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赛力斯要的是100%问界

就在7月2号晚上,赛力斯发布公告,宣布要以25亿元人民币收购华为持有的问界部分,包括919项文字和图形商标以及44项外观设计专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赛力斯官方公告

如果交易成功,这代表着赛力斯将对问界品牌的全面掌控,也是问界品牌第一次100%属于赛力斯。

赛力斯强调,此次交易不会影响和华为的联合业务,未来将继续深化合作关系。

对此,华为方面向媒体表示,华为会继续支持赛力斯造好问界、卖好问界未来也将帮助更多车企造好车、卖好车。

在当今汽车行业快速变革的浪潮中,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无疑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大亮点。

曾经的赛力斯,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兴力量,一直在寻求技术突破和市场扩张。

而彼时的华为,已经是全球知名的通信技术巨头,也正在寻找新的业务来扩充渠道的营业收入与收益。

因此,二者一拍即合,决定在智能汽车领域进行战略合作。

2019年,华为首次对外展示了合作的初步成果——搭载了华为DriveONE电驱系统的赛力斯车型。这一技术的引入,不仅提升了赛力斯产品的技术含量,也为后续产品的智能化奠定了基础。

到了2020年,双方合作进一步深化,华为的HiCar智能车载系统开始在赛力斯车型中得到应用。HiCar系统的加入,使得赛力斯车辆在智能互联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也就是后来众多测评博主口中的“车机互动”。

2021年,对于消费者而言,至今为止双方合作最成功的产品——问界正式发布。首款推出的车型是问界M5,在当时就表现出优秀的智能化和性能表现,迅速赢得了市场的关注。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问界M5上市后三个月内,订单量便突破了万辆大关,显示出消费者对这款新车型的高度认可。

不过,那会的问界还没有搭载目前引以为傲的华为ADS智驾系统,所以如今的问界新M5问世,弥补了当年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边旧问界M5 右边新问界M5 | 图源:小红书

2022年,问界M7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其在智能驾驶和乘坐舒适性上的升级,再次获得了市场的积极响应。据赛力斯官方数据显示,问界M7上市首月,订单量便达到了5000辆以上。

时间来到2023年,根据赛力斯年度报告,问界系列产品全年销量达到了46,141辆,同比增长了近300%

销量3倍增长的背后,是双方在市场推广方面的努力,主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推广。

线上,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广泛宣传,有效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线下,通过在各大城市设立体验中心,让消费者近距离感受问界车型的魅力,增强了用户的购买意愿。

而这种方法下的巅峰之作,诞生了今年的豪车“杀手”——问界M9

M9一经上市,便有不少粉丝自发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购买驾驶体验,一个个化身问界编外“代言人”,网上还流传着“千万不要去试驾,不然你的钱包要少好几十万”的玩笑。

这一现象反馈到了赛力斯官方最近发布的喜报上:在今年,上市仅6个月的问界M9,定价在50万元上下,累计“大定”(即下单量)依然突破了恐怖的10万辆,同时,问界M9连续9周成为了50万元以上无视车型、无视能源类型的销量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官方微博

整体来看,问界系列产品不仅在技术上集成了华为的多项创新成果,如鸿蒙操作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而且在设计和性能上也不断突破,满足了市场对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的期待。

它不仅成功地承载了华为的智能科技,也体现了赛力斯对品质和创新的追求。

尽管面临特斯拉、比亚迪等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赛力斯依然凭借着问界系列产品在汽车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为依旧明确“不造车”

既然双方合作共赢,成果也有目共睹,这次赛力斯突然要从华为手中将问界全买过来是为了什么呢?

事实上,对于华为此次商标和专利的转让,业内人士猜测是在将华为品牌与汽车商标进行一定程度的切割,这不仅是一次商业交易,更是华为战略调整的信号。

早在2020年11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便明确指出“华为不造车”,而是要成为智能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这一表态在当时就引起了广泛讨论,被视为华为在汽车行业定位的重要标志。

2023年3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还特地签发了《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华为公司副董事长徐志军随后严厉指出,严禁出现“华为牌”汽车。

显然,这次的商标转让不仅是对此前声明的进一步践行,也是华为进一步聚焦ICT技术维持技术助力车企以提升产品竞争力的立场,并以此来强化与汽车制造商合作的战略举措。

这也并不是华为第一次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这个立场。

2021年6月,华为将“鸿蒙智行”作为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解决方案品牌。其目的就是在于专为各类汽车制造商提供包括操作系统、计算平台、激光雷达等在内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推动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和网联化发展。

而截止目前,华为已与多家汽车品牌展开合作,包括北汽、长安、广汽等,共同推出了多款搭载鸿蒙智行技术的车型,如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等,最近也宣布将把最新的ADS3.0技术用于长安汽车旗下的阿维塔最新产品上。

所以,华为并没有只和任何一家车企合作,也不像网上说的那样“问界汽车就是华为汽车”。

虽然有不少网友的确是奔着华为的名号去购买的问界,但这也正好有可能是赛力斯要坚持得到问界所有商标和专利的原因之一。

通过收购问界商标,赛力斯能够增强其品牌独立性。此前,赛力斯作为华为智选车模式的合作伙伴,虽然获得了技术支持,但在品牌影响力上与理想、极氪等其他新势力品牌存在着一定差距。

收购后,赛力斯将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能够更自由地规划品牌发展路径,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加强与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和情感连接。

这样做的好处如上所说,但也有着不少麻烦。以往,消费者对华为技术的信赖和对赛力斯产品的新鲜感,共同推动了问界系列产品的销售。

现在,随着商标转让消息的公布,赛力斯需要在保持好原有技术支持的同时,加强品牌营销和售后服务,构建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博

行业专家们对于这次收购态度倒是和网友们有些相似,一些专家认为,华为的这一决策有助于其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是战略聚焦的明智之举,与此同时赛力斯通过收购商标,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有的观点则指出,赛力斯在失去华为品牌的直接背书后,需要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上投入更多,这无疑增加了运营的难度和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为要做技术供应商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政府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新能源汽车作为出行工具。

乘联会公布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正快速攀升,预计24年新能源车在中国的销量能上涨25%。

在这一大环境的推动下,华为想要的并不是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汽车品牌,若是如此,华为还需要为了它的市场占有率亲自下场厮杀,在他们看来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华为想要的,是像高通、三星、英伟达等高精尖技术供应商的身份,我来提供包括芯片、操作系统、云计算在内的一系列技术服务,你来把车造好卖给消费者。

这样之后,华为才能与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及其他合作伙伴进行将更加多元和深入的合作。无论是用技术授权还是平台共享等方式,华为都能够利用好自身的优势,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互补。

特别是在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推动下,华为有望为更多车企带来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也能让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例如现在不仅有问界,还有享界智界傲界等其他各家搭载华为智驾的车型。

也不知道还有多少“界”没有出现,下一个和华为合作的车企估计取名都要想老半天。

此外,华为这次的转让为自主品牌释放了信号。面对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自主品牌可以更放心地来与华为合作以增加自己的产品竞争力,实现品牌崛起。

同时,跨界合作的趋势也为其他行业龙头提供了启示,技术融合市场拓展成为跨界合作成功的关键。

通过整合不同行业的优势资源,企业能够开发出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所以说,华为与赛力斯的这次的问界转让事件,并不是双方的一拍两散,反而恰好是双方进行战略合作深化的考量。

赛力斯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将直接影响其在未来市场中的地位和发展。而华为的这一战略调整,也将进一步明确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发展方向和行业角色。

作者 | 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