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治街道星丰路桥洞道路积水,有人被困车里,急需救助。”6月15日傍晚,龙华区应急管理局接到一通紧急求助电话。随后,该局迅速联系龙华排水公司派出4名人员赶往现场,成功解救了被困市民,并迅速展开排水工作,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救助案例,仅仅是龙华区防汛救灾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汛期以来,龙华区通过科技赋能防汛队伍建设,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监管平台,积极探索基层应急治理新路,切实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效避免极端险情发生,守住了城市安全底线。

为破解高密度城区易涝点的防汛难题,龙华采取了哪些真招实措,探索出了哪些经验?为此,奥一新闻记者采访了龙华区应急管理局。

溯源:地势低洼与竖向设计缺陷,汛期防护难度大

“在去年发生壹方城被水淹的事件之后,我们立刻组织了相关专家进行原因分析。首先,壹方城本身就处于低洼地势;其次,由于当时降水量较大,壹方城周边河道积水过多未能及时排出而形成倒灌,最终导致壹方城被水淹。”

龙华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奥一新闻记者,“龙华区本身辖区地质条件复杂、工程经济活动频繁、人口集中,防汛难度较大。”

高密度城区低洼处容易发生内涝,该如何推进综合防治?今年4月底,奥一网采访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王川涛,他给龙华提了五点防涝建议。他认为,龙华部分区域由于竖向设计的缺陷,以及暗渠过流能力不足,导致低洼处积水严重,造成城市内涝高风险隐患。他建议,龙华应加强蓄滞空间的挖掘,研究开展暗渠复明工作,加强精细化竖向改造与管控,在下凹式立交桥等局部低洼地区实施“一桥一策”的治理方案,利用数字化手段编制精细化洪涝风险地图,综合施策推进城市防内涝治理。

措施:科技赋能精准防汛,龙华区巧解治理难题

今年4月23日,深圳发布分区暴雨红色预警,龙华区壹方城再次遭遇短时强降水考验。“当天上午11时,壹方城周边道路发生积水,我们出动33人,安排1辆‘龙吸水’泵车、两台抽水泵加快抽排水,迅速处置险情,避免了再次发生商圈被淹事件。”龙华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称,在总结去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龙华区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加强防汛准备和安全管理,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据了解,在今年汛期来临之际,龙华区委区政府、区三防指挥部先后组织召开19次三防工作会议,着力健全防汛防风的工作长效机制。为避免再次发生去年商场倒灌事件,龙华区创新运用先进技术,强化物资储备,对积水点进行分级管理,采取“人力+科技”的双保障模式来做好防汛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加强队伍建设,打好防汛“主动仗”。

人员和物资配备,是打好防汛“主动仗”的重要保障。龙华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龙华区已组建一支930人的抢险队伍,建成一千三百多个应急管理服务站,形成了覆盖全区的服务网络,打造了5分钟应急救援服务圈,确保险情发生时救援力量及时赶到。

据介绍,龙华区绘制了《龙华区2024年易积水点作战图》及《龙华区2024年河道防汛关注点分布图》,建立龙华区雨天易进水地下空间清单,实现“挂图作战、对表作战”。龙华在全区划分了4个红色积水点与25个橙色积水点,并进行分级管理。为4个红色积水点设计了专门的预案,落实“一点一专班”,汛期联合水务、城管、应急、交通、交警、消防、街道等相关单位,进行重点盯守,并根据积水风险点清单分级预置巡查、值守力量。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汛期来临前,龙华区在各大积水点备好各类抢险物资,培训物业人员安装防水挡板与防水沙袋,调动基层力量参与内涝防治。在全区418处地下空间配备挡水板,在全区储备各类抢险物资100多万件。“在4月23日的暴雨中,挡水板和沙袋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们抽排水争取了时间。”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依靠科技,龙华区对全区进行“上天入地”式的精准监察。

自主研发全国首个自动化边坡雷达检测设备,可深入地下对土体结构进行无损的“B超式”体检,带着“透视眼”找出地面塌陷隐患,以便相关单位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抢救准备。设备投入使用以来,累计检测道路四千多公里,提前识别隐患七百余处,地面塌陷事件发生宗数同比下降超过90%,有效防范强降雨等引发的次生灾害。

打造无人机“智慧”监管平台,开展安全巡查。龙华区利用无人机机动性强、灵活性高、监测范围广、不受空间与地形制约等特点,探索应急救援领域低空无人机航空体系建设,打造无人机“智慧”监管平台,聚焦建筑工地、工业园区、河道边坡、道路干道等七个领域开展安全巡查。例如,利用无人机在暴雨前对建筑工地、河道工程等户外作业停工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各项防汛措施落实到位。汛期期间,对边坡防护,河道护栏、水库水位情况进行巡查,如发现边坡垮塌,可利用无人机三维建模系统对垮塌边坡进行初步的面积测量,为后续处置提供先期的现场信息。

建立了全区数字气象服务中心,新建75套多要素智慧气象站,及时向全区41个防汛成员单位提供更加精准的“汛息”,下好防汛先手棋,将科技优势转换为防汛优势,切实让科技服务好群众。

成果:及时预警、有效引导、居民安心、高效处置

去年以来,经过一年的努力,龙华区应对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时的响应能力、抵御能力显著提升。龙华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今年汛期,龙华区防御及时,未出现人员生命伤亡或财产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以来深圳市共发布暴雨预警36次,台风预警2次,雷雨大风预警18次、雷电预警33次。龙华区平均雨量1050.1毫米,较近五年同期(666.4毫米)偏多58%,较去年同期(597.5毫米)偏多76%,由于预警及时、处置有效,未造成人员伤亡。

在暴雨来临前,龙华区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通过多渠道向公众传递极端天气动态和防范避险提示,提醒群众注意雨天出行安全。

暴雨期间,龙华区坚持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聚焦网民反映的交通安全、社会救助、水电供应等民生诉求,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处置的方式,迅速安排人员采取线下措施,确保民生问题得到及时解决。针对网络上出现的因为强降雨导致个别区域积水严重等舆情,龙华区通过图文直播等方式,实时展现工作人员迅速响应、积水点及时清理等场景,有效消除了群众的疑虑和恐慌情绪,让谣言没有生存空间。

未来,龙华区计划开发积水点数字孪生模型,通过对积水点周边三维立体地图进行测绘,结合气象数据与积水深度监测数据,打造数字孪生积水地图。数字孪生积水地图可为防汛决策提供直观参考,也可上架App、小程序与公众号,为市民出行安全护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蒋清君 实习生 杨安然

设计:郑柏琪

图源:龙华区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