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平板头上担,又见才子伴乐谈。
开门见山,今天的主题来自水月雨,今年上半年,水月雨正式推出了旗舰级头戴平板耳机Cosmo大都会,尽管先前也看到过工程机的亮相,但是官方发布最终成品则是4月份成都展之前。在大都会之前,水月雨已经在产的头戴平板耳机有2k价位的PARA乐园和3k价位的VENUS启明星,这次作为旗舰产品,大都会站上了5k级别的价位,和工程机阶段的万元定位传闻差距挺大,也算是高喊低开,变相刺激了一下玩家的购买欲望吧。我对乐园的印象不算深,对启明星印象很是不错,其一是每次展会都可以在不少展台上看到它的身影,其二是在这些展台上或便携或台式的系统上,启明星的表现都很不错,不暖糊也不油腻。有这个珠玉在前的良好印象,当大都会亮相之后,免不了要手痒申请一发,结果发现,这耳机的秉性和启明星不太一样,有点傲娇的。磨合了两个月,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些自己的感受。
在发声单元上,大都会和乐园、启明星一脉相承,都是100mm尺寸的平板,换句话说从耳机的框架结构来看,这三款耳机属于一个平台,拥有类似的外观和颜值,不排除有些零件是可以通用的,整体比较有金属感。从头梁尺寸调节来看,大都会和乐园的相似程度更高,大都会的自重超过了500克,在头戴大耳里面不算轻,但是在平板大耳里面算是中等吧,头梁下方有一块皮质的头带分担压力,整体佩戴舒适度还是可以的,私以为如果大都会的头梁和乐园、启明星那样采用镂空设计,应该也能适当减轻一点,但不会太多,平板的重量主要还是在磁路那里。磁路这个东西是个双刃剑,和灵敏度成正比,也和重量成正比,大都会的阻抗不高,只有15欧,灵敏度是100dB/Vrms,看着挺高的是不是?水月雨在官网上很鸡贼地在阻抗和灵敏度后面打了个括号(@1kHZ),这个1kHZ信号下的结果就和同样前提下的THD一样不具备太多的参考性,对于大口径平板单元尤其如此,不同的工作频率会对应不同的阻抗以及灵敏度。在我看来,大都会并不是好驱动的耳机,说个直观的体验,德森瑞曾经出过一个小型解码耳放一体机叫H1,专治各种难推耳塞,推拜亚T1三代这种头戴也是轻轻松松,结果大都会插上去,我把增益开到HIGH,再把音量开到最大,才刚刚好是正常听音的声压,这tm就离谱。便携设备里面,目前我觉得推大都会能算及格的,也就ifi那个大菠萝2,当然大菠萝2本身就不是什么正经的便携机型(最大输出5w+5w比很多台机都高),所以说句不客气的,当下大部分便携播放器,就别搭配大都会了,即便声压够了,连续大电流的输出也不见得跟得上,何苦为难内置电池呢。
从初期尝试上,便能感受到大都会不是启明星那种随便推推都会很好听的主儿,哪怕外形相似。在吃不饱的时候,大都会的声音是很“缩”的,并不仅仅是动态起伏的压缩,也包括声场的坍塌,也让我们见识了其下限,因此也难怪不少玩家吐槽大都会甚至不如下级的启明星。但龙生九子,不同的价位标注的其实自家产品的性能上限,这点水月雨可能比在坐的各位都清楚。驱动门槛上,个人的建议是,如果是便携玩家,那么大菠萝2和类似体量的便携耳放是聆听大都会的及格线,如果是桌面玩家,选择相对多,我们继续。
在前阵子成都展上,水月雨动用了一台采用西电原厂300B的分体式耳放去伺候大都会,前端是二嫂,虽然有大炮打蚊子炫富秀实力之嫌,但其整体思路是值得我们参考的,一是充沛的供电,二是偏重于解析力的前端。展会上见到另一个相对性价比的搭配是钰龙的网播数播一体机Asura阿修罗。西电太贵我抄不起,钰龙相对平价,是一个可以抄作业的方案,才子手里也有阿修罗一体机,这台机器算是把大都会的框架推开了,声场表现和便携设备上判若两机,整体呈现出一种球形的场面感,很是规整,拿来听巴洛克时代的各种协奏曲是非常适合的,可以听出,大都会的声底是清新透明带有点亮丽的,阿修罗一体机的中频和低频保留了钰龙对于人声韵味的追求,而这个味道也随之来到了大都会身上,听流行人声不显得毛躁,无论是日式演歌还是港台老歌,歌手的嗓音情绪都可以充分表达,单就大部分人声类作品而言,这套可以毕业。让我比较意外的是这个组合下,大都会的低频表现有下潜也有足够的凝聚力,量感不算特别多,器乐协奏里面的低音通奏演绎合格偏上。但是这套组合有两个地方让我觉得可以继续提升,一是声场的虽然规整,但是规模不算特别大,放得下小编制室内乐和巴洛克作品,但是放不下配器众多的大编制管弦乐;二是两端延伸,尤其是高频的细腻度还是可以再贵气一点,没办法,展会上我听了快一个小时的西电300b推大都会,两厢对比,印象深刻。
声场的问题有三个路子可以改善,其一已经有烧友提及了,更换耳罩。大都会原配的耳罩是打孔的羊皮耳罩,佩戴舒适但耳罩本身厚度比较薄,因而耳朵距离振膜也相对比较近,改用厚一点硬一点同时透气的耳罩是可行的,只不过我手比较笨,不确定耳罩扯下来以后能不能正常装回去,所以这个方案我暂时只围观。其二是换线,原配的耳机线是单晶铜,换成纯银或者银铜升级线以后(我尝试了泽锋和飞傲),声场有明显的扩大,呈现出椭圆的形状,这种扩大是伴随着结像没有跟着变大作为前提的,更多的微动态填充在新营造的空间里,没有出现假大空的声场,也因此可以装得下更多编制规模的乐团,效果我是满意的,注意事项是,不要只顾高频的华丽,升级线的底盘很重要,否则就是断线的风筝。
在换线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声场的第三种方案就是更换前端,前面说过那个专制不服的德森瑞H1,在大都会身上栽了跟头,于是换了它的大哥来伺候,德森瑞目前的旗舰一体机M1。因为M1不像阿修罗那样可以直连网线推送流媒体,所以前端用了仙籁的Z1plus,核数一体。采用外置电源的M1走的是小身材大能量的路线,开到大耳模式后,即便是低增益也可以将大都会的经脉关节全部打开,同时比先前更加充沛的动态也源源不断地输入,在这个阶段下,大都会相比之前最大的提升,在于密度,无论是人声还是器乐,都体现出更为凝聚的能量感,我用它听Supraphon唱片出版的雷哈单簧管五重奏&圆号五重奏(Zahradnik&Klanska&Panocha组演绎),致密的管乐甚至有了一种“粘滞感”,其实这是系统信息量和瞬态响应的功劳,但我知道在香港的印象杂志里,他们把这种流畅且高密度的声音叫做“模拟味”。很多优秀的中高端耳机都会有个特点:前端提供的大量细节,耳机都可以“吃得下、播得出”,典型的如HD800,而大都会身上多少也有这个潜力,其实最初在阿修罗一体机上驱动的时候,你会听到灵动迅捷的声音,有一定韵味,但是和高端设备相比还是有点薄。换成M1驱动之后,大都会声底上的厚度被慢慢开发出来了,中高频的透明依旧保留,中低频的底气逐步增强,如果听奥斯卡彼得森的三重奏爵士乐,你会清晰听到牛筋BASS提琴真的是很大一个琴腔在进行共鸣,而不是普通大提琴的结像体积。M1这个平台对于音乐的适应面已经比较齐全了,不过我还是觉得这个组合上,大都会听人声和爵士乐会更加合适一点。
如果系统能提供的信息量继续向上走,会如何?那便是分体系统出场了,首先尝试了歌诗德的西装,R26解码(外接C18时钟)+H26耳放,这套的声音风格和德森瑞M1完全不一样,整体信息量更大一点(但不多),暖度要低一点(但不冷),没有M1那么热情澎湃,也许正是音色上的这些差异,我用这套组合听古典音乐的时候会更多些。别看水月雨品牌一直有点“ACG”的感觉,但是在比较中性的平台上,大都会的器乐水准是不差的,它的声场相对开阔,不是那种边界感很强的风格,混响也不重,是那种清新明快的表达方式,这套素质上强过M1套一丢丢,但我觉得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更多的是风格差异。另一套分体系统,是XIAudio的Sagra解码和方程式耳放(加持线电)的三件套组合,这套是Abyss 1266的官方推荐前端,在平板驱动上有加成,有一说一和前面几个已经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了。也是为了测试一下大都会的潜力,这么说吧,和先前系统相比,解析力的差距是有的,最大的不同在于控制力,在于对100mm大口径单元收放自如的控制力,爆得出去,收得回来,也就是在这个组合下,忽然有点觉得水月雨一开始说大都会实力定位万元档也不纯粹是商业宣传口径,后来看到网上也有用功放驱动大都会或者启明星的玩法,细想一下,不无道理。
文末,总结一句吐槽一句,总结是:9.9k的底子,5k的身价,8k的驱动门槛,玩不玩的转?吐槽的是:都是旗舰了,包装里能不能送个硬质的耳机包?另外重量能再减一点点就好了,好几次听到半夜醒来,耳机早已经滑落在怀里的猫主子脑袋上欢歌鸣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