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活环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受到,无论是在社会和网络环境中,一种令人深思的现象逐渐浮现:“何不食肉糜”的言论愈发常见。过去人们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关怀他人、关心社会的精神,在现实中似乎渐行渐远。

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外表出众、收入丰厚、学历高深、成就显著的人群,往往更容易陷入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他们将所有的关注点都聚焦在自身,对于外界的民生问题、社会现象等缺乏应有的关心和思考。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自我中心的心态似乎成为了他们获取成功和外在优势的“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这类人交流,常常会感到疲惫和无奈。他们的言语和行为模式高度单一,无论何种话题,都能巧妙地将其引向对自身的夸赞和炫耀。例如,当你谈论社会经济的困境和对他人的安慰时,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的高薪工作和优越地位;当你提及交友的难题,他们会炫耀自己高端的朋友圈;哪怕是探讨教育公平这样的严肃话题,他们也能迅速将焦点转移到自己的优秀经历上。

也许他们并非心怀恶意,甚至多数心地善良、彬彬有礼。然而,这种“无时无刻不在装 B”的交流方式,使得对话变得空洞、乏味且无法深入。即便你虚心请教他们成功的细节和方法,也往往得不到有价值的答案,而只是更多的自我标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我们已经尽量敷衍应对,但他们却似乎乐在其中,甚至越发喜欢与我们交往,导致身边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这仿佛是一个无尽的自恋循环,让我们深陷其中,难以挣脱。

在家就是有钱的亲戚叽里呱啦,出门是个别的朋友,工作中是小老板,屁大点公司,做的是上市的梦。你们说这是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价值观的扭曲,还是个人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或许,我们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言行,多一些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怀,少一些自我陶醉,让交流变得更加真实、有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底,“何不食肉糜”这种现象越来越多,真的让人挺闹心的。到底是因为大家对弱者没了同情心,还是就想从别人那捞点情绪价值让自己爽爽?这事儿咱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要是再这么下去,人和人的交流不得越来越虚,社会不得越来越冷漠啊!咱都得长点心,别让这种歪风邪气把咱的生活给搅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