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萍 杨来旺

在炎炎夏日,会宁县白草塬镇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蔬菜大棚如同波浪般绵延不绝,包菜与白菜郁郁葱葱,颗颗饱满,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翠绿地毯,铺满了广袤的田野。菜农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他们熟练地挑选、捆扎、装袋,争分夺秒地捕捉最佳时机,将这份鲜嫩的绿意迅速推向市场,以期换得最为丰厚的经济回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草塬镇,坐落于会宁县东北部,这片沃土总面积近10万亩,其中水浇地占据了75%的宝贵资源,是全县灌溉面积最为广阔的乡镇之一,其灌溉面积占据了全县的三分之一,年用水量更是高达1400万方以上。四座总蓄水量达17万方的大型水库如明珠般镶嵌其间,配合先进的滴灌系统,共同构筑了“水利大镇”的美誉,为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自然基础与水利保障。

然而,数年前,玉米价格的持续低迷与肉羊市场的寒冬,曾一度让白草塬镇的农业发展陷入困境。马铃薯种植因缺乏有序的轮作机制,地力逐渐衰退,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面对这一挑战,如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成为了摆在全镇党员干部和群众面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秉持着“不负沃土,惠泽民生”的坚定信念,白草塬镇党委、镇政府深入调研,立足实际,毅然决然地将目光投向了高原夏菜种植,以期通过这一举措实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

在九百户村,镇党委、镇政府率先试点种植了约1000亩的高原夏菜,面对群众认知不足、技术缺乏、资金短缺等多重困难,他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推动高原夏菜种植项目的落地生根。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尝试,蔬菜种植取得了显著成效,产品远销定西、广东、成都等地,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赞誉。群众纷纷表示:“白草塬不仅能种蔬菜,而且能种出高品质的蔬菜。”这一转变不仅凝聚了民心,更为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与品质基础。

随着会宁县将白草塬镇确定为蔬菜种植的重点区域,一系列重大举措接踵而至。在北刘村,一座占地1600余亩的蔬菜产业园拔地而起,塑料大棚、日光温室、预冷库、育苗基地及蔬菜交易市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至2023年,群众自发蔬菜种植面积已突破6000亩大关,覆盖了全镇7个行政村,形成了5个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及3个千亩以上的集中连片种植区域。种植面积的倍增不仅彰显了群众对蔬菜种植产业的热情与支持,更标志着白草塬镇蔬菜产业结构的初步成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以来,高原夏菜种植展现出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与日俱增。2023年数据显示,甘蓝种植户亩均净收入可达5000元;芹菜更是高达20000元;伞花与紫甘蓝也分别实现了亩均8000元与6000元的可观收益。与传统农作物相比,高原夏菜的种植效益显而易见。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优化,未来产值有望进一步攀升。

今年白草塬镇将继续深化蔬菜产业发展战略,计划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大蔬菜大棚建设规模,在北刘村、景庄村、总堡村新增蔬菜大棚2000座;同时加强灌溉设施建设,在景庄村与总堡村各新建一座4万方水库。此外,还将加大现有蔬菜种植基地与日光温室育苗基地的建设力度,新发展蔬菜种植面积6000亩以上,涵盖莴笋、芹菜、萝卜、辣椒、茄子、西红柿、西葫芦、大棚西瓜等多个品种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为实现蔬菜产业的全面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白草塬镇将坚定不移地推行“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高原夏菜种植”的多元化种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种植区域与面积直至覆盖全镇74个村组。同时坚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的原则在景庄村与北刘村新建蔬菜交易市场并配套完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以确保产业发展的顺畅无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白草塬镇还将积极借鉴国内外蔬菜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按照“以销定产”的市场导向原则,主动对接蔬菜收购商,邀请其前来实地考察探索建立高效便捷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同时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力度,逐步构建起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市场流通体系。树立高端市场直供意识将蔬菜产业深度融入全国蔬菜大市场大流通大循环之中,与大型蔬菜经销集团公司及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新型营销模式和订单种植服务经营模式。从投资、运营、监管、培育、服务、营销、净菜基地建设、尾菜消化处理、高端市场对接等各个环节入手,全方位拓展,全产业运营,全系统服务,真正将白草塬镇打造成全国优质高原夏菜种植基地。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甘肃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