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知青廖晓东为报恩,嫁给一位农民。新婚夜,廖晓东劝说丈夫洗脚,谁料,丈夫反手甩了她1耳光,大骂道:“你们城里人就是事多。”

廖晓东的父母在她还在襁褓的时候,就因为战争而不幸离世,由同是战友的养父母抚养长大。她心怀感恩,立志要帮助他人。高中毕业后,她不顾养父母的劝阻,毅然选择去农村插队,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改善农村的生活。

诸城县的三官庙村,廖晓东开始了她的新生活。白天,廖晓东和村民们一起在田间劳作,7斤多重的2大桶水压在她瘦小的肩膀上,硬是不吭一声,咬牙挑了40多担水。晚上点亮了油灯,开始学习农业知识。

即使在身体疲惫、双腿酸痛的时候,廖晓东也从未放弃。第二天,她依然会早早起床,继续和村民们一起挑水种豆子。

村民们忍不住赞叹:“这姑娘真能干,看她那挑水的劲头,那干活的麻利,一点也不比我们差!”

廖晓东对村民的称赞只是淡淡一笑,因为她心里知道,想要改变农村的生活,要结识更多愿意为农村付出的人。

在一次学习会上,卢照东一个工作积极但家境贫寒的民兵连长,走进了廖晓东的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上,卢照东说:“打从我爷爷那起,我们家连个媳妇都没娶上。我爹也是,我是他捡来的,我爷爷也是这么捡的他。现在我三十好几了,还是一个人,家里穷得叮当响。”

在卢照东身上,廖晓东看见了自己的影子,而且卢照东的积极帮村里乡亲干活的态度与她的理想不谋而合。廖晓东深受触动:这不就是自己一直想找的人吗?

会后,廖晓东走到卢照东面前,坚定地说:“照东哥,我愿意嫁给你,和你一起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好。”

卢照东愣住了,他没想到会有人愿意嫁给他,低声说:“你...你真的愿意?”

廖晓东点了点头,:“我愿意。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然而,让廖晓东没想到的是,男人在人前人后是有两副面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婚夜,廖晓东轻手轻脚地端来一盆热水,对卢照东说:“照东,一天辛苦了,来泡泡脚,解解乏吧。”

卢照东突然脸色一沉,猛地站起身,一巴掌狠狠地甩在廖晓东的脸上,大骂道:“你们城里人就是事多,洗什么脚!”随即摔门而去。

婚后不久,卢照东的真实面目显露无遗。他每天只是到大队完成表面工作,到点就回家,不打扫卫生也不煮饭,躺在炕上等着廖晓东为他做好一切。稍有不顺心,他就将怒气发泄在廖晓东身上,让她时常新伤带着旧痕。

即使在怀孕期间,卢照东也没想过搭把手,不说一句关心的话,只顾自己。

看着廖晓东日渐消瘦的身影,她的好友终于忍不住,劝她离开。然而,廖晓东却说:“我们会好起来的,我也相信他总有一天会变好。”

但现实远比她想象中残酷。廖晓东所期待的丈夫的改变并未到来,反而变本恶劣。

1972年,为了让村里更多的小孩能读上书,廖晓东联合几位知青和村委会的人一起创办了学校。

这一行为引起了卢晓东的强烈不满:”你这个女人,整天不知道在外面忙什么!你应该在家里伺候老子!”

廖晓东坚定地说:“孩子们是村里的希望,我不能放弃他们。”

一说完,廖晓东就被重重地推倒在地上,久久不能起来。这样的事,几乎每天都会上演。

尽管如此,廖晓东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不顾伤痛,每天奔波于家和学校之间,身体越来越瘦。

直到她在课堂上晕倒,被送往医院。

尽管医生劝她休息,但她的心仍然牵挂着孩子们:“我不能让孩子们没有老师。”她坚持出院,继续她的教学工作。

一个月后,廖晓东的病情恶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了4岁的儿子和6个月的女儿。

终年27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妻子去世之后,卢晓东开始给妻子开追悼会,褒扬妻子生前的付出,为自己立“爱妻人设”。

可生前没有被好好爱护,死后再歌功颂德又有何用。

但凡他在妻子生前多分担家庭责任,妻子可能也不至于年纪轻轻就累到撒手人寰。

他们的结合,在廖晓东的理想里是1+1>2,是希望生活更好,结果不但没有更好,还变得比单身时更差。

她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她留下了更为珍贵的东西——给村子带来希望,和给孩子们带来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