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的一天,我院执行干警彭璐正在谈话室内接待当事人。这时,一阵激动的吵闹声传来,随之走进来一名60多岁的老妇人,空荡荡的衣袖令人揪心!彭璐一边安抚来访者情绪,一边细致询问其诉求......

提供劳务身受重伤 赔偿兑现“遥遥无期”

经了解,来访者叫陈某,2013年其受雇于朱某在为王某家建房时,不幸遭遇重伤导致双手截肢,生活从此天翻地覆。后经我院裁决,朱某须赔偿陈某73.4万元,王某对赔偿款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然而索赔之路却异常坎坷,陈某于2014年向我院申请强制执行,因朱某、王某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被迫终结本次执行。

执行过程一波三折 穷尽手段仍不履行

时光流转,案件也更换了几任承办人,虽然从未中断执行,却始终未能画上句号。由于生活因伤残而陷入困境,精神与经济的双重压力致使陈某及其家人对被执行人深恶痛绝,同时将这种情绪转移到了法院、执行法官身上。执行法官们虽穷尽执行手段,包括现场调查、搜查、拘传拘留等措施,但朱某与王某始终未完全履行。

被判拒执仍不履行 另辟蹊径寻求突破

2019年,在掌握一定线索后,执行法官将朱某以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移送公安机关侦查。然而,即便面临刑事制裁,朱某仍旧拒不履行,最终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屋漏偏逢连阴雨,2021年,连带责任人王某去世,而朱某出狱后情绪更加消极,案件再次陷入僵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僵局,执行干警决定另辟蹊径,从朱某的子女寻找突破口。承办人多次前往其子女住处进行一对一谈话,阐述其父亲的失信、拒执行为对家人的影响,陈某的窘况以及法院对该案的执行决心。通过反复法律释明、权衡利弊,被执行人儿子有了初步代父履行的意愿。

“调解”+“救助” 案结事了止纷争

执行干警迅速抓住时机,多次组织双方子女面谈,双方关于赔偿额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经过对朱某儿子经济能力和陈某家庭现状的综合考量,执行法官为陈某申请了的执行保险救助,既促成了案件和解,又体现了对困难当事人的关怀。最终,朱某儿子当场履行了赔偿协议,至此一起历时近十年的“骨头案”得以成功化解。

来源|赣榆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