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评论

一日,张女士身体不适,想在短视频平台上寻找解决方法,在A网络平台刚看过的健康科普视频,在B网络平台又出现了似曾相识的内容。这样的情况你有没有遇到过?

一段时间以来,对于一些健康科普短视频的争议和“吐槽”屡见报端。这些短视频大多是按照“套路”统一“炮制”,并且集中出现在短视频平台上。有的短视频中,来自不同地区的医生用同一模板拍摄了雷同的内容,还有一些短视频甚至打着科普的幌子,面向公众“贩卖”健康焦虑。这些现象无疑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甚至需要各方努力“纠偏”。

对于公众来说,健康科普意义重大。一方面,公众对于优质健康科普内容的需求比较旺盛,这就需要我们提供与之相匹配的优质内容,帮助公众获取权威、准确的知识,进而提升健康素养,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高质量的健康科普通过面向大众培育健康理念、促进健康行为,有助于节约医疗费用。有许多研究表明,很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现越早、干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前期在预防的投入,可在后期的治疗等相关医疗环节中节约费用。

近年来,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科普已成为一种“刚需”。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多个省份将科普作品纳入医务工作者职称评审的业绩成果之中。医务工作者做好健康科普也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以便患者能够更有效地选择医生进行诊疗。

在健康科普需求旺盛的背景下,我们也看到一些异常的现象,即以短视频的流量当质量。

很多人认为,在传播中,流量才是“王道”。健康科普短视频如果有流量固然好,这意味着它有广泛的传播。信息只有传播出去,才能继续探讨它是否实现了目的、发挥了价值。但是,如果这些流量是靠贩卖健康焦虑而获得的,又或者是某些机构通过“操作”而获得的,那么这样的流量不要也罢,因为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播,更称不上是真正的科普,它不仅是以科普之名行非科普之实,甚至还会对公众产生误导。如果其作者是医务人员,还有损医务工作者的整体公众形象,更是对医务人员需要做好科普这种理念的一种扭曲。

虽然公众对健康科普的需求一直都很旺盛,但是这种需求是对高质量内容的需求,如果用流量稀释了质量,那么公众的需求依然没有得到满足,一方面他们要学会搜索和获取信息,另一方面还需要对手头的信息进行甄别和判断。这让公众在健康知识素养提升和获取高质量内容的方面更无所适从。

笔者认为,好的科普一定是“颜值”和“研值”的有机结合,既要让读者在视觉和听觉上有好的体验,同时也要传播科学共同体达成共识的内容,让传播内容有科学价值、研究价值。不能只顾着形式上的美感而忽视了内容上的科学性,甚至为了增加流量而故弄玄虚、夸大其词,甚至自编自导自演一些桥段。

此外,从受众的视角来说,观看科普短视频的首要目的是解决问题,但是如果这些问题本身就是被设计出来的,不是真问题,那么这样的科普又有什么意义呢?

有人认为,医学科普短视频的制作应本着“情绪向下,价值向上”的原则,因此需要在满足情绪价值的基础上传播健康理念。但是,如果这种情绪价值是被刻意杜撰出来的或者演绎出来的,那么我们是否需要这样的情绪价值?

公众对专业人士,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具有天然的信任感,但是在短视频平台上,普通公众有时候难以辨识谁是真正的医务工作者,谁又是穿着白大褂的“演员”。这也要求短视频平台应该加强监管和审核,尤其是对发布健康科普相关内容的账号、主体要用更严格的标准进行要求。同时,推动高质量医学科普内容的传播,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切勿为了一时的流量,而忽视了质量。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大鹏

编辑:胡彬 李诗尧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