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俊,这位太平天国的勇猛将领,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可谓是一代猛将。然而,他的命运却远非如此顺遂。尽管他为太平天国立下赫赫战功,但最终却得不到天王洪秀全的原谅和赏识。这位善战的将领为何会陷入如此困境?他又是如何从被倚重的主力,转而投靠清朝阵营的?这背后暗藏着怎样的谜团和矛盾纠葛?让我们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田起义功勋卓著,韦俊开启人生巅峰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广西金田,拉开了近代中国农民革命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在这场改天换地的起义中,韦俊与兄长韦昌辉扮演着重要角色。

彼时,两人是生计贫困的普通农民,本无分文投入革命,但却将全部家资悉数捐献给了太平天国革命队伍,并亲自参与了起义。兄弟二人勇猛顽强,随同洪秀全、杨秀清等人战斗,在金田一战中建立了赫赫功勋。

尤其是韦俊,他不仅功勋卓著,而且武艺高强。在金田起义初期,韦俊就被任命为前锋军队长,亲率先锋队伍开路先导。每当激战来临,韦俊挺身而出,总能在万夫莫敌中开辟出一条血路,扫清障碍,为革命军队赢得胜利。

韦俊武勇过人,且驭兵有方。他虽然身世卑微,却颇有统帅大军的风范。凭借过人的胆略和指挥才能,他很快就从普通农民蜕变为太平天国的重要军事人物,成为洪秀全最得力的干将之一。

在1853年定都南京之后,韦俊被正式任命为"右军主将",与冯云山、萧朝贵等人并列太平天国五大军事统帅之一。从此,他掌管着太平军队中数量最庞大的"右军"。

作为主力军团的统帅,韦俊身兼多项重任。他不仅要指挥"右军"作战,更要负责训练新兵,统筹军需物资,筹划战略战术。可以说,在那个关键时期,太平军的生杀予夺,全系于韦俊的军事才能。

凭借过硬的本领,韦俊很快便在战场上赢得了一场场辉煌战绩。1853年,他奉命增援南昌,在湖口、九江一带打响了第一炮。此后,他又攻克了田家镇、半壁山和汉阳,一路杀得气吞山河,势如破竹。

特别令人瞩目的是,1854年黄州之战,韦俊麾下大军击溃守军,迫使湖广总督吴文铎被困自尽。这一胜利不仅打垮了清朝在湖北一带的统治,更为韦俊打开了直扑武汉的通路。

武昌保卫战惨淡收场,引发天王疑忌猜疑

1856年,太平军在武昌遭遇重大困境。这一切源于当年发生的"天京事变"。

彼时,洪秀全以"天京"之名,宣布在南京改元弘治,建立别国朝代。然而,此举严重触怒了东王杨秀清,杨秀清威胁洪秀全,差点酿成武力冲突。为了避免内耗,石达开等人出面调停,最终平息了武装对峙。

但事后,洪秀全心存疑虑,担心杨秀清日后图谋不轨。于是,他借口"靖难",命令石达开等人率军赶回南京,实则是想除掉杨秀清。结果不料,引发了血腥的"天京事变",杨秀清遭到残酷杀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京事变的余波,直接波及到了远在武昌的韦俊。当时,韦俊正全力守卫武汉大营,抵御清军进攻。然而,石达开等人突然离开,导致他孤军奋战,后勤补给中断。

清军方面,则集中重兵压境。湖广总督吴文镕统率精锐水师,切断了韦俊的粮草供应线。同时,陆军亦加大攻势,韦俊所部遭受重围。

面对如此困境,韦俊却毫不动摇,决意英勇抗争到底。他不断调动兵力,谨慎防御,亦多次发起反击,使守军伤亡惨重。然而,由于人手和粮草的严重短缺,终难久守。

1857年初,武昌告陷。尽管如此,韦俊指挥有方,率领主力大部队浴血突围,保存了实力。相比之下,湘军夺取的不过是一座虚有其表的空城。

然而,这场保卫战惨淡收场,让洪秀全对韦俊产生了疑虑。他曾数次派人救援,却都被湘军拦截;如今武昌陷落,韦俊虽顽强拼杀,却也无能为力。

更重要的是,韦氏兄弟被怀疑参与了"天京事变"。洪秀全一心想除掉兄长韦昌辉,顺便也将矛头指向了韦俊。如若不是李秀成力保,韦俊定会遭受波及。

韦俊虽未参与"天京事变",却因血缘关系而蒙冤受牵连。在失去武昌大营后,他的处境更加困难,内忧外患接踵而至。

一方面,天京事变让太平天国信仰出现动摇,军心士气十分低迷;另一方面,身为"元凶"家族的韦俊,更受到朝野谩骂,遭受各方敌视。

在这种艰难环境下,韦俊仍然坚持抗争。他调动残余兵力,转战江西和安徽,重新建立了根据地。尤其是在新圩一役,他率军击溃清军大营,险些一举歼灭刘长佑麾下主力。

杨辅清插手军权,引发与韦俊冲突

太平天国衰落,不仅源于"天京事变"的内乱,更因为朝野权力之争日趋白热化。在这场内讧风波中,杨秀清的侄子杨辅清扮演了关键角色。

杨辅清原本是一名普通军官,地位不高,实权有限。然而,在杨秀清遇难后,洪秀全出于政治考量,将他提拔为"中军主将",赋予重大军事职权。

洪秀全的用意是想借助杨辅清的声望,拉拢杨氏王族余党,从而巩固在天京事变后动荡的统治。然而,他显然低估了杨辅清的野心。

一旦获得实权,杨辅清便兼并重兵,窃取军饷,妄自尊大。他不遵朝命,肆意妄为,屡屡擅自行事。更为严重的是,他插手军政大权,横行肆虐,与韦俊的"右军"发生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57年,在安徽池州一带,杨辅清率军强占太平军根据地,侵吞军需储备。面对此等欺人太甚的行为,韦俊勃然大怒,痛斥杨辅清破坏军纪军法。

双方由此剑拔弩张,杨辅清更是下令查封韦俊军队的粮草运输线,意图断绝其后勤补给。在池州根据地内,韦俊所部节节受挫,处境日益艰难。

为了维护"右军"的权威,韦俊不得不多次向朝野上书控诉杨辅清的罪行。然而,洪秀全对此却置之不理,反而继续纵容杨辅清的所作所为。

更有甚者,杨辅清竟然与陈玉成勾结作伪,趁韦俊主力调遣他处时,挥师南下,切断了太平军沿江渡口,阻挠"右军"归师。

陈玉成原本是韦俊麾下的得力干将,平日里师生情深,师徒交好。然而,功高震主后,他却与杨辅清狼狈为奸,公然拖拽离间师徒情分。

面对陈玉成的背叛,加之杨辅清的横行霸道,韦俊感到无比愤怒和失望。然而,越是愤怒,他越觉无计可施。朝廷上上下下,都在维护和纵容杨辅清的霸权。

在这种绝境之下,韦俊别无选择,只能做出最后一搏的抉择——投奔清朝大营,寻求胡林翼的庇护。这一决定,标志着太平天国"内忧外患"的局势已经白热化到了极点。

池州绝境下投奔胡林翼,再现中兴气象

1859年,韦俊在太平天国内外交困的绝境中,做出了投降清朝的决定。这一舍生取义的抉择,再度引发了他的传奇人生。

当时,陈玉成与杨辅清欺人太甚,公然与韦俊为敌。两人切断了太平军沿江渡口,阻挠"右军"归师行动,导致韦俊所部陷入被围之阻。

在池州根据地,韦俊虽奋勇抵抗,却已渐渐陷入绝境。由于杨辅清的偷盗和阻挠,他的"右军"断绝了后勤补给,军马殆尽,弹尽粮绝。

更为严重的是,洪秀全这位太平天国君主,却对杨辅清的种种罪行视而不见。反而是韦俊成为了背锅侠,遭到朝廷猜忌和围攻。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绝境之下,即便是韦俊这样一代猛将,也不得不做出最后的抉择。1859年,他带领残余"右军"离开池州,转而投奔了胡林翼的大营。

对于韦俊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毕竟,他可是太平天国的元老级人物,曾与洪秀全并肩作战,为革命事业贡献卓著。如今背叛到此,不啻是生生葬送了自己多年来的努力和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就在此时,胡林翼伸出了橄榄枝。这位清朝名将素有大度,得知韦俊愿意归降后,立即对其加以礼遇,并安排其入伍效命。

于是,韦俊麾下"右军"余部改编为"安龙军",其本人则被委以重任,统领近万官兵,重新崭露头角。不久后,他更因战功彪炳,被升任为"镇抚宁国将军"。

凭借着深厚的军事功力,韦俊随后在池陆之地,连捷告捷。他不仅重创了太平军在江西和安徽一带的势力,更将清军的防线一直推进到皖南地区。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要数枞阳之役。1860年,韦俊亲率大军猛攻安庆城,切断了太平天国向南纵深输送粮草的命脉。

威震皖南大捷有功,最终伤寇于南京城下

投降清朝后,韦俊在池陆之地连战连捷,为清军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战绩。他的武勇无疑让太平天国元气大伤,但同时也彻底葬送了自己在天朝的前程。

1860年,韦俊领兵直扑安庆,切断了太平军向南输送粮草的命脉。次年,他更是亲率大军猛攻北门口,直逼太平天国腹心重地——南京城下。

北门口位于江苏省南端,北靠长江,南控南京城门,是南京的咽喉要地。这里原本驻扎着太平军10余万大军,素有"钢铁长城"之称。

然而,面对韦俊这个旧识,太平军却防不胜防。凭借着长期积累的战争经验,韦俊打响了血战北门口,最终一举将其攻陷。

此役,韦俊所部安龙军火力猛烈,发起了连番猛攻。在这种重兵节节推进的压力下,太平军阵脚大乱,溃不成军。更有甚者,直接背叛投诚。

最终,北门口被攻陷,使得南京城陷入了重围之境。太平天国从此境况坎坷,元气大伤,接下来即将加速走向衰亡的命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门口之战还酿成了一段佳话。据史载,韦俊攻城之时,怀着留情旧部之心。他在攻城时亲自下令,让士卒们谨慎开炮,避开了旧日太平军驻地。

当时,正值3月桃花盛开之时。当韦俊部众渡过长江后,顿见满山桃红,不禁心生感慨。他当即将令行下:"照桃花树下旧营开炮,休伤此间花树。"

于是,旧日驻地这片桃林竟得以毫发无损。后人为纪念韦俊这番留情之举,更在此树碑立传。"桃林避炮"的典故,遂成为他晚年生平中最温馨动人的一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凭借着连战告捷,韦俊最终被清朝重用,被封为"武威将军"。但就在此时,他却遭遇了人生的最大的羞辱与不公。

彼时,清廷渐渐收复了南京,太平天国也步入了覆亡的末路。为了迅速结束战乱,朝廷下令免除太平将领的功名,俾其能心无旁骛地投诚。

韦俊原本忠勇卓绝,赫赫有功。但在这道命令之下,他的所有功勋却一夜之间归于虚设。他数十载的辛勤付出,竟付诸东流,连最基本的封赐也无法获得。

直至弹尽粮绝,太平天国才最终在南京的城头上空升起了白旗。韦俊即使夺取了南京的全部城池,在朝廷眼中,却与乌合之众无异。

人生最大的不公与屈辱,终于降临在韦俊的身上。尽管历经磨难,他仍活到最后,同时也亲眼目睹了自己一手促成的太平天国覆亡。这无疑是对他无上功勋与人生抱负的最大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