辆车驶过深港分界线时,人群里的呼喊声达到最高潮,那一刻,泪水、雨水全混在了一起。

随着口岸现场大屏幕上的大字变成“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距1997.7.1 0天0秒”,我和其他摄影师纷纷拿起相机,闪光灯下,历史被凝结,成为一张张宝贵的照片。那天回家后,我将这些照片一一洗出,珍藏于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国春拍摄记录的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性瞬间。

直到现在,看到那些照片,我仍会想起那个雨夜,欢呼的人群、坚守的战友,还有无数颗盼着香港回归的心,这些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1997。

皇岗口岸建设不断迈向新高度,不仅服务深港两地人民,还迎来了国际“大考”。我在边检一线执勤,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深圳香港的交流往来和国家的发展繁荣。

参与研发

“快捷通”检查系统

上世纪90年代,皇岗口岸工作人员经历了早期的现役制发展阶段,为了适应新的时代条件和需求,我们走向了职业化改革。1998年,皇岗边检站200多名现役武警官兵脱下军装换上警服,成为人民警察。

由于深港交流日益频繁,出入境车辆激增,原来的手工验放显然适应不了大量的出入境车辆检查。1999年初,深圳边防检查总站带领皇岗边防检查站的技术人员开始研发“快捷通”系统。

当时,我们与专家组常常研讨到深夜,在办公室打个盹,一有灵感就立马起身写下思路,把想法融入到计算机、指纹识别与自动定位等技术中,并不断调试,直至现实应用。

不到半年,皇岗边检站民警参与研发的首个出入境车辆自动检查系统——“快捷通”投入试验运行,该系统实现了检查通道无人值守的边防检查方式,全自动查验出入境车辆成为常态,大大简化通关流程,提高通关速度,获得了深港两地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大运会期间保障外宾

顺利通关入境

十几年如一日,笔和相机是我日常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数的文字照片是对皇岗口岸与深港合作变迁的真实写照。2008年,年近不惑的我又奔赴新的工作岗位,成了皇岗边检站执勤一线的旅检岗位民警,主要负责福田保税区一号通道出入境的人工查验、快捷通道监管等执勤任务。

对我而言,工作模式改变,需要从头开始适应新的职能。我要求自己像新人一样,从最基础的业务学起,用多花时间勇于钻研的“笨方法”尽快提升业务水平。与此同时,边检执勤让我直接服务旅客,更能体会来往旅客的真切感受和深港两地的交融发展。

2011年,深圳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皇岗口岸迎来了一次国际“大考”。为了架起联通全世界的桥梁,让各国代表团顺利来深,我们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非常严谨地对待每项工作。

当时,香港有着规模更大、更为国际化的机场,深圳大运会75%的运动员和90%的技术官员都是先到香港国际机场再转车前往深圳。24小时通关的皇岗口岸作为大运会期间凌晨时段通关的唯一官方陆路口岸,承担着大量各国参会人员的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

在那期间,皇岗边检站设置了运动员出入专用通道,我们民警从早到晚轮流值班,全天候服务所有来深的大运会宾客,并与香港入境事务处等部门保持紧密的联系。

2011年8月11日刚过零时,澳大利亚排球代表团抵达皇岗口岸,我们提前安排了特勤组开通大运U通道,用熟练的英语和代表团成员交流,细心帮他们办理入境手续,得到了运动员们一致的赞赏。

无论是技术、语言还是政策法规等,作为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必须不断学习。

让跨境学童出入境

像坐地铁般方便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深港跨境学童这一群体开始在口岸现场出现。香港回归祖国之前,这一群体仅有数百人,而随着深港两地人员、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以及受到通关便利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深港跨境学童的数量也连续多年呈上升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国春引导跨境学童有序通关。

每年开学季,口岸现场就热闹起来,一群群背着书包、身着各式校服的学生在家长或学童保姆的带领下排队通关。他们大都是随父母居住在深圳的香港居民,其中小的三四岁,大的十二三岁,是深港出入境旅客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深圳口岸一道独有的风景线。

为了方便这些小朋友顺利通关,皇岗边检站设置了“学童专用候检区域”“学童集合点”及“学童专用通道”,安排专人维持秩序。查验1名学童的时间从原来的10秒缩减到2至3秒,如今,学童们出入境像乘坐地铁一样方便。

掌握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护照签证等相关知识

2018年,国家移民管理局正式成立,这意味着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边检工作更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聚焦中外出入境人员新需求新期待,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作为基层一线的移民管理警察,我们职责重大,面对更加多元复杂的工作环境,加强自身学习、丰富工作技能一刻也不能放弃。

也是在这一年,我的工作进一步转向旅检业务,面对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检查涉及护照、签证、法律、政策以及外语沟通等等问题,对我这个老同志来说的确存在不少挑战。但工作面前我决不选择退缩,想到日后的口岸只会更加先进、更加智能,于是我更加积极地向身边同事学习。我重点从英语口语入手,有的同事已经具备专八的英语水平,我就常常跟他们交流,还参加各种补习训练,最终顺利通过了初级检查员外语能力资质认定考试。

在证件查验方面,我也通过了相关的业务考试,掌握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护照、签证等相关知识,对于证件真伪的问题,“一看二摸三感觉”,我们都能够做到99%的自主辨别,再借助机器辅助检验,确保无差错。

此外,心理学、司法考试、家庭教育等各种知识我也在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不仅仅是我,所有的移民管理警察都一直保持着学习的状态,遇到旅客突发情况,无论是口语交流还是处理各种问题,都能提供专业可靠的服务。

作为边检人,我们将直面挑战,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皇岗口岸也要积极顺应时代,持续推动深港的交融发展。

从“橄榄绿”到“藏青蓝”

扎根口岸30余载

1990年,我来到皇岗边检站工作生活,今年已经是第34个年头了。自己从年纪轻轻到年过半百、从穿上“橄榄绿”到换上“藏青蓝”,从机关宣传民警到执勤一线检查员,我的确感慨良多。

当初,我努力拼搏向上,希望能为边检站做出贡献;如今,我还在努力学习,争取成为新战友的榜样。

作为老边检人,我在这里见证了许多历史时刻和沧海桑田,对边检职业生涯始终心怀敬畏和感恩。我和同事们将直面挑战,推进移民管理工作现代化,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蓬勃发展、深圳“双区”建设贡献智慧力量。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口岸发展将会进一步提升,深港两地合作将愈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