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创建秦朝,一直到辛亥革命一声枪响,推翻了清王室的统治,在中华大地上,封建主义这座大山,一直压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头上两千多年的时间。

在古代的时候,每当朝代的更迭之时,前一个的王室后人几乎很难得到什么好下场。

“接班者”们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许多人都会选择将前朝皇室屠杀殆尽,以达到“斩草除根”的目的。

比如在明朝灭亡之后,皇室的子嗣几乎都遭到了李自成的农民军和清朝统治者的残酷围剿。

到了近代,随着文明的进化和发展,这样野蛮、有背人性的行为,自然会遭到抵制。

所以在清朝退位之后,清王室的众多成员并没有遭受到生命威胁,甚至末代皇帝溥仪还被特批在紫禁城内当了十几年的“关门皇帝”。

不过,虽然这些“皇家子弟”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但是想要继续当官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那就有些痴人说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毛主席还专门将这些封建主义列到了压迫人民的“三座大山”当中。

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有一位曾经在清政府担任过禁卫军司令的“王爷”,却到了中央极度重视,毛主席评价此人“有大用”,周总理还亲自邀请他出任政协代表。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此人到底是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末代皇帝的“七叔”

在清政府倒台之后,许多皇室贵族的后人流落到了民间。

由于民国政府并没有对这些人采取古代野蛮的“清算”措施,所以也让这些流落民间的“皇亲国戚”们一直平安活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

其中的少部分人,还一直活到了新世纪的到来。

2015年4月10日,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异母弟——爱新觉罗·溥任去世,享年97岁。

这让仅仅只比他小一岁的爱新觉罗·溥仕成为了“爱新觉罗”后人当中辈分最高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都是“溥”字辈的,所以在称呼上,溥仕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兄弟,而他的父亲,则是溥仪的“七叔”——爱新觉罗·载涛。

光绪十三年(1887年),爱新觉罗·载涛出生于北京醇贤亲王府。

他的父亲,便是当时的醇贤亲王奕譞。

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个儿子,而载涛则是奕譞的第七儿子。

载涛的长子和三子、四子都早夭了,次子爱新觉罗·载湉就是被慈禧选进皇宫的光绪皇帝,而五子爱新觉罗·载沣则是末代皇帝溥仪的亲生父亲。

所以,载涛正是光绪的七弟,同时也是溥仪的七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载涛并没有与自己的两位兄弟一同长大,在他出生前,二哥载湉就已经当了多年的皇帝。

出生后不久,载涛又被过继到了早已经去世的钟郡王爱新觉罗·奕詥名下,所以也与五哥载沣很少见面。

都说含着金汤勺出生的话,一辈子都能躺在金山上睡觉。

这句话在载涛身上只实现了一半。

3岁的时候,载涛就被赐予了二等镇国将军的职位,不久后又晋升为了辅国公。

“国公”之称,在古代是多少文臣武将追求一生都难以实现的梦想,可半大的载涛却轻而易举地实现了这一步。

按理说一出生就是王爷,从小就加了满身的头衔,吃喝拉撒睡都有人伺候,几乎不需要操心任何事情,只要跟其他八旗子弟一样,平时遛遛弯,逛逛街、逗逗鸟,就能够安逸快乐地生活下去。

也正是这样的生活风气,让许多年轻的贵族子弟都活成了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

可是载涛却是这些人当中的一个“异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满怀志气却难以违背历史大势

载涛不仅勤奋好学,更是时常锻炼身体,还喜欢去钻研一些带有很大危险性的马术。

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经常敢独自一人骑马前往北京附近的山林当中去打猎。

有一次,在载涛再次准备出发去训练马术的时候,王府里面的仆人连忙追出来,对其进行劝告。

结果,载涛当即痛斥他们道:“如今国家沦落成这个样子,难道你们还要让我去学那些酒囊饭袋的生活,他们没有尊严,难道我也没有吗!”

于是,在场众人没有人再敢多说一句话了。

之所以载涛的心中有如此浓厚的家国情怀,是因为在他成长的时候,亲身经历了甲午战败以及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事情。

当时,在八国联军即将攻入北京城的时候,慈禧带着光绪和清王室的众人收拾细软逃向陕西。

在一路上,年仅13岁的载涛,望着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场面,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他不明白,为何同样都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为什么洋人就这么厉害?

“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带军把这群洋人贼寇给彻底赶跑!”

带着心中的这个抱负,载涛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对自己进行着磨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虽然当时他一身官爵看起来十分显赫,但是在慈禧的统治之下,身为王爷也难以有所作为。

一直到1908年12月,慈溪去世以后,21岁的载涛才终于真正地触碰到了权力。

这一年,载涛正式获得了郡王的头衔,随即出任了总司稽察,与铁良等重臣,共同整理清政府的皇室军队。

第二年,在载涛的协助下,清政府重新设立了禁卫军,载涛任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

不久之后,又开始全面接管军咨处事务。

虽然那个时候的清政府已经是摇摇欲坠,到了面临全面崩塌的悬崖边上。

但是载涛仍然想要凭借努力来“扶大厦于既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当时革命军还没有真正起势,再加上小时候的经历,所以载涛认为,想要改变清政府当下的局势,就要先从如何赶上洋人那里入手。

于是,在1910年2月,载涛率领使团,从天津海港启程,接连赶赴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俄国等八国考察他们的陆军,想要吸收经验,回国之后整顿军队,以此来补充自身的实力。

同年5月,载涛又作为清政府的英国专使大臣访问英国,考察当地的火枪队。

然而,在时代发展的大势下,任凭载涛如何努力,都难以对历史的进程做出改变。

虽然在回国之后,载涛出任军咨大臣并对禁卫军进行了改革,但是却仍旧没能挽回清政府倒台的结局。

1912年,隆裕皇后抱着年仅三岁的末代皇帝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清王朝在这一刻彻底成为了一段历史。

而载涛也在一夜之间,从万人之上的王爷,变成了一个普通人。

眼看万般努力化为了泡影,载涛也明白了历史的选择难以违背,于是,从那以后他闭门不出,在家潜心研究起了马术和文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明大义,拒绝当汉奸

1917年,张勋复辟的时候,为了拉拢满清贵族的势力,还将载涛任命为了禁卫军司令。

不过,深明大义的载涛却并没有为其出过多少力,也不赞同再将封建王朝重新搬回来。

面对着这些邀请,载涛断然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