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7月4日电(记者陈雨峥、张源培、于也童)俯瞰位于辽宁沈阳的华晨宝马铁西工厂,一排排崭新的纯电动汽车整装待发,即将交付海内外用户;放眼工厂周边,数十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星罗棋布,这里生产的汽车配件将随宝马整车一同驶向全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华晨宝马沈阳铁西工厂车身车间,机器臂在焊接车身(2022年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汽车制造业是全球价值链最长、覆盖领域最广的产业之一,每辆整车内部,大大小小的零部件带动着无数企业和工厂高速运转。在中国,以宝马为代表的诸多欧洲汽车企业已深耕数十年之久,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不仅吸引着它们持续增资扩产,配套供应商也纷纷来华设厂,中欧汽车产业链不断深化融合。

在华晨宝马铁西工厂的一街之隔,西班牙海斯坦普集团(下称“海斯坦普”)沈阳工厂热火朝天,车身和底盘零部件一批批下线,随即运往华晨宝马及周边多家车企的总装车间。

海斯坦普沈阳工厂总经理任廷付介绍,自公司2012年落户沈阳,产能不断提升,十余年间累计投资额已超过数十亿元。“为了满足客户产能提升的需求,2023年我们投资扩建了汽车组件项目,现在三期项目已经顺利收尾,并将很快投入使用。”

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海斯坦普于2007年进入中国,如今在中国已有14家工厂、2个研发中心和5000多名员工。海斯坦普亚太区首席执行官洛安东告诉记者,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大,富有创新活力,坚定对华投资合作是海斯坦普全球战略的关键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海斯坦普零件生产线(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随着制造产能进入中国,我们正持续将欧洲的车身、底盘和电池盒的技术与产品引入中国,为在中国生产的主机厂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洛安东说。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加速新能源转型,带动了不少欧洲车企在华投资扩产,竞逐“新赛道”。今年4月,宝马集团宣布在华增资200亿元,为2026年启动宝马“新世代”车型的本土化生产做准备;大众汽车集团在华设立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研发中心,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研发……

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海斯坦普也“押宝”新能源汽车这一新增长点。据介绍,海斯坦普正加大对新技术、新应用的研发投入,满足中国主机厂对电动化、轻量化、环保性的需要。

洛安东表示,中国汽车市场正朝着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方向快速发展,这为海斯坦普带来了全新的转型机遇。“我们将更加坚定地对华投资、在华合作,在中国、为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天津举行的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观众在特斯拉展台参观(6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外资持续“加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源自不断攀升的客户订单和市场需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92.6万辆和38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7%和32.5%,保持了较快增速。

在沈阳,总投资100亿元人民币的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去年已完成封顶,建筑主体全部完工;2023年,总投资21.98亿元的采埃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在沈阳浑南区开工;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在苏州扩建了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预计在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欧洲汽车企业及供应商在华扩大供应链本土化布局,融入新能源汽车的创新发展浪潮。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创新中心。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提升竞争力,会极大地提升其全球竞争力。”欧洲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秘书长本杰明·克里格指出,建设性交流对于中欧汽车行业开展可持续的贸易关系和未来投资至关重要。

在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带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近年来,更多中国车企及供应链企业开始在欧洲投资设厂、开展技术合作,共同做大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蛋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26日晚,辽宁省沈阳市与宝马集团深化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沈阳举行。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近日,中国奇瑞汽车公司与西班牙埃布罗公司在巴塞罗那自由贸易区设立合资企业,共同开发电动汽车新产品;比亚迪宣布在匈牙利建设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帮助当地构建绿色“生态圈”,推动欧洲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同时,在电动车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领域,中国企业也不吝将技术成果分享至世界各地。在近日于大连举行的第十五届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上,动力电池公司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当前公司着重关注材料、生产、技术更新升级与创新、再生回收率等方面,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电池,保障绿色出行。

“宁德时代将为欧洲、美国的汽车生产商和电池制造商提供技术授权服务,帮助它们启动电池生产基地,以应对气候变化、推进产业转型。”曾毓群说。

“20世纪80年代,大众汽车集团与上汽集团合资成立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为中国汽车行业带来发展机遇。”专注自动驾驶研发的Momenta初速度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曹旭东说,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果惠及欧洲乃至世界很多国家,“这就是合作带来的多赢”。(参与采写:徐四海、李铮、刘艺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