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就出现了不少支持巴勒斯坦、谴责以色列的活动,而且很多都发生在校园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人们以为,大学生能够明白是非,才会冒着前途尽毁的风险为受害者发声,没想到这些抗议活动背后竟然另有隐情。

原本始于哥伦比亚大学的抗议活动,很快就蔓延到了全美国,而这些抗议活动的参与者,竟然不全是大学的学生,很多都是渗透势力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的警方公布了三项证据,人们才知道,原来美国的大学已经被渗透的触目惊心了。

这些外来势力到底是怎么回事?警方公布了什么证据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议事件

美国的高校“挺巴方以”的一些抗议活动的起点,其实就是当地时间4月17日凌晨,在哥伦比亚大学开展的那场抗议。

当时学生们难以接受美国政府支持以色列惨无人道的行为,自发组织起来,在草坪上建立了“加沙团结营地”,并且占领了汉米尔顿大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做出这样的行为,就是为了纪念无辜的巴勒斯坦女童欣德,大学生们设置了路障,并且拉起了横幅。

而他们的行动也不仅仅如此,而是向学校提出了要求,让校方撤资、财务透明化,还有就是赦免受处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大学生们的抗议之声几乎响彻了整个哥伦比亚大学,从活动开始,参与其中的人们就慷慨激昂。

但这股浪潮很快就吸引了警方的注意,学生们的抗议活动人声鼎沸,而警方也已经迅速抵达哥伦比亚大学,并且整齐列队,准备好了要对学生们出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议者们寸步不让,而警方也没有因为他们是学生而手下留情,但毕竟学生人数众多,他们开始的时候只是警告和驱赶。

然而学生们的坚守并没有感动这些警察,反而让警方的行为更加不留情面,直接推倒了他们提前设置的路障,还有不少学生身上挨了警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坚守的防线在警方的冲击下被打散,学生们怎么可能是这些警察的对手,很快就有学生被捕,他们被戴上手铐,押着离开了学校。

这场抗议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大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不满,更让全美国的人看到了他们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在这场活动之后很快就申请警方介入学校的运行,最关键的就是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校长还要求在警方的部署之下,哥伦比亚大学需要尽快开学,而纽约警方就此事发表了声明,称这不仅仅是学生们的行为,其中还有校外人士的煽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无论如何,更多的人通过这场抗议活动,看到了背后的深厚力量,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学生开始响应,抗议活动逐渐蔓延。

数十所高校的学生不仅仅在校园中举行抗议活动,甚至走上街头,表达着对以色列残暴行为和政策的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美对于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和游行愈演愈烈,学生抗议者和警方之间的矛盾也在持续加剧。

就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抗议者被逮捕的几天之后,纽约市的市长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并表示,学生们的抗议有外部煽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部煽动”

哥伦比亚大学开展的第一场抗议活动,其实就是校方报警, 称学校有大量学生违反校规聚集,让警方进入校园对这些学生进行驱赶。

也正是因此,警方才会派出足够多的人进行处理,并且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将学生们的坚守击溃,并且抓捕了不少学生回警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样的行为,却让更多的学生觉醒,并且加入到了这场浩浩荡荡的抗议活动当中。

越来越多的学生组织了抗议活动,他们不仅为巴勒斯坦的受害者发声,还要求学校与军火供应商,或者与巴以冲突有利益往来的企业切断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纽约市的市长,在召开记者发布会的时候,对于这些要求避而不谈,而是告诉记者和媒体,高校中开展的大部分抗议活动都是非常平和的。

之所以会有人在抗议活动中被捕,是因为这是“外部煽动者”在搅局,市长还承诺,政府将会提供更多的资源,平息这些事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纽约市长,总统拜登也在在抗议活动正盛的时候,对这些活动进行了表态。

“最近几天出现针对犹太人的骚扰和暴力言论,这种公然的反犹主义应受谴责,也是危险的,它在大学校园或美国的任何地方都绝对没有立足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以冲突的战火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烧到了美国的校园里面,所谓的言论自由,在这种事件中,就会被当成煽动暴力。

拜登不仅仅称这些活动是公然的反犹主义,甚至美国的众议院已经通过了一项法案,专门针对这些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对于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国内也有人担心他们会被卷入这场风波当中,有华人律师劝诫这些留学生,不要轻举妄动,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律师称,美国的言论自由确实受到保护,但前提是这些言论必须是有利于国家的,那些煽动暴力革命的言论,当然不属于被保护的范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些参加了抗议活动的大学生,轻则被处分,重则被捕、驱逐或者开除,这就意味着,勤苦多年的成果毁于一旦。

对于那些本地学生来说,这样的后果或许能够承担,但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这并不仅仅是学业,更是前程和未来,甚至会将中国卷入这场纷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律师的劝诫当中,除了让留学生们重视自己的前程之外,就是让他们不要因为鲁莽,造成政治问题。

诚然,学生参与抗议游行只是法律问题,巴以冲突就事论事,也不应该将学生们的抗议活动政治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就事论事这个词,从来就不会发生在美国政府身上,中国留学生,如果参与发表煽动言论,或者扔瓶子砸东西来表达自己的不满,除了触犯美国的法律,也有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美国方面已经不止一次强调,这些抗议活动中有外部势力的渗透,甚至还放出了一些佐证这些观点的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部势力渗透?

根据美国方面的报道,纽约市警察局长在当地时间5月1日表示,他们在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市立学院抓捕的抗议者就达到了大约300人。

而这些人并不是一次被捕的,毕竟第一次抗议活动中,被捕的抗议者只有几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纽约警方放出来的“被渗透”的相关证据中,有一项是关于被捕人员数据的。

证据中表明,纽约市立学院大学被抓捕的抗议者有大约170人,其中超过60%都不是校内人员,也就是说这100多人,根本就不是纽约市立学院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哥伦比亚大学被捕的一百多人中,虽然校外人员的比例没有这么高,但也达到了近30%。

这些非校内人员,却参与了学校里面的抗议活动,不论是学校方面还是警方,都认为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校外人士的占比令人震惊之外,这些人当中,也不都是热血好人,很多都是参与各类抗议活动的“老手”。

校方的相关负责人认为,就是因为这些人的渗透,抗议活动才会迅速蔓延到各大高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的学生可能没有这么义愤填膺,就是这些人的唆使,他们才做出了这样出格的行为。

警方的用词就没有这么委婉了,他们认为,这些人在校园中制造了大量的反犹太舆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人的目的并不是所谓的抗议暴力维护受害者,而是渲染反以色列的氛围。

对于这些抗议老手来说,学生们抗议的目标究竟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引起骚乱和动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项证据,是他们公开的一些外来机构,在哥伦比亚大学抗议活动发生之前,就已经有外部团队对这些抗议组织者进行了培训。

培训他们的机构,就是大名鼎鼎的反以色列组织NGO,这是一个经常资助美国反犹主义活动的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组织的培训之下,抗议者在活动中,不仅仅指控了以色列的行为,甚至有人高呼“美国去死”,这样的言论显然已经超过了原本的目标,警方认为这就是外来势力操纵的标志。

第三项证据,似乎仍然是为了佐证以上观点,警方公开了抗议者的一些工具和书籍,认为这些抗议并不是学生们的一时意气,而是有些人早有组织和筹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媒体顺着这些证据,找到了一些专业进行抗议和煽动的人的名字,还真找到了一个人,此人名叫詹姆斯·卡尔森。

卡尔森并不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却在进入校园之后,不仅参加了抗议活动,并且行为非常激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抗议活动中,他就烧毁了以色列支持者的手持国旗,还用石头袭击了学校里的人,甚至在被捕之后,还损坏了警方的摄像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尾

其实美国爆发的这些抗议活动,也不能说全是因为外来势力,毕竟大学生也不是无脑之人,稍微一挑拨就能反抗国家。

这些活动能够召集这么多人,甚至让高校教师为学生们保驾护航,最重要的并不是外来势力的煽动,而是在人道主义面前,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希望,很难不站在统一战线上,揭开这些丑恶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你喜欢我的写的文章,麻烦请点个“关注”,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一同探讨,愿世界和平。

参考资料

新民晚报在2024年5月2日《美国纽约警察在高校逮捕约300人》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环球网在2024年4月27日《新“爆料”?美媒:金融大鳄索罗斯及其追随者在资助煽动美高校反以色列抗议》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环球时报在2024年4月27日《又来了?美媒:纽约警察局副局长指责“外部煽动者正试图劫持和平抗议”》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安街知事在2024年4月24日《大规模抗议爆发,纽约市长说有“外部煽动”》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环球网在2024年4月26日《美爆发大规模校园抗议示威活动!我使馆发提醒,华人律师警告》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