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圈里,小米汽车天生的流量圣体,带着科技巨头的光环和无数期待呼啸而来。但这仅仅过去3个月,小米的回旋镖就打了回来。用户们纷纷投来好奇又略带调侃的目光,对掌舵人雷军提出了不少有趣的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质疑一:交付的“慢动作”是艺术还是考验?

“雷总,您是不是把电影《黑客帝国》的子弹时间技术用到了汽车交付上?”用户们调侃道。看着那些早早下单却还在等待“爱的抱抱”的车主们,大家不禁好奇,这到底是小米式的“饥饿营销”升级版,还是真的在挑战供应链管理的极限?毕竟,在科技圈,小米可是以“快”著称的,怎么到了汽车界,就突然慢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质疑二:宣传的“滤镜”是不是开得太大了?

“说好的跑车感呢?怎么到手就成了家用车plus?”一些用户对着小米SU7参数图片)的实车发出灵魂拷问。他们表示,宣传图上的炫酷与实车的朴素之间,似乎隔了一个美颜相机的距离。小米,你这是在考验我们的想象力,还是在考验我们的视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质疑三:售后的“隐身术”练得如何了?

“投诉了,但好像投了个寂寞。”这是不少车主的心声。面对车辆的各种小问题,从尾灯开裂到AEB误触发,用户们期待的是迅速且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客服的“太极拳”。是不是忘了给售后服务装上“加速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质疑四:充电站建设,是不是在玩“躲猫猫”?

“车都开上路了,充电站还在图纸上?”车主们对于小米充电补能体系的滞后感到不解。在智能家居领域游刃有余的小米,怎么在汽车这个新战场上,反而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在小米汽车的“生态链”里,是不是少了这个关键的环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这些质疑,雷军和他的小米汽车团队恐怕要头疼一番了。不过,这也正是成长的代价和进步的动力。毕竟,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汽车市场中,没有谁能够一帆风顺。小米的回旋镖,确实来得有点过快了,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可能就要交给雷军和他的团队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