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有句俗语: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17岁中专生姜萍在阿里全球数学竞赛一战成名,迅速走红网络。事件由“造神”开始,又不免俗套地步入了“毁神”的恶性循环。诸如此类的叙事逻辑,我们太熟悉了。
曾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夺金的谷爱凌,因美籍身份,被“爱国者”质疑参赛动机和忠诚度;
以文化输出带火东方甄选的董宇辉,因小作文风波遭背刺,随着“去辉化”被逐步拉下神坛;
以一首歌带热一座城的草根歌手蒋有才,因直播乱象惹争议,从爆火到停播不过半个多月。
可见,互联网封神,都偏爱反差和反常。同一个竞赛,清华北大的学生名列前茅、闯入决赛,会被认为是司空见惯的,他们的优秀已先入为主地被大家所接受。
图源网络
而姜萍,一个毫不起眼的中专生,在来自世界顶尖名校的天之骄子面前显得格外突兀。这样的反差感,让她在备受赞美的同时,也没能逃过舆论的审视和质疑。
进一步思考,姜萍的爆火很是反常。过高的热度,让她过早暴露在聚光灯下,成为被消费的流量。按理说,八月份才公布决赛结果,现在还没到定论的时候。最初的媒体报道也都是希望传达一个正能量的励志故事。只是,舆论是个放大镜,所有好的坏的都会被无限放大,到达某个临界点,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太多人等不及决赛结果出来了。就连北大数学教授袁新意也都发文称:“姜萍的初赛成绩极有可能不是她自己考出来的。”
多方各执一词,该发表的论调都已发表过。我们无以得知“真相”是否会在八月如期而至,但关于“姜萍是否作弊”的争辩热度总算在一片沸扬中降下来了。
或许,我们是时候来场换位思考:
如果我们就是姜萍,我们要如何面对外界的声音?如果我们就是姜萍,我们是否能承受从“被吹捧”到“被质疑”的落差?
无论结果,让我们跳出既得利益者居高临下的视角,看待“被质疑”的自己。
01
保持平常心,让别人说去吧
图源网络
如果我是姜萍,短时间内受到了海量的关注,压力在所难免。尽管公众有质疑的权利,但围观和炒作若超过了限度,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必定受到影响。因此,要在决赛中正常发挥,保持一颗平常心很重要。
作为现代思想的文坛斗士,鲁迅先生也曾被当时的小报捕风捉影。面对非议,他这么说:“无论是多么的诽谤和陷害,都决不能使我屈服,况且,在我,毫无畏惧,因为我是正确的。”
世界纷扰,非议不可控。我们能做的,只是修炼自己的内心,淡然看待所有得失,才不会被舆论所裹挟。
所以,不回应,不能成为攻击姜萍的理由。不回应,更不是“躲起来”的代名词。我们不能苛求一个17岁的未成年少年,能沉着自若地对着镜头做出回应。
假设最后证实姜萍的成绩是真的,那些为了证明姜萍作弊而影响姜萍决赛发挥的人,又该当何论?
02
走自己的路,时间会给出答案
图源网络
成为公众人物,就要面对成名的代价。17岁的姜萍让人想起17岁的韩寒。1999年参加新概念作文获奖的韩寒,受到攻击后,叛逆不羁的他选择了对薄公堂,勇敢面对体制内作家的批评。如今的他作为导演和赛车手,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离不开他对梦想的坚持,因为有所坚持,所以无惧质疑。
姜萍和韩寒都是反常规的,他们的出现都是对现有高考制度的挑战。这是对大多数人的公平,少数天才走的往往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尽管姜萍是位天赋型选手,但没有高校会为她的竞赛成绩破格录取。所以,她要想圆梦浙大,也必须跟所有考生一样参加高考的选拔。
如果我是姜萍,我会将这次经历当作成长历程的一次重要转折。受到质疑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质疑而否认自己。
17岁的姜萍,有着太高的容错率和可塑性。不妨给“姜萍们”多一点时间和空间去成长,未来有着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