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装电梯只是起点,更重要的,是让电梯长久持续地运营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4日,浙江绍兴,大雨瓢泼。

家住上虞区百官街道平阳山社区振通新村4幢2单元6楼的徐思锋冒雨下楼,绕着门口尚未完工的电梯走了两圈,似乎是确认检查无误后才转身回家。路过的邻居见状打趣:“徐师傅,雨天电梯不施工,您这是在看啥?”徐思锋一时回答不上来,边笑边喃喃自语:“我就是看看进度。”

徐思锋对这部电梯盼了太久。

振通新村建于世纪之交,含6幢房子共12个单元,徐思锋所住的6楼为顶层。大约两年前,徐思锋刚刚退休,想将父母接过来住更方便照顾,但老人上了年纪,行动不便,上下6楼实在费力。他便和邻居一起张罗起加装电梯这件事,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直到去年,加梯才迎来转机。去年开始,上虞将加梯工作与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相结合,振通新村是首批试点小区之一。此举不仅提升效率,还帮居民们省了钱。即便是徐思锋这样的顶楼住户,每户也只需出资3万元左右。前不久,小区内首部电梯完成加装,而徐思锋心心念念的电梯也将于下月完工投用。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一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相关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千头万绪,尤其要让利益诉求各不相同的人找到“最大公约数”,谈何容易?更何况,即便加装电梯完工了,也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还要面临“谁来管、管什么、钱谁出”等后续管理和运维问题。

记者采访发现,长三角各城市对于老房加梯和后续管理的探索陆续走入下半场,特别是今年以来,各地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大机遇,创出很多成功的案例。记者采访发现,长三角各城市对于老房加梯和后续管理的探索陆续走入下半场,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重点逐步转向成片加装。杭州、嘉兴等地提出引入听证会形式,帮助解决更多人的顾虑;绍兴则借势借力,将加装电梯与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建设等相结合,提升效率。另外,杭州、南京等地还曾推出“公交电梯”“租赁电梯”等模式,试图给出更“激进”的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绍兴新昌顺和家园小区,从2020年开始加装电梯,所有单元楼道已实现加装电梯全覆盖。 受访者供图

今年4月,绍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开了《绍兴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实施意见(修订)》,总结此前经验的同时,还对原有方案进行了修改和细化。很多人期待,这份新文件的出现,或许可以成为一个转机,能够更好地推动工作。

考虑细一点,麻烦少一点

加装电梯,最难的是协调群众意见,尤其是低层住户,因加装电梯影响采光、通风、用地等,往往会滋生抵触情绪。很多老房子的加梯计划都是中途流产的。

上虞区政府的留言平台上,今年1月曾有过“振通新村小区强装电梯”的信访投诉。留言中称“加装电梯从无到有,属于违章建筑”。另外,留言中还列出加装电梯的不利因素。比如,外挂电梯占用大量空间;破坏老楼墙体结构,存在安全风险;消防安全隐患增加;影响低层住宅采光,噪声污染;低层住宅价格剧降,个人利益受损等。

但要真说起来,和徐思锋一样盼着小区加装电梯的居民,其实更多。平阳山社区副主任董益菠告诉记者,振通小区是比较典型的老旧小区,居民的年龄整体偏大。小区122户居民中,60岁以上人数占比超过70%。此前,社区曾针对加装电梯一事做过民意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居民都表示同意。

即便如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有各种反对意见。为此,街道和社区没少花心思。董益菠已经记不清开了多少次协调会,但那段时间她几乎每天都要上门做居民的思想工作,挨家挨户去敲门。时间一般趁中午或者晚上,这个时候,居民们都在家里,吃饭的时候,聊起来也会比较轻松。“白天找居民,晚上想对策,经常要忙到凌晨一两点。”

另外,还要发动邻里和楼上楼下居民反复游说。百官街道村镇建设办项目负责人徐伟达说:“一方面,毕竟住了二十来年,大家都是邻居,总归有点人情面子的;另一方面,很多邻里日常的小摩擦,在加梯这个具体场景中,都被放大了,但只要把问题说通了、解决了,工作也就好推进了。”

前不久,小区1幢2单元的电梯加装完成,总算是了了很多人的心愿。此后,徐思锋所在的4幢2单元的电梯也即将完工,计划于下月投入使用。虽然距离小区全部加装12部电梯的目标还有距离,但徐伟达信心满满。

在这方面,不妨再看看嵊州市的经验。2022年,嵊州盛都花苑北区15个单元完成加装电梯工作,成为绍兴市首个实现加梯全覆盖的老旧小区。嵊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物业科科长郦剑告诉记者,当时,住建部门专门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做了详细的调研:“只有专业的回答,才能让更多人信服。”

比如,反对的声音主要集中在1楼和2楼。有人担心影响采光,有人怀疑有噪声污染,那么到底影响多大?他们请了专业的测试机构,检测的结果是,采光影响不超过半个小时,噪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还有人抱怨,老旧小区本就狭窄,外挂电梯又占用大量空间,可能产生安全隐患。于是,小区通道宽度被严格限制,来保证“一楼单元门打开后,两辆电动自行车可交会通行”。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电梯的安装位置涉及一户居民的车棚,若车棚拆了,这户居民的停车就不方便。后来,物业和居委会想了办法,把小区里一个闲置的车棚和这户居民做了调换,这户居民很痛快地答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绍兴嵊州盛都花苑北区,是绍兴是首个整体加装电梯小区试点。 受访者供图

“总的来说,我们要把自己当成每一幢要加梯的居民,方方面面尽可能替他们考虑周全。前期考虑细一点,后面麻烦就会少一点。”郦剑总结经验,“主要就是实实在在告诉他们,确实有影响,但是影响不会很大,而且加了电梯会提升小区的形象和档次”。他还发现,“整体加梯后,小区洋气了很多。不仅如此,小区房价也迎来上涨,虽然低层涨价没有高层多,但至少打破了跌价的传言”。

杭州的经验也值得借鉴。此前,杭州创新提出加梯听证会的机制,听证会由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律师、调解员、电梯设备专家、加梯申请方代表和反对方代表等人员参加。听证会搭建了公开透明的沟通平台,让双方意见都能得到充分表达,有利于化解加梯矛盾。今年4月公示的《绍兴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实施意见(修订)》中,也将增设听证会条款纳入其中,具体效果让人期待。

绍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物业科科长钱路琪表示,很多工作都是一步步摸索出来的,针对低层业主反对强烈的问题,此次也提出了优化措施,来减少矛盾纠纷。例如,征收权益均享和减少最大干预等,前者指的是当房屋被征收或拆迁时,未出资的低层业主也享有同等权益,后者则对加梯限重进行限制,尽量减少对底层住宅和相邻建筑的不利影响。

省一点,再省一点

经费同样是个大问题。毕竟,除了政府补贴,还要居民自己真金白银地掏钱。

郦剑告诉记者,电梯加装需经历方案设计、意见征求、资金筹集、施工建造、完工验收等程序。这一过程中,居民首先要完成资金筹集后才能建造电梯。一般来说,需要加装电梯的几乎都是老旧小区,居民大多是退休老人,收入不高,一次性支付数万元资金颇有压力,加装电梯还可能涉及地下管线改造迁移等,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截至目前,绍兴全市累计已完工加装电梯1088台,加梯数量位居浙江省第二位,仅次于杭州。相对来讲,绍兴的加梯补贴较高,因此进展也较快。绍兴市区每台加装电梯的补贴标准为25万元。在此基础上,上虞还为每台电梯多拿出5万元,专门补贴给一楼和二楼住户;柯桥、越城对5台以上整体加装的小区,再给予每台5万元的补助。在嵊州,受限于当地财政情况,每台加装电梯的补贴标准为15万元。

有人算了笔账,绍兴6楼住宅加装电梯的费用在45万元至50万元之间。其中,按绍兴的标准,管线迁移费用由地方财政和管线迁移单位各承担一半,业主不必出钱。如果是整片加装,将加装电梯与老旧小区改造结合,所涉电梯基坑建造相关费用纳入旧改工程,还可再省一笔钱。理想情况下,算上政府补贴,每部电梯业主自筹的费用仅需十多万元。而在嵊州,加梯的费用一度达到30万元。

“可别小看这个差距。虽然看起来差了20万元,但如果换个角度想,可能就是差了2倍,这个心理落差可能就有点难以接受了。”郦剑说。这个落差一度让包括盛都花苑北区在内的嵊州加梯工作陷入短暂的停滞。

不过,嵊州也想了新办法。比如,以小区整体加装的规模效应为条件,经过与电梯企业的协商,采用打包加装模式建设。由加梯企业与小区业委会或社区签订整体加装合同,企业先行垫资建造,完工后再与业主签订合同。此外,建成后业主还可以选择一次性或分期付款两种模式。经济实在困难的,最高可选择5年的分期付款,并实施5年兜底维保。一番操作下来,每部电梯的加装费用大概可下降5万元至7万元。

目前,在绍兴,虽没有明确规定,但电梯加装费用基本按照“一二三四”的比例分摊。即一楼二楼不出钱,三楼及以上分别按10%、20%、30%和40%的比例出钱。出钱最多的是6楼。每年的电费和维保费,也由每户按相应比例分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绍兴嵊州湖滨公寓,2022年已完成所有电梯加装工作。 受访者供图

2022年,盛都花苑北区的15台电梯安装完成,有媒体采访小区居民,有居民表示:“算上政府补贴和街道‘奖励’,出资最多的顶楼也只要拿出3万元。”他还去打听了一圈,发现这个价格算挺便宜的。记者跟徐思锋打听,他的说法也差不多。“我们一户出3万元就能装个电梯,这多划算啊。”徐思锋感慨。

算起来,徐思锋家门口的电梯能装起来,和加梯成本持续下降也有关系。这两年,绍兴全面推进整体加装模式,主要是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和未来社区建设等工程,在具备条件的建设改造项目中推进整体加装工作。暂不加装的单元,则预留电梯沉井位置和各类管线接口。听起来有些复杂,但目的还是在于降低加梯成本,让更多人受益。“简单来说,就是包括地下勘探、图纸设计等步骤,都由政府负责,对业主来说,前期费用都可以省掉了。”徐伟达说。

为了加装电梯,绍兴下了大力气。钱路琪告诉记者,接下来,绍兴还将优化程序,尽可能减少业主损失。以前,加装电梯的第一步,是需要提前委托专业的建筑单位对相关项目进行专项设计并出具报告,这部分费用由业主自行承担。由于是规范化设计,费用相对较高,如果后续无法推进落实,这笔钱也就成了“沉没成本”。现在,项目初期只需要提供初步方案即可,并将专项设计方案调整至施工图审阶段。如果前期协商不成功,电梯装不了,那么也就不用出设计方案的钱了。

运营维护,未雨绸缪

眼看着电梯即将完工,徐思锋有些激动。用他的话说,“平日里走进走出,总会想着多看两眼”。对他来说,电梯完工后,他终于可以把父母接过来了,并且以后也可以更方便地帮子女带孩子了。“加装电梯,惠及的其实就是一老一小。”徐思锋说。

不过,他最近也有新的担忧。加装电梯完工了,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他听说过,有的地方好不容易装好了电梯,但由于没谈妥后续运营管理的问题,最终电梯停用。

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由于加装电梯大多处于室外,对很多电梯来说,5年是一个门槛,之后就可能逐步会出现一些问题,随之而来的,维保的费用也会相应增加。长三角很多城市从2018年前后开始加快推进既有加装电梯相关工作,目前已陆续步入下半场。记者曾多次听人提到:“做好老房加装电梯的‘后半篇文章’,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

一般来说,电梯作为特种设备,都由物业公司管理。但实际问题是,大多数加装电梯的老旧小区,并没有物业公司。郦剑表示,目前嵊州采取的是打包运营的模式。“电梯企业既负责加梯,也负责后续的维保等问题,实行的是5年兜底维保。”郦剑说,这样的好处是方便管理,价格也比较优惠,每部电梯每年6000元,既包括电费等运营服务费用,也包含年检费用和外立面、玻璃等维保费用。不过,此项协议即将到期,后续还要视具体协商情况来定。

在绍兴,类似的模式比较普遍。很多小区在加装电梯前,还会额外签订一个合同,将后期的运营管理和维修保护等都委托给电梯公司。钱从哪里来?每幢楼或每个单元会推选一个业主代表,由他去建立一个公共账户,费用则按照前期协商好的比例分摊,再通过公共账户进行支付。

“我们的电梯都是刷卡的,刷完卡才能到达指定楼层。也就是说,通过使用权限来作为限制条件,如果哪户没有缴费,那么就停用他的使用权限。这是目前我们探索下来,操作性比较高的方式。”相关工作人员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绍兴诸暨桂花园小区,已有7台电梯完成加装。 受访者供图

对于加装电梯的运营问题,长三角还曾出现过更“激进”的尝试。

比如,南京曾探索“租赁电梯”模式。2018年,南京樱铁村小区与西安标准电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租赁电梯推广试点。住户按照楼层不同,在15年内每年缴纳相应标准的租金,便可刷卡乘坐电梯,使用次数没有限制,同时也有专门的运营公司负责电梯的检修。不过,虽然试点很早,但这部电梯花了近两年时间才建成,直到2020年5月才交付使用。后来,由于电梯公司无法实现收支平衡,项目被迫取消。

2021年,杭州市临安区碧桂苑小区1元1次的“公交电梯”也曾引起不少讨论。所谓“公交电梯”,指电梯公司全额承担前期建设和后期维保费用,居民按乘坐次数收费,住在高楼层的居民肯定使用多,住在低楼层的居民一般使用得少。不过,几个月运行下来,数据不大好看,乘梯人数比预估的少,盈利比较困难,最后不了了之。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类似探索没有跑通盈利模式。“公交电梯”运营收入主要包括按次收取的电梯乘坐费和电梯广告费,风险则在于老旧小区中老年住户的接受程度不高和支付手段复杂。但在实际运营中,由于老旧小区的楼层和住户有限,广告收入不多。“租赁电梯”的难点在于资金回收周期过长,对电梯公司而言,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

但无论“公交电梯”还是“租赁电梯”,都旨在推动加装电梯快速安装,也曾吸引了更多人对这项工作的广泛关注,这无疑有积极意义。事实上,加装电梯只是起点,更重要的,是让电梯长久持续地运营下去。老房加梯一向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但如何真正让加梯体现民心所向、多方共赢,还有待持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