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从事档案工作的人来说,在办理退休的时候,常会接触到两种身份,也就是工人和干部,最明显的区别在于退休年龄。

工人和干部的区别,男性基本都是60岁退休,除了一些重要的岗位。而女工人是50岁退休,女干部是55岁退休,所以有时看到单位有同事年纪较轻就退休,那她的身份十有八九就是“以工代干”的那种类型。

这种以工代干已越来越少,这原来是为了解决干部队伍人员不足的情况,再后来很多人就知道,我们实施了公务员制度,发展到现在,就是“逢进必考”的常规状态。

虽然现在干部的身份已经淡化了,和工人的差别也越来越少,但是身为档案工作者还是得了解它的由来,也就是身份变迁。

在计划经济时代,从业人员的管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比如农民归农业部门管,干部归人事部门管,而工人归劳动部门管。

所以,如果你参加了工作,且又不是务农赚取“工分”,那么接下来登记就业就会区分干部和工人身份,通过劳动局的招工手续,就是一名在编的工人,如果被人事部吸收,办理了干部录用手续则成为干部。

和现在不同的是,那时工作是包分配的,如果是干部身份也就是父辈口中的“吃国家粮”,就可通过干部一词来予以区分。

获得干部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读书,大中专毕业生很大概率会得到分配,成为一名干部,那时的学校还没有扩招,不仅要自己足够努力,还要有家庭提供上学费用。

随着90年代的到来,我们出现了新情况,也就是“自主择业”,和这个息息相关的就是干部这个身份越来越弱,但不意味着干部身份就是没了依据,很多人都知道派遣证或是报到证吧,也是干部身份的凭证。

再后来,人社厅发〔2016〕75号文件发布,对干部身份的认定作出了简化,也让档案管理工作轻松了不少,因为就业形式的多样化,流动人员不再办理转正定级,于是,干部身份的认定出现了新的变化。

到现在,其实变成了有无编制的问题,行政编和参公的事业编都是干部身份,要明确的一点,不是所有的事业编都是干部,其中的工勤技能岗位就不具备干部身份。

最后,以泛时间为序,梳理一下干部身份的来源:解放前参加革命担任过干部的;解放初以任职材料形成的;70年代有教师录用手续的;民办转公布教师的;国家计划内的大中专毕业生;2001年前地级市批准为干部的;军队干部转业形成的;通过公务员考试且原先不具备干部身份的。

不过,随着延迟退休的推迟,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即将实施,工人和干部的一些区别将会变得越来越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