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俄罗斯历史,中国人最熟悉的一个称谓大概就是沙皇了。那么,什么叫沙皇?沙皇这个称谓又是怎么来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初,沙皇一词来自于拉丁语中的"caesar",也就是东罗马帝国皇帝的名号“凯撒”。中世纪时,俄罗斯人尊称拜占庭的君主为“沙皇”,并认为俄罗斯的大公们是拜占庭沙皇的大臣。

在1480年,莫斯科大公国推翻了金帐汗国,结束了与蒙古人的臣属关系。伊凡三世通过迎娶东罗马帝国末代公主索菲亚,莫斯科公国自视为“罗马第三帝国”,从而将“沙皇”作为其君主的称号。1547年1月16日,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正式将大公升格为沙皇,国号被称为沙皇俄国。

然而,彼得大帝在1721年将沙皇升格为皇帝,俄罗斯正式成为俄罗斯帝国,尽管如此,沙皇这一称呼仍然被广泛使用。彼得大帝本人也试图通过赢得瑞典的战争来赋予自己正式且响亮的名称,他早在1713年就在外交信函中使用了“皇帝”的头衔,但欧洲国家普遍拒绝称呼俄罗斯沙皇为“皇帝”,直到1721年俄罗斯正式更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

沙皇这个称号不仅在俄罗斯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也曾被其他国家使用。例如,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的西蒙一世在913年将大公升格为沙皇,并在925年迫使东罗马帝国给予“保加利亚人和希腊人的皇帝”头衔,即成为皇帝。而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兼任印度君主时,其正式称号是“印度凯撒”(Kaisar-i-Hind),这在印地语/乌尔都语中也是皇帝的意思,相当于“印度沙皇”。

沙皇作为俄罗斯君主的称号,不仅代表了权力的象征,也反映了俄罗斯与东罗马帝国的历史联系以及对凯撒这一历史人物的尊崇。尽管沙皇的正式称号在1721年被今天文章的主人公彼得一世改为皇帝,但沙皇的称呼太过深入人心,直到1917年俄罗斯帝国结束,仍然被广泛使用。

讲过沙皇,我们再来看看,把沙皇改为皇帝的彼得一世,为什么配得上“大帝”之称呢?

少年彼得,被“韦小宝的情人”夺权

1676年,沙皇阿列克塞驾崩,由他的长子、彼得的异母兄弟、15岁的费多尔·阿列克塞耶维奇继承王位。这一年,在中国,康熙大帝年仅22岁,但已经做了15年皇帝,正在忙着平定三藩之乱。

费多尔在位不过6年,于1682年4月27日病逝。他死后,由于得到俄罗斯正教总主教的支持,彼得被立为沙皇,称彼得一世。此时彼得年仅十岁,由其生母纳塔利娅·基理洛芙娜摄政。

彼得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姐姐索菲娅·阿列克塞耶芙娜,她非常阴险、狡猾,权力欲强。1682年5月,她操纵射击军发动宫廷政变,胁迫当时的缙绅会议立伊凡·阿列克塞耶维奇为第一沙皇(称伊凡五世),而把彼得立为第二沙皇,使两个人都成为有名无实的沙皇,由她来摄政,操纵国家的内政、外交大权。彼得认为她是“黑暗的化身”,是“一位可耻的人物”。

对于这位索菲娅,中国的武侠迷应该并不陌生,她就是《鹿鼎记》中那个被韦小宝艳遇的俄国公主索菲亚的历史原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索菲娅摄政期间,年幼的彼得一世及其亲信被迫迁居到离克里姆林宫7公里远的普列奥布拉伊斯基村,他们在原沙皇阿列克塞·米哈伊洛维奇的夏宫中,修筑了有炮塔的兵营,挖了壕沟,并组成了两个游戏兵团,彼得带领这两个兵团专心玩他的军事游戏。

在这一时期,彼得一世努力学习西欧先进的科学技术,如算术、几何学、筑城学,又从西欧购买天文仪器、制图工具,加以学习掌握。

那段日子的彼得,缺少本国的老师,他掌握的科技知识都是由莫斯科的外国人教授的,这对他以后的生活有很大影响。

青年彼得,假扮士兵“暗访”欧洲列强

1689年8月,索菲娅自封君主,并企图谋杀已经长到17岁的彼得一世。

当彼得一世获悉索菲娅的阴谋后,连夜逃往谢尔盖耶夫三圣修道院,并利用武力监禁了索菲娅,压服了射击军,控制了贵族和大臣,终于拿回了政权,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沙皇。

在俄国统治阶层内耗严重时,彼得却看到了国家落后的现实,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各个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

17世纪末,尼德兰地区的国家和英国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俄国仍然沿用落后的封建农奴生产,没有工业、没有文化教育,与此相联系的俄国行政制度极为腐败,沿袭着多少年来的陈规陋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彼得认识到,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不进行改革,就不能巩固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就不能做到长治久安和皇位永固,就不能使俄国成为欧洲乃至世界强国,不能保证俄国这样一个贵族国家的国际地位。

因此,彼得开始寻找使俄国强大起来的方法。

1695年一1696年,彼得一世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组建了一支庞大的舰队,并抓紧扩充陆军,聘请外国军官担任教官和军事顾问,以提高军事训练和指挥作战水平。

1697年3月,为了进一步巩固、扩大反土耳其联盟,俄国派遣一个“大使团”出访欧洲列强,同时招募水手、船长、造船和制炮专家、技工,订购大炮,采买缆索、工具等等。

彼得一世为了了解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状况,以作为在国内进行改革的借鉴,决定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伪装成一个下士身份的低级士兵,随大使团出国。

他曾到东普鲁士哥尼斯堡研究制炮技术,在荷兰萨尔丹的一家造船厂当木匠,在阿姆斯特丹东印度公司的船舶制造厂当学徒,又到英国参观军火工厂和海军演习场所,考察英国的造船业,旁听议会的辩论,研究英国的政治制度,访问学校、博物馆和著名的科学家及文化人士,以了解英国这个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状况。

大使团的此次欧洲之行,虽然在反土同盟的建立方面没有实质性推进作用,却使彼得一世更为清晰地看到了西欧的先进之处,以及本国的落后现实,于是下定了改革的决心,准备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

盛年彼得:用野蛮征服了俄国的野蛮

1698年,索菲娅乘彼得一世不在国内的空隙,鼓动射击军发动叛乱,叛乱失败后,被勒令削发为尼,监禁于新圣母修道院,同年8月,彼得回到莫斯科后,立即着手改革。

18世纪初叶,彼得一世对俄国社会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内容涉及行政、军事、经济、历法、宗教、文化教育等等各个方面。

在改革的过程中,彼得一世采取了很多野蛮、强硬的手段。

马克思认为,“彼得大帝用野蛮征服了俄国的野蛮”,使俄国逐步走上了强盛的道路,他的改革措施和社会经济政策,使俄国的经济和文化都有所发展,促进了俄国逐渐走向现代化,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开始了俄国的欧化过程。

但是,彼得一世的改革过程非常缓慢,本质上没有超出封建农奴制的范畴,没有能够从根本上铲除俄国的落后性。

从总体上评价,彼得一世的改革虽然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却不能抹杀其对于俄国历史的伟大意义,它为俄国走向进步、走向现代化、立于欧洲列强之林奠定了基础。彼得一世进行改革的本意也应在于此,所以彼得一世不愧为俄国历史上一位有远见、有胆识的封建帝王,无愧于“彼得大帝”的称号。

彼得一世的改革使俄国实现了强国之梦,也使他自己成为名垂青史的著名历史人物,为后来者所评判和借鉴。

值得一提的是,从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开始,沙皇的称号被正式提升为皇帝(Imperator),俄罗斯沙皇国也正式更名为俄罗斯帝国。彼得大帝在1721年被俄罗斯参政院授予“皇帝和独裁者”的称号,以强调其对国家的绝对统治权。

花絮:彼得改革时,中美英法在干啥?

在彼得一世对俄国进行改革的同一时期,中国、美国以及欧洲的英法等国也在经历各自的重要历史阶段和发展历程。这些国家所发生的事件和变革不仅影响了它们自身的历史走向,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中国的清政府正在巩固其统治地位,康熙皇帝通过一系列的军事征服和政治改革,巩固了清朝的疆域和政权,并推行重农政策,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增加国家税收。同时,也注重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遗憾的是,尽管康熙皇帝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好奇心,但中国并没有像彼得一世那样,积极学习和利用西方刚刚出现的先进技术,加之康熙之后的雍正、乾隆两位皇帝总体上保守的海外政策,让曾经先进的东方大国,逐渐变得落后,这为一个多世纪之后屈辱的中国近代史埋下了伏笔。

反观这一时期的西方列强,今日的超级大国美国,在当时还处于殖民地阶段。英法等欧洲列强在北美洲建立了各自的殖民地,进行资源开发和贸易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殖民地居民对欧洲人的不满情绪逐渐累积,独立战争的火种正在酝酿之中,美国殖民地开始组织起来,反抗英国的压迫和剥削。

彼得一世改革的同期,也是工业革命从萌发到爆发的重要时期,虽然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事件尚未发生,但英国社会已经出现了许多变革的迹象,如手工业向机械化生产的过渡、城市化的加速。与此同时,英国政府积极推行海外扩张政策,通过殖民和贸易手段扩大国家领土和影响力,在北美、印度等地的殖民地逐渐扩大。

在法国,此时仍处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之下。路易十四是欧洲历史上最著名的君主之一,他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使法国成为欧洲大陆上的强国。值得一提的是,法国文化在这一时期达到了繁荣的顶峰,艺术、文学和科学等领域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和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大庆博士,人口学、城市更新与区域经济学学者,注册建筑师,专栏作家。

优客工场(纳斯达克:UK)创始人,优享创智(共享际)创始人。

任中国科协八届、九届、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促创委副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工作顾问、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副主任、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专家库专家。

著有《城市更新空间内容探索》、《城市人居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永不可及的美好》、《无处安放的童年》、《一口气读懂新加坡》,译著《奔跑的力量》、《朝圣波士顿马拉松》、《鞋狗》、《为谁留的空椅子》、《凿开公司间的隔栅》、《布隆伯格传》、《成就斜杠人生》、《全黑军团》、《发明:詹姆斯·戴森的创造之旅》、《进无止境》、《高成长思维》、《全球新常态》。

马拉松爱好者,中国探险协会百马跑者分会会长、“毛线团”公益跑团创始人。截至2024年6月,已完成全程马拉松205场。荣获2016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体育精神奖(提名奖)、2017年“中国马拉松年度人物”荣誉称号,2022年2月受邀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第97棒火炬手传递奥运圣火,2023年第七届世界马拉松WMC777完赛选手,第十届“中国当代徐霞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