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者(右)在基层一线调研

这几年,较为忙碌的接待之余,一直坚持写点文字。在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各级各类媒体采用的40余篇文章中,调研报告及衍生品约占半数。为什么对这种文体情有独钟?一方面觉得这是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以文辅政的利器;一方面可以倒逼自己笨鸟多飞,保持观察、思考和写作的习惯。单位有多位搞调研、写文章、出政策的高手,他们给了我很多鼓励和指导,在此略作小结,就如何让调研报告更实与新进单位的小伙伴们交流。

01

确定选题要实

选题需要从实中来。人们写文章,目的多样,风格迥异,这都无可厚非,但笔者认为,调研报告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选题是调研报告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文章的大方向。调研报告的选题必须有现实意义,需要针对某些现象,反映和解决某些问题,容不得虚头巴脑、花里胡哨。

选题需要到实中去。调研报告写出来,不能束之高阁,还应该尽量发挥它应有的价值。由于个人眼界有高低、能量有大小,加上保障条件有优劣,完成的调研报告肯定会存在质量差异,但既然是调研报告,一定要带着担当意识和实用理念去完成,尽量产出精品,起到一些积极效果。

选题实不一定是细。在调研报告的选题过程中,我们很容易产生一个思想误区,就是选题大就不容易实,选题细就很可能意义不大。事实上,大题材也可能写得很实,小题材也可能写出大意义,最常见的办法就是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小见大,这种方式初学者也容易掌握。

02

获取论据要实

论据最好选择第一手资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由于经验主义或者懒惰思想的影响,人们很容易想当然,个人觉得到一线去看,到现场去问,可能有意外的惊喜。曾经接到一篇弘扬雷锋精神的约稿,作为雷锋家乡人,雷锋同志的事迹已是耳熟能详,当时接待任务重,空余时间少,是不是网上搜点、资料室查点凑出一篇文章应付了事?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忠人所托,利用周末时间去雷锋家乡和纪念馆实地查看,事实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真切感受、把握细节,文章才会鲜活。

第二手资料来源必须可靠。由于时间精力有限,我们不可能事必躬亲、逐一考究,把自己搞成某一领域的专家,我们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思考问题,但一定要注意资料来源的可靠性。网络时代,在网上寻找答案是很多人惯用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方便快捷不用多说,但准确性、权威性就很难保证了。此外,别人的转述也可能经过了多次主观改造,需要去伪存真,有时候慢即快。

选择论据要有清零心态。面对同一事物,由于人生阅历、知识层次等差异,可能会有自己思想观念和主观情绪的嵌入。这就需要一个知识清零的过程,要尽量放下自己固有陈见,以清零的心态去选择论点、搜集论据、进行论证,否则调研还没结束,甚至还没开始,结果就抢先出来了,必然会影响调研报告的客观真实性。

03

论证方法要实

论证要根植于充足的论据上。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搜集的有用证据越多,就越能接近事实真相。记得在完成《品牌化是麻阳冰糖橙的未来出路》调研报告时,从麻阳冰糖橙的品种改良、土肥管理、鲜果分选、保鲜物流、营销策划等环节入手,前后走访了半个多月,把整个冰糖橙产业链都基本摸清楚了,写起来也更自然更充实更流畅。

论证要立足在严密的逻辑里。与诗歌、散文等文体不同,调研报告离不开大量证据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众多繁杂事实的堆砌,而是条分缕析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出对应解决问题的思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这一过程在逻辑上是相当严密的。

论证要建立在理性的方法中。理性主义者认为人类只有通过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才能获得可靠的知识,这一种方法有它的科学性,也有其局限性,相对而言,这种基于定量研究的方法,比基于定性的研究多了一份精准。

04

建议措施要落实

措施要立足于原因的深刻剖析。调研报告需要发现问题,更需要解决问题,所以建议措施是一篇调研报告最见水平的地方。一个问题的产生,肯定是各种原因、多种力量交错作用的结果,有效的建议措施不会从天而降,必须立足各种原因的深层剖析,原因不找准,关系不捋清,就抓不住重点,找不准要害,建议措施也难以得力。

措施要立足于问题的精准回应。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提意见易,出对策难。有什么样的问题,就相应需要什么样的措施,二者是一一对应的。要不然问题是这样,措施又是那样,似是而非,甚至南辕北辙,这样的调研报告是缺乏价值的。

措施要立足于条件的基本许可。俗话说“有多大的泥,就打多大的灶”,调研报告不是纸上谈兵,调研报告中提出的措施要立足于现实。哪怕是提出一些远期目标,当下不能达到,至少远期有实现的可能性。对于一个农民,建议跳起来摘桃子是可以的,建议借助采摘杆摘桃子也是可以的,但建议采用无人机摘桃子就会成为笑话,毕竟成本摆在那里。

05

语言风格要实

搜集素材要突出一个“鲜”字。调研报告需要鲜活的素材,深入群众,亲临一线,有助于打开群众的心扉,掌握基层的实情。一线的实例最生动,群众的语言最鲜活,如果在调研过程中摆架子、打官腔,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很难发现太多有价值的真东西。

反映呼声要突出一个“真”字。到基层调研时,需要把基层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将群众疾苦放在自己的心上,换位思考,以真相交,以诚相待,为民请命,这是需要讲政治、讲担当的。需要提醒的是,在没有了解真相和综合评估之前,切忌乱拍胸脯、轻诺寡信。

行文风格要突出一个“情”字。民为政本,我们需要时刻明确为人民服务的定位。在《重返马家村》一文的写作中,因为自己在大湘西驻村扶贫多年,也参与了马家村的乡村振兴选点,是带着感情去的。所以进村开始,就感觉山风是那么清新,稻浪是那么养眼,哪怕是清早的鸡鸣、深夜的犬吠都不嫌吵闹。因为有了情,才会用心观察、用心感悟马家村的山乡巨变。

06

成果运用要实

成果运用要身体力行。调研报告出来了,我们不能坐而论道,只当问题的二传手。在得到组织和领导认可之后,其中反映的问题,有些是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做到的,那就以己之力、身体力行,哪怕是资源少、成效小,也总比没有好。

成果运用要善于借力。我们要时刻想到自己是组织一员,可以借助组织的力量为群众传呼声、办实事。所以在调研之初,就应该及时向组织报告。在调研报告完成后,可以及时向组织和有关领导反映,争取更大的支持。当然,一群三观端正、热心公益的朋友也是不错的资源。

成果运用要持续跟踪。很多问题的产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那就需要长期跟踪、接续发力,很多成功不是源于智商,而在坚持。

来源 | 接待与交际

作者 | 郭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