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林草局普通职工多年混迹高校学术会议,真是打遍了高校的脸!
据澎湃新闻等媒体报道,近日一名自称“辽宁理工大学教授魏新河”的人士被曝光身份造假。此人近年来频频参加多地高校的学术会议,还使用“魏鑫”“魏新”等多个名字当马甲,并自称辽宁理工大学文化旅游学院教授、辽宁理工大学体育学院老师、辽宁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等头衔。
然而,经调查发现我国并没有“辽宁理工大学”,与其名字相近的辽宁理工学院和辽宁理工职业大学也证实不存在名叫“魏新河”“魏鑫”“魏新”的教职人员。
魏新河曾经参加了多场由大学或研究院组织的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其提交的参会论文还曾在某法治文化论坛征文评选活动中获得三等奖。但后来经主办方审核发现,其投稿存在严重抄袭嫌疑。
2024年7月4日上午,锦州市林业和草原局发布通报称,魏新河系该局工作人员,目前已被停止工作。因涉嫌招摇撞骗罪,魏新河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学术领域出现这样的骗子,严重损害了学术共同体的声誉,污染了学术圈的风气。
魏新河能堂而皇之参加数十个高校学术会议,也让人看到这些所谓学术会议搞形式,走过场,拉关系,结团伙,却唯独搞不好学术的真面目。
魏新河被拘,不能是结束,而应该是追责的开始。追谁的责?
魏新河能够参加众多高校学术会议,这一现象反映出学术会议组织和审核方面存在漏洞。
首先,应该追究学术会议主办方的责任。他们在邀请嘉宾、审核参会人员身份和学术成果时把关不严,导致魏新河这样的冒牌人员能够混入其中,这是对学术严谨性的忽视。
其次,对于那些可能与魏新河有过不当交流、合作或对其身份未加质疑的学者和相关人员,也应审视其在学术交流中的责任和态度。
此外,如果在魏新河的活动过程中,有相关单位或个人为其提供了便利或者明知其身份造假而不揭露,也应当被追究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