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时期的大英帝国有多强大?

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在1865年曾这样描述盛极一时的“日不落帝国”:

“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是我们的银矿,南非和澳大利亚是我们的金矿,印度是我们的茶叶种植园,东印度群岛是我们的甘蔗、咖啡、香料种植园,美国南部是我们的棉花种植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英帝国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比二战后的美国还要强大。

大英帝国诞生了工业文明,是现代文明的总设计师。

世界上,除了欧洲大陆,几乎都是大英帝国的碎片,包括现在的美帝国,五百年来,大英帝国的影响力遍及整个蓝星。

大英帝国巅峰时领土多达355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四亿多,历时3百多年,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度最广的国家。”

如今英国的面积仅24万平方公里,人口仅6702万。

为何如此强大的大英帝国,却没有把自己的殖民地变为自己的国土。

是能力不够还是主观意愿不强?

只能说两者都有。

首先,英国建立殖民帝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扩大影响力和维护国家安全。

将殖民地变为国土并不是英国殖民政策的主要目标。

另外统治是需要成本的。

英属印度独立的时候,英国从印度接回了十万公务员,甚至比当时英国本土的公务员都多。

这些都是在英国出生、受教育、只不过被派驻到海外领地的纯正英国人。

为了给这些人就业,二战后英国不得不大搞国营企业,尽力给这些回国的英国人创造就业岗位。

十万公务员还仅仅是英属印度殖民地而已,如果要将殖民地本土化,需要的公务员,起码暴增几倍。

英国本土人口不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英国更倾向于通过间接统治的方式来管理其广阔的殖民地,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成本,同时保持对资源和贸易的控制。

其次,将殖民地变为国土也在实际操作上存在诸多困难。

  1. 许多殖民地距离英国本土很远,这使得直接管理变得困难且成本高昂。
  2. 文化差异:殖民地与英国本土在文化、语言、宗教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将这些地区直接纳入国土可能会引发严重的文化冲突。

3,人口问题:由于英国本土发达,大多数殖民地落后;若将殖民地纳入国土,殖民地居民就会成为英国公民,这可能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给英国本土带来巨大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导致政治结构问题:英国的政治体系是建立在议会民主基础上的,如果将殖民地纳入国土,就需要重新调整议会席位分配,这可能会改变英国的政治格局。

5,经济考虑:“间接统治殖民地”,可以让英国更灵活地制定经济政策,以最大化其经济利益。

其三,英国采用“间接统治”的策略优于俄罗斯的吞并和法兰西帝国的直接统治。

这种策略允许英国通过当地的统治精英来管理殖民地,既保持了对殖民地的控制,又避免了直接管理带来的高昂成本和复杂性。

这种策略在印度等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被证明是一种相对有效的统治方式。

历史上,英国确实曾经尝试将一些殖民地更紧密地纳入其统治体系。

例如,1707年的《联合法案》将苏格兰纳入了大不列颠王国。然而,这种做法并未在其他殖民地广泛推行,主要是因为上述提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四,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

随着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反殖民主义运动的发展,将殖民地变为国土的做法变得越来越不可行。

相反,英国开始逐步放松对殖民地的控制,最终导致了大英帝国的解体和殖民地的独立。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英国没有将大多数殖民地变为自己的国土,但它确实建立了英联邦这一独特的国际组织。

英联邦将前英国殖民地以一种松散但有意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保持了某种程度的文化和政治联系,同时尊重各成员国的独立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英国还保留了一些小型的海外领地,如直布罗陀、福克兰群岛等。这些地区虽然不是英国本土的一部分,但在很大程度上受英国直接管辖,可以被视为英国领土的延伸。

总的来说,英国没有将殖民地变为自己国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理、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英国选择了一种更为灵活和成本效益更高的统治方式,这种方式虽然最终导致了殖民帝国的解体,但也为英国在后殖民时代保持全球影响力提供了基础。

英国不将殖民地变为国土的决策,反映了其在帝国管理上的pragmatism(务实主义)。

这种做法虽然没有将殖民地永久纳入英国版图,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效地维护了英国的利益,并为英国在后殖民时代的国际地位奠定了基础。