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平北地区是拱卫京畿、屏蔽中原,连通华北、东北、西北的重要门户,战略地位独特,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延庆、怀来、赤城,作为平北战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位置上紧密相连,在红色历史的洪流中携手并进,编织了一幕幕激荡人心的英雄传奇。时光荏苒,如今,战争的硝烟已散去七十余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下,这些革命老区在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的挖掘、带动、传承上,成为携手同行的伙伴,焕发出全新生机,成为时代进步的缩影和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新地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延庆-深挖红色资源讲好革命故事

延庆拥有深厚的革命文化底蕴。自1925年建立延庆第一个基层党组织起,红色基因便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1938年,当时平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大庄科沙塘沟村建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沙塘沟村平北红色第一村纪念馆

两年后的1940年,昌延联合县政府在大庄科霹破石村宣告成立,成为平北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不仅为当地的抗日斗争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久弥新的历史记忆。

作为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平北红色老区,如今,延庆拥有23处烈士纪念设施、已发现并走访44处抗战红色遗址遗迹,这些红色遗迹既是延庆红色文化的承载地,也是鲜活的“教科书”。“近年来,延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挖掘、发展和利用,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同时,通过在建设红色场馆、打造红色品牌、开发红色文创、挖掘红色资源、形成红色合力等五个方面‘走在前’的战略布局,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生。”延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闫茂先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

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作为核心载体,多年来持续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红色阵地作用,积极挖掘平北红色历史,并努力做好宣传、研究、接待等工作,用红色文化谱写平北地区绿色发展新篇章。

今年74岁的白秀书是一名有着48年党龄的老党员。6月29日,怀着对抗战英雄的无限崇敬之情,白秀书走进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在一张张展板、一份份文件前久久驻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党员白秀书参观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

像白秀书这样想要深入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切实感受那段英勇抗争岁月的游客不在少数。为给前来参观的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红色文化体验和深刻的历史教育,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在2021年就积极行动,完成了包括“红色平北 海陀丰碑——平北抗日斗争史实展”“光辉典范——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展”以及“为抗战吹响号角——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文化”巡展等多个展览的布展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光辉典范”廉政展览因其深刻的教育意义,被中央直属机关工委选定为中央各部委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站点,不仅提升了延庆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也进一步彰显了其在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平北抗日战争烈士纪念碑

在挖掘红色资源方面,延庆自2022年起对平北地区的40余处红色遗址遗迹进行了深入探访。同时,积极举办专家研讨会、发表学术文章,并将相关史料上线“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在红色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副主任、延庆区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夏霖,已专注此领域研究长达6年。在6年时间里,她深入钻研抗战历史,发现了许多鲜为人知且值得探究的内容。“研究红色抗战历史不仅意义深远,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越发能感受到其中所蕴藏的深厚底蕴。”夏霖说,“我也希望能通过我的研究,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知道在平北曾经上演过如此波澜壮阔的抗战历程。”

出版《烽火海陀》《烽火青春》等红色书籍、推动红色京剧《海陀山中一枝花》的创作与演出、设计开发红色研学路线……在红色品牌打造和文创产品的开发上,延庆也作出了不懈努力。连续成功举办8届的清明诗会,已成为延庆红色文化的一张名片。“红色大篷车”进基层讲党史活动,则以一种接地气的方式,让红色故事更加贴近群众。“红色讲解员大赛”以及“《平北记忆》红二代访谈微党课”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也进一步丰富了延庆的红色文化内涵,使得红色文化以更加多元、生动的形式深入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红色书籍《烽火海陀》《烽火青春》

此外,为了形成红色合力,延庆还积极探索与各级机构的合作模式。无论是与高校、国家级大馆,还是乡镇级小馆,延庆都致力于打造一个“矩阵式”的研究与宣教体系,不仅实现了研究成果的共享,还推动了红色文化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延庆让革命传统得以传承,使红色文化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激发爱国情怀的重要桥梁。“今后,我们将通过举办红色讲解员大赛、红色文化研讨会、保护红色遗址等方式,着力打造平北红色抗战主题片区,共同推进‘京张’红色文化带建设迈向新台阶。”闫茂先说。

●怀来-激活红色力量引领乡村振兴

农家小屋修葺一新、柏油马路平坦宽阔、道路两侧分布着以红色精神谱系为主要内容的路灯及灯箱、170米的英雄事迹浮雕墙一直延伸到董存瑞小时候站岗放哨的帽顶山……盛夏时节,走进张家口市怀来县存瑞镇南山堡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崭新图景。这个只有260余户、400多人常住的小村庄,是全国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董存瑞的故乡,尽管深藏在太行之北、青山脚下,但凭借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红色文化爱好者的目光。

南山堡村是革命老区,这里曾走出47名革命战士,其中董存瑞等9名英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1968年,董存瑞纪念馆在南山堡村落成,后又在2006年经历了重修扩建,并于2008年5月对外开放。如今,已成为怀来县传播存瑞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凝聚社会正能量的前沿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董存瑞纪念馆

董存瑞纪念馆讲解员王爱玲是土生土长的怀来人,从小听着英雄故事长大,在她饱含深情的讲解里,董存瑞的事迹至今依旧能激起人们心中无尽的敬意和感动。“我们的讲解不是单纯机械地背稿子,而是把真挚感情全部融入其中。”王爱玲说。在她看来,董存瑞所展现出的“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具有永恒的价值与魅力,而她所从事的这份工作,就是对存瑞精神的一种传承和弘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董存瑞故居

王爱玲告诉记者,这些年,董存瑞纪念馆吸引了不少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前来重温红色记忆、感悟红色情怀。现在,每年到纪念馆参观的游客数量能达到15万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董存瑞纪念馆讲解员王爱玲

为了能把这些游客“留下来”,南山堡村依托红色资源,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在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上持续下功夫。南山堡村党支部书记董效兵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村子的变化,“村里实施了上下水、煤改电,除了对主街道进行硬化,亮化工程也得到了全覆盖。同时,我们还将红色元素融入村庄环境,新建了文化广场、村史馆和怀来县第一个农村廉政教育基地,让英雄故乡焕发出全新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董存瑞纪念馆内部

发生改变的,不只村容村貌,还有村民的生活幸福指数。2022年,南山堡村推出了“记忆中的派饭”项目。所谓吃“派饭”,就是干部下乡入村工作时,由村干部分派到农户家中吃饭的俗称。游客在南山堡村体验“派饭”,不仅可以品尝农家味道,还可以寻找与村民碗碰碗、心连心的记忆。目前,村里已发展了8条“派饭巷”、9户“派饭户”,每户每年可增收近万元。

在董效兵看来,“存瑞精神”是南山堡村的支柱。“无论发展什么产业,都要先把红色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讲好存瑞故事、发扬存瑞精神、建好存瑞家乡是我们永远的追求目标。”董效兵说。今年,村里还计划建设旅游接待中心,发展特色农业、精品民宿,努力将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转化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促进村庄发展的动力源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新保安战役纪念馆讲解员讲解历史

一幅依托红色文化绘就的乡村振兴画卷在南山堡村徐徐展开,另一边,怀来县前进街村也迎来新变化。去年7月,新保安战役纪念馆在前进街原中心校旧址建成并开放,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珍贵的展品,生动再现了当年的战役场景。与此同时,前进街村还创新设计了摆件、折扇、德胜锣等文创产品,将红色文化巧妙融入其中,为当地的文旅产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赤城-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张家口市赤城县是平北地区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黑、白、红三条河流蜿蜒贯穿全境,赋予了这片土地独特自然风貌与深厚文化底蕴。巍峨壮观的海陀山屹立其间,如同一位历史的见证者,诉说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那段峥嵘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凤凰山公墓

1940年,原平北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段苏权等抗战将领创建了以赤城县海陀山区为中心的平北抗日根据地。在这里,平北军民英勇无畏,用鲜血染红了这片热土,淬炼出了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团结一心、勇于牺牲的海陀革命精神。

为了纪念这些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过巨大贡献的老革命们,赤城县在凤凰山公墓主轴线上建立了功勋园。该园2015年8月正式落成,占地1860平方米,分为上下三台,第一台为纪念碑广场,正面为民族魂抗战纪念碑,第二、三台则为已故老革命安葬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凤凰山公墓

原赤城县民政局四级调研员张进中是功勋园的首倡人,也是筹建过程的亲历者。他深情地回忆道:“功勋园的开园时间选择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同时也是张家口解放纪念日前夕,这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目前,功勋园内已有10位曾经转战平北抗战的老革命安眠在这里,段苏权便是其中一位。“平北虽然不是我父亲的家乡,但平北抗日战争却是他一生中记忆最深刻的一段历程。”段苏权的儿子段洣恒说道。80多年前,段苏权和战友们怀揣着共同的理想信念,毅然决然踏上了平北这片土地,与日寇进行了长达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殊死搏斗。“父亲对平北的眷恋,源于他与战友们在这里并肩作战的深刻记忆,以及他对这片热土和人民所怀有的深厚情感。对于他来说,平北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份无法割舍的情结。”段洣恒说。

与段苏权一样,平北抗日战争那段岁月也在平北骑兵支队长、原北京军区装甲兵参谋长、开国大校赖富的一生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1991年11月,遵照赖富遗嘱,他的子女将其骨灰撒到了以海陀山为中心的平北大地。2015年7月,又将赖富生前用过的老花镜、笔、尺等物品安葬到功勋园。赖富的夫人尹声波相约,百年后到功勋园与赖富相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凤凰山公墓“功勋园”

6月27日,赖富的女儿赖京力再次踏入功勋园为父亲母亲扫墓。墓碑旁,是赖富骑在战马上深情眺望平北山川的雕像。卧碑上则雕刻着一辆我国自主设计的第一代59式主战坦克,坦克上方的六颗星星象征着全家六位坦克兵组成的“赖富号”。

凝视着面前的墓碑,赖京力眼中闪烁着的,是对先辈的无限敬仰与思念。“作为革命后代,我们肩负着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的重任。这不仅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弘扬先辈们那坚定不移的信仰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要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赖富的女儿赖京力为父母扫墓

据了解,2017年3月,功勋园纪念碑广场被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正式批准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一荣誉不仅彰显了其在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方面的重要地位,也为其赋予了更深远的教育意义。如今,这里已成为赤城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阵地,持续鼓舞着广大民众和青年学生赓续英烈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并以实际行动践行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延庆、怀来、赤城,同处一片红色的热土,共同铭记着历史的辉煌与牺牲。深挖红色资源、激活红色力量、赓续红色血脉,三地人民饱含一腔热血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将宝贵的红色精神融入时代发展的步伐。

风雨沧桑,岁月峥嵘。如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下,延庆、怀来、赤城三地正在以崭新的面貌,讲述着红色文化传承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动人故事,向世界展示着平北革命老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勃勃生机与无限可能……

●行走·记录·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