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间倒退30年,日本人可能到死也想不到一直以来被他们引以为傲的日本制造业竟会成为人们口中的笑柄。

一颗小小的中药红曲,如今到了日本人手里,为何成了杀人毒药?

最新数据显示,在服用了日本小林制药的保健品“红麹”后,近百名消费者离世,1600多人肾脏受损,受害人数还在持续增加。

日本相关部门对服用过这种药物的110人进行了抽检,近90人发现疑似慢性肾脏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保健品,了解过的应该都知道,美白丸、抗糖丸、护肝片、纤体丸等等保健品层出不穷,拥护者甚众,在代购很火的那几年,一些中产几乎是成箱“囤货”。

而小林制药是日本保健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在网络上曾经流传的各大“日本必买好物”榜单中,小林制药一家就能占据半壁江山。

而保健品“红麹”,则是他们大力宣传的“神药”。

“红麹”中的重要成分红曲,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被誉为“天然他汀”,具有降压降脂,健脾消食,活血化瘀的功效。

而“红麹”也宣称可以降低血脂、胆固醇。

每天一粒,一劳永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开始,这款产品开始销售,截至今年事发,短短3年,累计销量高达110万份。

然而今年年初,红麹吃死人的消息硬生生撕开了这家老字号日企的虚伪面具。

按理来说,中药材对人体是十分有益的,为什么到了小林制药这里却成了致命毒药呢,原来支撑所谓“工匠精神”的是卫生不过关的工厂。

在生产过程中,因为不过关,大量杂质混入保健品内部,产生了剧毒物质,最终成了消费者的肾脏杀手。

讽刺的是,在这家工厂的大门口,一抬头,就可以看到高高悬挂的“安全第一”四个大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6月28日,疑因服用红麹而死亡的消费者人数新增76人。入院人数已达到1600余人。

事情发生后,小林制药的做法简单粗暴,一句话概括:先否认→被捶死、鞠躬道歉→新发现死者、继续否认→被捶死、继续鞠躬道歉,一系列恶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愧是老牌日企,倒是将日本传统躬匠精神真的贯彻到底了。

而这仅是日本制造业问题的“冰山一角”,近年来,已经有多家日本制造企业被曝出造假丑闻。

丰田汽车,碰撞测试数据造假。

马自达汽车,安全气囊数据造假。

雅马哈发动机,车辆性能测试数据造假。

本田技研工业,噪音测试报告数据造假。

铃木汽车,车型制动装置测试数据造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究其原因,和日本政府机构对知名企业的产品监督长期缺位有关系。

或许是因为长期宣传“匠人精神”,宣传到最后,自信到连自己都骗了。

2015年,安倍政府出台了“功能性标示食品”制度,这种“功能性标示食品”无需政府部门的审批许可,只要生产企业在上市销售前向日本消费者厅提交与其声称的功能相符的依据进行备案即可。

简单来说,就是不看产品,只需备案,甚至不进行质检,就可以上市销售。

大企业钻空子的机会,这不就来了。

如今再往前推30年来看,1996年,世界500强榜单上,日本企业多达99家,占比近五分之一,与美国不相上下,而到了2020年,日本企业数量锐减近一半,去年破产的日企更是高达近万家。

有趣的是,日本造假频发的时间和日本经济“失去”的30年正好重合。

如今抽丝剥茧来看,曾经因精细和严谨著称的日本制造业,真有那么神乎其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